他是光绪皇帝的亲兄弟,是溥仪的亲皇叔;
他曾经留学法国,成为清朝骑兵统领;
他是官至军谘大臣;
他是清朝的“御林军统帅”,总管北京防务;
然而,到抗战时期,他穷到变卖家宅、变卖家产,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日本人的“高官厚禄”,拒绝了溥仪的邀约,宁可到德胜门去摆地摊,也不肯给日本人当狗……
他便是清朝的末代王爷、爱新觉罗家族的族长——爱新觉罗·载涛
01|爱唱戏的厨子,爱当马夫的王爷,也是清末最懂马的骑兵将军
载涛姓爱新觉罗,名载涛,字“叔源”。字里有个“叔”字,说明他是家里的老三。
载涛的生父,是醇贤亲王。但因为醇贤亲王的弟弟,钟郡王没有儿子,因此醇贤亲王便把家里的老三载涛过继给了钟郡王当儿子。于是载涛便继承了钟郡王的爵位。
清朝的末代王公,无论有才无才,有德无德,多多少少都沾点“酒色财气”——有那么些个“不务正业”的爱好。大部分人喜欢下下棋、养养鱼、溜溜鸟、吃吃好吃的,听听戏。那些个有钱的,则还喜欢古玩字画。这些,作为清朝末代王爷的载涛自然都没有落下,不过除此之外,载涛还喜欢马——而且是嗜“马”如命。
他不仅骑术高超,很会骑马,而且还极会养马,还很会“相马”。只要是马,打载涛面前那么一过,没有不认识的。只要打上一眼,
马的品种、优点、缺点,甚至连马的年龄,载涛都能给你说个八九不离十。称得上是“清末第一伯乐”。
除此之外,载涛还极会唱戏和做饭。吃饭谁都会,但真正能吃出名堂来的人,没有几个,会吃还能下厨做得一手好菜的,就更少了。而载涛算是其中一个。
有一年冬天,载涛去东来顺吃羊肉饺子。他一坐下,便吩咐小二:“要羊肉白菜的,而且要用羊后腿肉。”
不一会儿,饺子端上来,载涛刚吃了一口,便开始在店里大发雷霆:“你们东来顺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店大欺客嘛!”原来,载涛明明指明了,要羊后腿肉做的饺子。但吃了一口却发现,这哪里是羊后腿,明明是羊里脊嘛!这才引得他大发雷霆。
掌柜的一听,不都是瘦肉吗?您还能吃出来是后腿还是里脊?不是涛贝勒跟我这儿存心找茬儿吧?于是便赶忙吩咐小二到后厨去看。结果还真是厨子偷懒,见后厨没有现成的羊腿肉,便把案板上的里脊剁吧剁吧给载涛包了饺子。
载涛很会吃,而且很会做。据说,连一顿饭要吃108道菜的慈禧,在尝过载涛的手艺之后,都大为赞赏。时不时地要请他进宫来给自己做饭吃。
1904年,酷爱骑马的载涛进入陆军贵胄学堂学习。5年以后,他又前往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军校留学,在索米骑兵学校专修骑兵作战课目。回国后,转任军谘大臣、清军禁卫军司令。
1912年,清帝逊位。大部分清朝宗室王爷都失去了收入来源,没了“铁杆庄稼”的他们开始从事北京市井的各种各样的工作。而载涛则比较幸运,按照《清室优待条件》紫禁城的禁卫军不予裁撤,仍由民国发放工资,所以此时的载涛家的日子暂且还能维系。
02|孙儿太多,吃光家底,载涛宁可摆摊,也不去给日本人当狗
载涛有儿子,儿子还有儿子。家里挣钱的人少,吃饭的人多,载涛盘算着,家里很快就会入不敷出。于是便做主,卖掉了自己名下的朗润园,把院子卖给了司徒雷登,作为燕京大学的校舍(现在北大海淀校区内)。
再后来,冯玉祥进了北京,废除《清室优待条件》,把溥仪赶出紫禁城,载涛的禁卫军司令也就当到头了。这下,载涛真的入不敷出了,于是他便发放遣散费,遣散了家里所有的家丁佣人,接着把王府卖给了辅仁大学,然后另外置办了一处小院子,供一家人居住。
时间流转,岁月穿梭,今天,这处王府成为了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所在地。
刚刚说过,吃饭的人多,挣钱的人少。为了维持生计,载涛对一家人的开支极为上心,并养成了记流水账的习惯。花了多少钱,买了些什么东西,一一记下,每日和账房先生对账。后来,又多出了几个外孙、外孙女之后,载涛不得不辞退了账房,把算账的事情交给了识字的三儿媳妇。
但是,这大大小小一家人坐吃山空怎么行呢。
正当这个时候,918事变爆发,日本人扶持溥仪当傀儡皇帝,搞起了满洲国。日本人多次遣人以溥仪的名义邀请载涛去东北当满洲国的“亲王总理大臣”。但每一次,载涛都对来使说:“我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不能在这个年纪被人戳脊梁骨,骂‘亡国奴’!”
1933年春天,载涛迎来了最艰难的时刻——雪季刚过,碳价贵、柴价贵、粮价贵!载涛家大小30余口人,是真的快揭不开锅了。这个时候一个长着三角眼的日本人找上了门,此人就是策划918事变的幕后黑手,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来干嘛?当然还是劝载涛去满洲国。
这是个很好的时间节点,因为载涛是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缺钱。这个老鬼子对载涛诱之以利又再加以威胁,滔滔不绝,载涛也是频频点头。
土肥原贤二感觉有戏,便直接问道:“王爷什么时候和我动身?”
载涛则突然抬头:“动身,什么动身?去哪里?”
“去满洲国,辅佐‘康德皇帝’啊,‘亲王总理大臣’的职位虚位以待。”
载涛则作恍然大悟状:“去‘伪满’当那个假亲王啊!”
接着,他摇了摇头:“不去,不去,我年纪大了,颠簸不得,土兄另请高明吧!”
土肥原一时间怒火中烧,这个老东西是在耍自己是吧?于是他掏出手枪,冲上来抵在了载涛的脑门上:“你到底答不答应?老子一枪崩了你!”
载涛身体微微颤抖,然而,一向胆小的他,这个时候却并没有认怂。他闭着眼睛,说道:
“我已经老了,你们想要这条老命就拿去!我不会当汉奸的,死了见了列祖列宗我也有个交代!”
土肥原自然不敢真的在北京枪杀前清的王爷,这必然会引起国际上的连锁反应。见载涛不服软,他也只好讪讪地收回枪,匆匆告辞。
土肥原贤二走后,载涛还要继续头疼一家人吃饭的事情。正好街上有叫卖估衣(也就是旧衣服)的,他便将那人请进家里,卖了几件旧衣服应急。
卖旧衣服的走后,载涛突发奇想:“我何不自己去德胜门摆摊儿卖旧衣服呢?”
说干就干,他翻出了几件成色不错的旧衣服,推着车就去了德胜门。
载涛的夫人,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崇礼的女儿,一辈子也没干过什么粗活儿。对丈夫摆摊颇为阻拦。载涛则说:“我不偷不抢,做点小生意,不丢人!”
结果这一来二去,后来竟成了“王府”最大的经济来源。据说,他曾误把一只明代的瓷器,当做近代的仿品低价卖掉。这下“昔日涛贝勒德胜门摆摊,误把明代瓷器贱卖”的消息传了出去。
载涛的小摊儿生意一下子火爆了起来,大家一是来看摆摊的王爷长啥样,二则是来看看,自己能不能捡个漏。
也不知道载涛究竟是真的失误贱卖了明代瓷器,还是为了吸引客源故意贱卖的?
1943年,日本人又找上了门来。这次来的是汪精卫的“华北委员长”王揖唐,希望载涛出山帮助稳定华北秩序,职位随便载涛选。
载涛赶忙摆了摆手:“我坐不了小汽车,我还是蹬我的自行车,你们走吧。”
03|解放军的“弼马温”——高级马政顾问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
恩来同志派人打听清朝皇室的下落,最终,在街坊们的指引下,工作人员在德胜门找到了正在摆摊的载涛。
调查人员把结果上报给恩来同志,恩来同志又把载涛的故事讲给了教员听。教员听后,频频点头,对载涛的气节赞赏不已。他请恩来同志考虑一下载涛家的困难,让街道的同志们考虑为他安排一份工作,并写道“小摊嘛,就不要再摆了”。
很快,派出所的所长便登门拜访载涛。
落座后,所长说道:“你虽然是清朝皇族,但并不是那些顽固的遗老遗少。从清朝灭亡到北平解放,你在政治上一尘不染,这很不容易。我们希望你能出来参加街道的工作,为人民群众多做贡献。”
就这样,前清的王爷成为了北京市街道的工作人员,帮助民警普查和登记户口,协调邻里关系。
1950年,李济深邀请载涛加入了政协。恩来同志让人找到载涛,希望他能为大会写提案、写建议。
这样,载涛想起了自己的本行——骑兵。于是,他在会议上提出了《改良军马以利军用》的提案。这份提案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通过,并交由解放军炮兵司令部落实(20世纪,军马主要是挽马,用于牵拉火炮)。
作为提案的提出者,“清末第一伯乐”,议案落实的任务便落到了载涛的头上。教员亲自签署委任状,委任载涛为解放军后勤部马政局的高级顾问。
教员戏称:“我听说你很会唱戏,尤其孙猴儿的曲目唱得很好啊!那我可要请你多上心,为人民当好‘弼马温’咯!”
载涛接过委任状,笑道:“孙猴子没当好天上的弼马温,我一定当好人民的弼马温!”
50年冬天,朝鲜前线开战。为了满足前线的需求,63岁的载涛和战友们一起,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来回奔波,选购军马供前线使用。长时间在野外奔波,得不到修整,他们的身上甚至长出了虱子。
晚饭的时候,围坐在火堆边,战友们问他:“您之前没吃过这种苦吧,您怎么这么大劲头啊,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载涛则笑笑:“现在不一样啦,现在是为新中国,为全国人民服务。领袖们礼贤下士,为前线选马的担子既然交给了我,吃苦我也心甘情愿!”
1954年,载涛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任书记和市长找到载涛,向他打听一个叫“金溥侒”的人,并称:“此人曾任北京的守备队长,保护过我们的地下党同志,原本约定好一起起义,不知道为什么却消失了。”
载涛沉默了许久,说道:“金溥侒是我的三儿子,他1944年因脑溢血病故了。”
1956年,在李济深的邀请下,载涛加入了民革,协助开展民族工作。
他的二儿子在内蒙政协工作,五儿子在北京运输公司当汽车司机,六儿子则成为了中学的语文老师,那些大大小小的孙儿孙女,则成为了戴上红领巾的新一代。
1970年,载涛在北京病逝,终年83岁。经中央批准,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恰如见证了这一沧海桑田变化的北洋水师元老萨镇冰所说:
“国疆昔小而今大,民治虽分终必联,人类求安原有道,俗情狃旧尚无边,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所望群公齐努力,相扶世运顺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