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老农为搞发明负债200万,发明成功后热销海外,美俄上门求购
创始人
2025-09-02 12:06:15
0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晁错论》宋代·苏轼

当今的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科技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英国的两次工业革命让当时的英国国力大增,由此成功的将世界各国远远的甩在身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科技革命又让美国发展,为后来成为世界霸主提供基础。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状态,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动换来的,可能也就是温饱有余的生活而已,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一个锄头一个锄头的耕种产出实在是太少,即便是到了近代,已经有了科技,但是很多区域依然还是依靠人力生产。

可是中国有一老农,因为看到农民们收获土豆,挖得实在是太辛苦,而且效率低,为了研制机器,搞发明不惜欠债200万,最终发明成功之后,机器远销海外,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纷纷上门求购,这个老农就是吴洪珠。

一、农民收获季节遇困扰

吴洪珠是山东人,他的家乡主要以种植土豆为主,一年种植的面积至少五万亩,而且因为当地土壤适合此类作物的耕种,每到收成时节,大伙都纷纷忙碌。

虽说地里收成好是好事,但是奈何家中劳动力不够,很多人全家忙活一个月,都挖不了多少斤,眼看着土豆因为收不完再下场大雨的话,土豆就要在地里发芽了。

大家的心态是欣喜又苦闷,开心的是土豆结得多,自己多努力就能够多挖点,多挣点钱,苦闷的是这么一大片什么时候才能够收完。

吴洪珠年轻的时候是个开拖拉机的,一到土豆丰收时节就去帮忙拉土豆,农民收得慢,他拉得也不多,收入微薄,有的时候吴洪珠开着拖拉机在田地里等候,一个下午的时间,没能拉多少。

这个时候吴洪珠开始思考,就这么靠人力什么时候才能收得完,如果遇到土豆便宜的年景,那日子岂不是更难熬了,有没有能让土豆收得快的诀窍?

山东有着大片的耕种土地,农作物集中程度较高,而且地面平整,适合机器的收割运作,此时的吴洪珠内心有了计划。

二、老农研究机器助丰收

一边思考计划着着,一边借了一点钱,按照心中的构图开始试着发明一个快速收土豆的“神器”,这一研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专门在家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做实验室,在里边进行构思修改和零部件的组装。

当时身边的人很不理解,这些研究制造机器是那些发明家们做的事,你一个农民瞎掺和什么?

吴洪珠根本就不理会身边这些人怎么想,反正书里有句话叫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吴洪珠此时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发明出一个快速收获土豆的机器出来,帮助农民提高收成。

在收获季节本来应该喜气洋洋,但是人力实在有限,如果有机器的帮忙,这大家伙的乡亲们将能够收获更多的土豆,不至于让土豆挖不完导致浪费。

1999年,吴洪珠终于研制出了一台专门收获土豆的机械,可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虽然能够帮忙收上来,当时土豆烂得太多,烂了的土豆就不值钱了,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农民们辛苦耕种本来就指望收成,如今烂这么多相当于这机器治标不治本。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他继续研究改进,终于解决了收获过程中“烂”的问题,得到了民众的称赞,确实是有用,减少了很多的人工成本。

但是就在2005年的时候,有一次村民们纷纷跑来吴洪珠的家里,原来最近天气多雨,地面非常泥泞,这个时候机器因为识别不了潮湿的土壤和土豆,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土豆都被切烂了,而且因为粘着泥土,这些切烂的土豆根本就没有办法要,很多农民都在这次阴雨天气中遭受了损失。

吴洪珠觉得愧疚,就把农民这些损失都承担了下来,由此欠了二百多万的债务,这次的农民损失,对吴洪珠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质疑自己,重新走进实验室,开始构思改良。

经过思考和实验,吴洪珠发现是因为机器的摆动装置设置问题,经过改良之后,研究出了防污泥且有效防范田地里边野草缠绕的困扰。

不仅如此,针对产品的寿命问题,他也着手研究解决了,可以说随着他的研究和完善,此时的土豆收获机械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了,能应对一般地面的收获。

三、机械远销海外

他开始向大众推广他的土豆机械,这一技术已经较为完善,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推广机械进行推广,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机械切烂土豆和分不清潮湿和干燥泥土的问题。

很多的买家听说后,纷纷过来购买,不知不觉,他的机械传到了海外人耳朵里,许许多多种植土豆的农民都慕名过来购买,其中美国和俄罗斯的农民购买得最多,一时之间,吴洪珠的名声在土豆界开始响亮起来。

此后吴洪珠开始试着成立农业机械公司,一边销售自己研发的土豆收获“神器”,解决劳动力问题,一边继续研究新的产品,国外有先进的技术,他也去观摩和研究,后来公司又研究出了不少机器。

公司不仅仅需要科技研究,还要有销售方面的能手,吴洪珠经过引进人才,学习现代营销模式和管理知识,开始着手以公司的形式推广他的机器。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的社会,他通过互联网把他的机器进行宣传和推广,把知名度打响,经过学习,他知道现代“互联网+”这个概念,并且还融合了“创客”,不断与时俱进,只要是能将他的机器推广出去的途径他都愿意学习。

并且经常深入到农村种植基地去推广,宣传自己的产品,在自己的土豆收获“神器”在农民的土地运作的时候,他就去观摩和研究,看看还有什么缺点要改善的。

在公司的管理上,吴洪珠同样不落人后,他聘用管理人才,在公司和工厂的管理上面,不断优化改进,形成一套公司自己的制度,使得公司和工厂稳定的运行。

结语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在他的《晁错论》中说过,“在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所以吴洪珠在刚开始搞研究立志解决这个土豆收获问题的时候,周围人的不理解也没有阻碍他的积极进取之心。

在面对机器功能问题和欠债问题的时候他没有灰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坚持努力,不断改进,一次次的成功中,消除人们的质疑和埋怨,让人们对他更加的信任。

乘着土豆收获机械和时代的大风,扶摇直上,成立公司,成为公司的创始人,使得产品远销海内外,帮助世界更多的人。在挫折面前仍然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一个成功人士应该有的意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门... 门阀士族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秩序,更是一种政治选拔体制。它在中国古代延续了近五百年,深刻影响了社会的...
原创 中... 自古以来,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复杂而纠葛,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仅是近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屡...
原创 五... 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稳固北方局势,他在匈奴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五部”,这类似于现代...
原创 揭... 几年前,一位有心人偶然发现,台湾某大学教材《近代两岸十大名将领导风范》中,入选的将领不仅有国民党方面...
原创 方... 自梁山成立以来,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几乎没有敌人能抵挡其锋芒。但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却付出了惨重的...
原创 邓... 四川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不仅是物产丰富、风光迷人的地方,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原创 看... 在许多影视剧中,孝庄被描绘成一位拥有“沉鱼落雁”般美貌的草原美女。她不仅深得皇太极宠爱,还能够让多尔...
原创 消... 清朝灭亡时,原本隶属于中国的23个藩属国中,8.5个被英国控制,7.5个被俄罗斯占领,2个被日本吞并...
原创 文... 许多人可能听说过“文王拉车”的故事。传说中,周文王姬昌为了寻找能够辅佐自己治国的贤能之士,走遍了大江...
原创 顺... 虽然我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社会的许多成就通常都与个人的努力和双手密切相关。然而,尽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