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期,叙述秦晋之好时提到,在晋国穆姬的陪嫁奴仆中有一位政治家,名为百里奚。而这个人的到来,弥补了秦国文化政治低下的这一漏洞,为秦国后续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今天,关于秦穆公招揽人才的事迹,就要从百里奚说起。
回到公元前659年,春秋时期,秦穆公刚刚继位。东周虽是天子的天下,但早已不再像西周一般,占据统治地位。齐国作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国,第一个站出来称霸天下。
而齐国能够有此作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齐恒公任用管仲,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建立了国内新的秩序。
相比齐国,秦国地势偏远,远离政治中心,实力又一般,在其他诸侯国眼中,秦国不过是蛮夷般的存在。
秦穆公深刻意识到秦国人民虽然坚毅不拔,却在文化、政治方面,十分落后,乃至人才凋零。相比东方各诸侯国,秦国急需政治上的人才来管理国家。
瞌睡来枕头,转来公元前656年,大政治家百里奚作为穆姬陪嫁的奴仆,来到了秦国。可能有人会好奇,一代政治家怎么会以奴仆的身份出场呢?
关于百里奚,其中有一段十分曲折的经历。
百里奚本是诸侯国虞国的士大夫,不仅不是奴仆,还有着不低的地位。公元前658年的一天,晋献公向虞国借道攻打虢(guó)国。百里奚大力劝阻,但当时的虞君被晋国送来的钱财迷了眼,还是答应了晋献公。
结果不出百里奚所料,晋献公打完虢国,带部队回城的路上就顺手把虞国灭了。百里奚作为战败国的一员,成为了晋国的奴仆。
从高官到奴仆,百里奚难以接受这样的人生。所以随公主到了秦国后,他便寻机会逃跑到了楚国。
谁料,百里奚的运气差得离谱,刚到楚国就被当做秦国间谍,又一次被抓。
求贤若渴的秦穆公早就听闻过百里奚的大名,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说百里奚逃走了的消息。楚国这一抓,机会又回到了秦穆公手上。
起初,秦穆公有意花费重金换回百里奚,但转念一想,楚国人本不认识百里奚,如若出价太高,反而会引来楚国对于百里奚身份的怀疑。
最后,秦穆公只出了五张羊皮就要换个大话人。而对于楚国来讲,已经年逾七十的老头,对他们实在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就答应了秦国的交换。百里奚又被带回了秦国。
百里奚十分惆怅,难道自己终究要以奴仆的身份了此残生吗。谁知,回到秦国,等待自己的并非奴仆管事,而是秦穆公本人。
年轻的秦穆公虚心请教治国之道,年老的百里奚也是有问必答。整整三天,两人相坐而谈,甚至忘记了吃睡。三天过后,秦穆公封百里奚为掌政大夫,因为他是五张羊皮换回来的,也被百姓称为“五羖(gǔ)大夫”。
峰回路转,但百里奚却没有得意忘形,而是主动向秦穆公引荐人才。“我的才能不如蹇(jiǎn)叔,他才是真正的治国人才,只是世人不知道罢了。”
百里奚年轻时游历于齐国,想要混个一官半职。旅途中遇到了蹇叔,两人相谈甚欢,成为好友。
一次周王室政变,百里奚本以为是个好机会,想要帮助政变,却被蹇叔劝阻,直言,政变不可能成功。没过多久,政变失败,败方大多被诛杀。而百里奚因此逃过一劫。
秦穆公得知大喜,便带着厚礼跟随百里奚拜访蹇叔,十分诚恳地请其担任上大夫。
在秦穆公执政年间,百里奚与蹇叔成为了秦穆公的左膀右臂。帮助秦穆公从秦国繁重的内政中脱离出来,专心于军事和外交事务。而两人的儿子,也成为了秦国的重要将领。
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四位杰出的人才,绝对是一项十分划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