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存在以来,这些水银就一直存在,可是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些水银是流动的,他们不像是被人工放进去的,而是自古就一直存在,像河流一样, 一直围绕着皇陵流动,很多人推测,在皇陵中,一定有一个装置在推动着这些水银。《史记》中曾有记载: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相机灌输。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所以防腐防盗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对秦始皇墓葬中的水银,很多人认为这是秦始皇陵“以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因秦始皇是第一个大统一帝国的皇帝,把华夏的大好河山都收入了囊中,因此去世后在墓葬中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作为陪葬品也是很有可能的。更有权威人士据此提出,由于有大量水银的保护,秦始皇本人虽然死了2000多年,但他仍然可能完好无损地安卧在地宫之中。当然,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质疑。专家质疑说,如果秦始皇陵地宫集中埋藏着大量水银,它的地下无疑是一个特大的汞污染源,历史上应该有汞污染引起的病史资料才对;而且在紧靠秦始皇陵封土附近几个村子的水井中,也应该测得汞异常的技术数据。汞在大气中呈蒸气态,因而雨水中也有汞,平均浓度为0.2ppb。水中汞的本底浓度,内陆地下水为0.1ppb。所以,对秦始皇陵封土堆土壤汞量测定过程中,除含量达到1440ppb这一个点,确实属于不正常之外,其余53个点的平均含量达到205ppb,也都在地壳土壤本体平均丰度0.03~0.3ppm(即30~300ppb)正常值的范围之内;此处地下水汞含量,也没有超过80ppb的正常值。可见,有关秦始皇陵封土汞含量严重超标的那种说法,是很不真实的。
秦始皇陵里面有水银河是史书上记载的,史书是不会说一些没有根据的话,所以还是比较可信的,还有秦始皇陵的建设肯定需要几十年的功夫,在这几十年里肯定会确保里面的水银可以一直流动。如果水银不流动,那么陵墓的监工就会被砍头。秦始皇陵里面没有永动机,而是有一种奇怪的装置,可以让水银自己流动。在寝室皇陵的下面可能有三条暗河,这三条暗河奔流不息,就给秦始皇陵中的永动机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挖掘出来,真的有这种机器的话,那么足以震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