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有七雄,齐楚燕赵魏韩秦,这里说的六国,指的应该是除秦国外的东方六国。春秋时期,楚国就是数一数二的大国,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实力雄厚,到战国时期,楚国的经济实力仍然最为雄厚。至于军事实力,在不同阶段,表现有所不同,魏、楚、齐、赵先后争雄。
魏国率先争霸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礼贤下士、广招贤才,拜子夏为师,礼敬田子方、段干木,文有翟璜、李悝、魏成,武有吴起、乐阳,魏国快速崛起,西方更是击败了强秦,占领了肥沃的河西之地,北边灭了有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团结韩赵,东方齐国、南方楚国均不敢招惹,魏国率先称霸。
魏文侯去世后,儿子魏武侯继位,在军事上还算可以,但在人才运用上就差了很多,随着吴起的离去、三晋的分裂、齐楚的崛起,魏国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第三代魏惠王继位后,在东西两方的夹击下,魏国快速衰退,马陵之战的失败,标志着魏国跌下了霸主的宝座。魏惠王晚期,开始了屈辱、苟且偷生的日子。
楚国强盛一时
楚国的强盛,起源于战神吴起的到来。楚悼王前期,楚国被魏国追着打,后来吴起被魏武王猜忌,被迫逃离,到了楚国。不甘久居人下的楚悼王,遇上了满腹经纶的吴起,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变法。
楚国的问题在于贵族势力过大,人浮于事,军队管理混乱,体制落后。吴起不愧是天才,精准地抓住了问题要害,开始对症下药:废除世卿世禄制,限制贵族特权,裁汰冗余官员,训练精锐士兵。
经过短短的五六年时光,楚国开始崭露头角,公元前381年,燕赵合击,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魏军。
吴起去世后,楚国没有继续沉沦,继续大步向前。楚怀王在位,灭了东方大国越国后,实力到达巅峰。
丹阳之战、垂沙之战,楚国连续两次大败,开始衰落,直到被灭。
齐国风头正劲
齐国在春秋时期,亦是一方大国。齐桓公去世后,齐国陷入动乱,之后姜氏更是被田氏取代。
田氏代齐后,齐国重新焕发了生机。齐威王田因齐在位时,差不多和秦国同时开始了变法,齐国的变法重视人才,狠抓吏治,齐国快速崛起,魏国被迫战略东移。
趁着魏国攻打赵国、韩国之际,齐国火中取栗,先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偷袭魏国,取得了成功。尤其是马陵之战,齐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斩杀魏军大将庞涓,歼灭了魏军主力,齐国开始称雄一方。
齐国强盛了两代,齐宣王时期,趁子之之乱,大肆侵略燕国,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了伏笔;齐湣王刚刚登位,齐国在击败楚国,两年后更是率联军攻破函谷关,齐国的国力达到巅峰,诸侯臣服。
齐湣王刚愎自用,嚣张跋扈,灭了宋国后,惹得天下眼红,在燕国联络下,五国联军伐齐,齐国差点亡国,之后一蹶不振。
赵国威震一方
赵人的骨子里流淌着强悍的血液,从赵襄子不服智伯瑶敲诈、奋起反抗就可看出一二。
赵武灵王上位后,重心开始向北,在和游牧民族作战过程中,赵武灵王吸取了很多游牧民族作战讲究实用的特点,开始了“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实力大增,相继吞并了很多国家、部族。
赵武灵王去世后,赵国改革的脚步停止,长平之战后,主力部队被秦国消灭,之后苟延残喘了三十多年。
综上所述,楚国的经济实力最强;军事方面,魏国、楚国、齐国、赵国先后风光过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