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韩两国在朝鲜半岛上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与中国志愿军部队相继参战,激烈的战争一直持续了将近三年,直到1953年7月27日,各方才签署协定宣布停战。但在这场战争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神秘推手在暗中施力,那就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里最强大的国家——苏联。苏联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该国又是怎样影响战局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究问题背后那隐藏的真相。
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
一、美苏大国博弈瓜分朝鲜半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自拉拢盟友展开了长时间的冷战,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展开了斗争。
这两大集团的实力相近,一旦全面爆发战争,将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所以双方极力避免正面产生冲突,往往以扶植他国的形式展开争斗。朝鲜半岛就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两国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早在1945年8月9日,冷战开始的两年前,苏联与美国就已经完成了对朝鲜半岛的分割,双方约定以北纬38度线(即著名的三八线)为边界,由美国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区域,苏联占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此时朝鲜人民根本没有想到,千里之外两个国家所拟定的协议,会为他们的国家带来苦难,三八线一经划分,朝鲜半岛的悲剧就已经注定。
同年12月29日,美国公布了《莫斯科协定》,这一项由美苏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协定规定了朝鲜半岛的归属问题,朝鲜从此分为南北半边,由美国与苏联进行托管。朝鲜人民自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局面,半岛南北两边的民众都掀起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民族斗争,其中一项重要的诉求就是反托管,要求由朝鲜人自己成立统一的政权。
美国与苏联当时正处于冷战当中,朝鲜半岛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深得美苏两国重视,朝鲜民众发起的民族主义运动很快就被两国打压下去。半岛南北两地的进步人士或是被软禁,或是被暗杀,两国甚至动用了军队的力量,强行镇压救国运动。
美国与苏联各自扶植了属于自己的势力,在南北朝鲜均宣布建国以后,苏联和美国向代理人移交了行政权,从半岛上撤走了军队,但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争斗仍在持续。两边人民本是血脉相连的同胞,却在美国与苏联的操控之下兵戈相向。
彼时的朝鲜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发展状况,都要高于南边的韩国,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也一直希望能够完成半岛的统一,多次征求斯大林意见,希望苏联可以援助朝鲜,对韩国发动战争。
斯大林在最初并没有答应金日成的请求,因为苏联与美国在各地一直有保持对抗,美国雄厚的实力让苏联不敢轻举妄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突然又联系上了金日成,表示支持他发起战争,斯大林的态度为何突然发生了转变呢?点点关注,我们接着开进。
二、苏联背后助推半岛硝烟弥漫
原来在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署了一项协议,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协议规定苏联需要偿还中国的旅顺与大连港。失去了这一重要海港的苏联急需新的港口,朝鲜若是能够攻占韩国,此处的釜山与济州港都可以用作代替。而且在《中苏友好条约》中也有规定,若是远东发生了战争,苏联有权优先使用旅顺港,苏联的这一手算盘打得十分之好,无论战争结果怎样,苏联都能够从中获利。
得到了斯大林的应允之后,踌躇满志的金日成开始召集军队,在1950年6月25日发动了朝鲜战争,令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向韩国进发。
有了苏联的支持,军事实力本就强于韩国的朝鲜更是势如破竹,毫无防备的韩国国防军在朝鲜军凶悍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仅过了三天时间,韩国首都汉城便已被攻占。
就在朝鲜军一路高歌猛进,即将攻陷韩国全境的时候,美国接到了来自韩国的求援信号。美国当即决定参战,第一时间调动了驻扎在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部队,让该部前往朝鲜半岛进行支援。随后更是召集了联合国军,以美国为主,其他十五个国家辅助作战的集团军浩浩荡荡地向朝鲜进发。
在美国上将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自后方打了朝鲜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股力量的加入瞬间逆转了战场局势。
失去了对战局掌控权的金日成连忙向苏联求援,却遭到了苏联的拒绝,斯大林不愿意与美国正面对抗。而此时的战线已经被推回到了朝鲜本土,美军越过了三八线开始向平壤进发,走投无路的金日成抱着最后的希望向中国求援。
斯大林也在背后鼓动我国参战,并许下承诺倘若中国参战,苏联会为我国提供战争援助,还会派出空军部队进行空中火力支援。我国高层在分析了局势以后,认为倘若让美国占领朝鲜半岛全境,将会极大地威胁到我国国土安全。
经过多次讨论以后,我国最终还是同意出兵援助作战,组建了志愿军部队,开始调整武器配置准备入岛作战。在部队已经做好了战前动员,即将跨越鸭绿江展开作战的时候,苏联却又突然变卦,不承认当初许诺的各项援助。
斯大林怀疑我军的战斗能力,担心中国会在战场上落败,矢口否认先前关于空军援助的说法,改口称苏联的空军部队只会在鸭绿江周边协助志愿军,并不会进入朝鲜境内协助作战。
三、苏联秘密参战美国不敢点破
斯大林的这一手临阵变卦,如同一把尖刀插在我国身上,还没有开战便遭到了来自盟友的背刺,我国当时的艰难处境可想而知。可我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无奈之下,我国也只能忍辱负重,咬紧牙关继续向朝鲜进军。
装备远逊于敌方的志愿军部队,在登岛以后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将敌军打得连连败退,把战线推进到了清川江以南,扭转了朝鲜战场上的局势。
而斯大林见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竟如此强悍,再次改变了主意,松口同意让苏联空军参与作战。但他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能够暴露这些士兵的身份,苏联的空军部队换上了中国军服,战机也全部更改了涂装,来到朝鲜战场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尽管苏联做了大量的伪装,但这一秘密行动还是被美国的情报组织识破,理由也十分简单,中国军队突然激增的空中火力实在过于反常。美国的情报组织监听了战场上的无线电,发现了苏联的秘密。
可当情报被传回华盛顿以后,美国高层却也是选择了保密,与苏联的理由一样,美国也同样不希望与苏联在此处进行正面交锋。倘若苏联参战的消息被公开,这场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战争很有可能被升级为两个大国的军事对抗。
这样的结果是美国极不愿意看到的,就这样,各方将苏联参战的秘密隐瞒了下去,心照不宣地继续进行战斗。
我国志愿军部队英勇作战,在朝鲜半岛上阻挡住了联合国军的连番攻势,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了三八线一带。美军在长时间的拉锯作战中,认识到了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我军,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与我国以及朝鲜方签署了停战协定,结束了这一场耗时长久的战争。
而苏联在这场战争背后所做的一切,指使朝鲜出兵、鼓动中国参战、出尔反尔的举动、后续的秘密参战,也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