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的一九五三年,在北京城辟才胡同口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四十四岁的妇女在临终前向清洁工丈夫透漏心声:我曾经是大清的一位皇妃,这句话一出,顿时引出一阵热议。
这位妇女的丈夫叫刘振东,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中的一位军官,解放后本来想去台湾,但最终听从了妻子的建议,选择向政府说明了自身的情况,最终,他成为了北京城的一名清洁工。
而这位妇女名叫傅玉芳,也就是在她身上藏了一件不为人所知的事情。两人感情极好,生活中也是相处愉快,尽管在平时十分的清贫,二人也过得十分拮据,但也算幸福美满,不过这件事情也是在傅玉芳临终前才告诉自己的丈夫,自己曾经是大清的一位皇妃。
一位曾经的皇妃,为什么会选择离开皇帝,嫁给刘振东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隐情与故事呢?
提到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那个时候傅玉芳还被称为文绣,一九零九年,文绣出生在北京,她的父亲曾是大清的一位官员,当溥仪的年龄到了该结婚的时候,于是溥仪选择了两位妻子,其中有一位便是文绣。
文绣自小便学习各种知识,知书达理,进宫之后也深受溥仪喜爱,于是便让她做了贵妃,但由于另一位妻子婉容的种种阻拦,溥仪也是和文绣减少了来往和联系。
溥仪一心想恢复帝制,不过他无权无势,于是他选择了和日本人合作,但是文绣认为,与日本人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绝对不可以与他们合作。溥仪的心里只想着重建大清王朝,把文绣的话认为是对他的谋逆,还对文绣进行了威胁与鞭打,而且溥仪不能生育,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残忍的,文绣也是彻底对溥仪失去了希望。
溥仪在日常生活中与婉容更加的亲密,对于文绣选择了冷落,不管是出去参加各种活动,还是收到什么礼物,这些都与文绣没有丝毫关系,皇帝对妃子这样,许多宫女和太监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对付文绣,对文绣进行冷落和羞辱,最终,文绣也是有了逃跑的想法。
在一九三一年的时候,文绣决定从宫里逃出来,她先是找机会故意发脾气,在言语中也是多次暗骂溥仪,甚至以死相逼,大哭大闹,目的就是为了让溥仪觉得她很烦,把她驱逐出宫。
在她的妹妹文珊来看望她的时候,文珊便给溥仪说文绣的心情很差,怎么劝都没有办法,所以想带文绣出去散散心,这样子就能缓解文绣的心情,也就不会大哭大闹了,溥仪也是没有多想,同意了两人的请求,于是两个人趁机从宫中跑了出来。
在“出行”的时候有一位太监也是跟着她们同行,但是在到达天津国民饭店后,文绣便选择了翻脸,给太监说不会回去了,还拿出来了三封信件,交给了这位太监,让太监回去转告溥仪今天发生的事情,太监听后就开始跪地请求文绣回宫,可不管太监怎么请求,文绣都无动于衷,太监只好作罢。在这之后,文绣便宣称要与溥仪离婚。
在溥仪看来这是一种耻辱,一个妃子向皇帝提出离婚,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溥仪当下便派人一定要把文绣找回来,不过文绣和文珊两人在太监走后,她们便是转移了居住等地点,在原本的房间里只留下了几名律师,来告知离婚的事情,并且离婚的内容也是令他十分生气,上面写到两个人结婚之后溥仪从来没有碰过文绣,相反对她十分冷淡,溥仪知道这些事情要是传出去,恐怕会让很多人把这件事情当做笑谈。
溥仪不同意离婚,还多次派遣人来劝返文绣,但是文绣坚决要离婚,甚至还将这件事情告上了法庭,经过多次的谈判,溥仪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文绣离婚的要求。
离婚之后,文绣还获得了一笔钱财,文绣将这些钱财的一部分分给了对她有帮助的人,从此过上了自由的生活,不过前任大清皇妃的身份却还是阻拦着她,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傅玉芳,离开了北平。
傅玉芳选择来到了一个学校教书,当上了一名老师,可是好景不长,她前任大清皇妃的身份还是被人发现了,许多好事者都来采访她,这也打扰了傅玉芳的日常生活,无奈之下,傅玉芳只能选择离开学校。
她拿出钱买了几栋房子,想从此过上隐居的生活,可还是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花完了,她的钱有一部分是借给了亲戚,但是她的亲戚也没有选择还给她,迫于生计,她只能外出打工,她干过各种工作,糊纸盒卖香烟,搬过砖头,也去过华北日报社成为了一名校对员,社长对傅玉芳的事迹和为人十分的欣赏,于是将傅玉芳介绍给了刘振东,最终在一九四七年,她终于遇上了对的人,与刘振东相识了几个月后,两个人都觉得对方很合适,于是便选择了结婚。
两人的关系也是一直都和和睦睦,平时在生活中也是互帮互助,尽管平时过的很清贫,但也是过的很开心,直到傅玉芳在去世前告诉了刘振东,自己曾经是大清的一位皇妃,刘振东才知道了真相,不过他并没有因为妻子曾是大清皇妃的身份而怎么样,而是陪伴着妻子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不得不说傅玉芳的一生是传奇的,少年时期饱读诗书,学习各种礼仪,这也为她勇于斗争的思想做了铺垫,进宫之后对溥仪的不满意,她也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做出了皇妃向皇帝离婚的这一选择,傅玉芳是勇敢的,在日后的生活中自食其力,虽然生活贫苦,但遇到了适合自己的人,也算是收获了一份简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