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权谋宗师陈平:乱世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创始人
2025-08-30 07:32:37
0

公元前202年,长安未央宫中,汉高祖刘邦正与群臣总结楚汉战争的得失。当谈及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时,群臣皆推举张良为首。

然而,刘邦的目光却投向那位始终含笑不语的清秀文士,说道:“陈平智计百出,虽机变近乎狡黠,然而安定刘氏天下者,必定是陈平。”

这段对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陈平——这位西汉第一权谋家的独特历史定位。他犹如战国纵横家的重生,在秦末汉初的乱世棋局中,凭借超凡的谋略智慧,书写出一段别样的传奇。

01、寒门贵子的智谋启蒙

陈平出生于魏国户牖乡(今河南兰考)一个没落士族家庭,少年时期的贫困经历,在他的性格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记。家中仅有三十亩薄田,兄长承担起农耕的重任,却坚持支持弟弟求学。

这种 “耕读传家” 的传统,在陈平心中种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他常在田间劳作的间隙,研读《尚书》《左传》,尤其着迷于战国策士的纵横之术。

陈平长相俊美,曾有人问他:“家里这么穷,怎么还吃得这么壮实啊?” 陈平的嫂子厌恶他不参与家中生产劳作,便回答道:“也就吃些糟糠烂菜罢了,有个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

哥哥听到后,气愤地将嫂子休弃了。此事传出后,竟有人传言是嫂子与陈平私通被哥哥发现,哥哥才休掉妻子的。对此,陈平却从不辩解。

乡里社祭时的分肉经历,成为陈平早年展现管理才能的经典场景。当众人为分配祭肉争执不休时,陈平从容持刀,“分肉食甚均”。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

陈平却感慨地说:“倘若我陈平有机会主宰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这种对公平与秩序的敏锐把握,预示着他日后处理复杂政治关系的能力。

秦末乱局中,陈平先后投奔魏咎、项羽,却始终未遇明主。在鸿门宴前夕,他暗中观察刘邦集团的运作模式,发现这个由底层豪杰组成的政治集团更具包容性。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后,项羽迁怒于以陈平为首的平定殷地的将士官吏,打算将他们全部诛杀。陈平心怀恐惧,同时对项羽的刚愎自用深感失望,于是星夜渡河投奔汉营。

天快黑时,他逃到黄河边,雇请船夫送他过河。上船后,船舱里又走出一个船夫。陈平心想,这两人可能是水盗,见他一身行头,以为带着珠宝,想图财害命。

陈平为人机灵,计上心来。为了保全性命,他立刻脱掉衣服,扔在船上,光着上身帮船夫划船。

船夫见他腰间没有东西,衣服扔在船上也没有声响,知道他身上没有贵重物品,便打消了加害他的念头。

一场凶险,就这样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02、楚汉相争中的奇谋迭出

陈平抵达修武后,经汉将魏无知推荐,得以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命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担任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

这一举动引起了将领们的不满,纷纷指责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甚至有人翻出他 “盗嫂” 的丑闻,让刘邦不要信任重用这样的人。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心生疑团,召来陈平质问:“听说你原本侍奉魏王,后来离开魏王去辅佐项羽,如今又来归附我,这怎能不让人怀疑你的信义呢?”

刘邦或许认为 “盗嫂” 之事无关紧要,所以并未提及此事。

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人手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重用我,我便离开他去辅佐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还是我,但任用我的人不同了。我久仰大王善于用人,所以不远千里来投奔。我身无分文来到这里,没有财物就无法生活,也办不成事,才接受了别人的礼物。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打算任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尚未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终老故乡。”

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里有话。

这段对话中暗含的博弈论思维——通过信息不对称制造心理优势,至今仍是危机公关的典范。

刘邦的疑虑顿时消散,对陈平倍增好感,不仅重重赏赐,还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

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 “六出奇计” 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陈平初入汉营,便献上“离间计”这一毒策。他利用项羽多疑的性格,派间谍在楚军内部散布范增私通汉军的谣言。

当项羽的使者来访时,刘邦故意先以最高规格接待,听闻是项羽使者后,又立即撤换饮食。这种精妙的反间手段,成功离间了项羽与亚父范增的关系。

范增悲愤离去,楚军失去了最重要的智囊。

荥阳围城期间,陈平策划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 “金蝉脱壳” 之计。他组织两千女子趁夜从东门出城,吸引楚军的注意力,让纪信假扮刘邦出城投降,而真正的刘邦则乘乱从西门逃脱。

这一计谋的成功,不仅保全了汉军的核心力量,更展现了陈平对人性的深刻把握——他准确预判了项羽大军面对 “刘邦投降” 时的心理波动。

在韩信要求封假齐王的关键时刻,又是陈平和张良暗中踩刘邦的脚,促使刘邦做出改封真齐王的决策,避免了阵营的分裂。

这个细微的举动,折射出陈平卓越的政治敏感度。他深谙“宁与实利,不与虚名”的权力游戏规则,为后来平定韩信之乱埋下了伏笔。

03、帝国初建时的政治平衡术

汉朝建立后,陈平受封曲逆侯,食邑五千户。这个封赏背后暗藏玄机:曲逆地处战略要冲,既能彰显功绩,又不致让其势力坐大。

在处理韩信谋反案时,陈平建议刘邦伪游云梦,以最小的代价解除韩信的兵权,避免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成为后世解决藩镇问题的经典范式。

白登之围中,陈平重金贿赂匈奴阏氏,利用匈奴后宫干政的传统化解了危机。这个看似简单的计谋,实则建立在对游牧民族政治结构的深刻理解之上。他精准把握了匈奴政权中女性贵族的特殊影响力,开创了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新思路。

在吕后专权时期,陈平表面顺从,暗中与周勃保持联系。他提出“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的政治分工。

这种隐忍策略,保全了功臣集团的实力,为日后诛吕安刘保留了火种。

04、王朝重构中的终极棋局

吕后驾崩后,陈平立即与周勃联手发动政变。他建议首先控制南北军(掌握暴力机器),然后以“保卫皇宫”的名义封锁未央宫(切断信息渠道),最后在朝会上突然发难(合法化行动)。

这种精准的政变节奏把控,展现了陈平对权力枢纽的深刻认知,至今仍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案例。

诛灭诸吕后,他力排众议,迎立代王刘恒。这个选择既符合“立长”的传统(此时刘邦在世的儿子只剩下四子刘恒、七子刘长),又确保了新政权的稳定性。

这种在传统框架内寻求最优解的智慧,正是古代政治家的高阶境界。

面对文帝时期的权力洗牌,陈平主动让贤于周勃。当文帝询问司法案件时,他巧妙回答:“陛下若问判决案件,可责问廷尉;若问钱粮之事,可责问治粟内史。” 既维护了行政专业化的原则,又完成了权力的平稳过渡。

这种急流勇退的智慧,使他成为汉初少数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陈平临终前告诫子孙:“我多用阴谋诡计,这是道家所禁忌的。”这既是对毕生权术的反思,也揭示了他思想深处的黄老渊源。

他虽以阴谋著称,但始终恪守“安刘氏天下”的政治底线。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构成了古代政治家的完整人格。

回望陈平的政治生涯,他就像一位高明的围棋国手,在秦末汉初的乱世棋局中精准落子。

从寒门少年到位极人臣,从楚汉战场到未央宫阙,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那些被司马迁称为“奇计”的谋略,实则建立在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之上。

在道德理想主义高涨的儒家话语体系中,陈平的形象或许不够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性,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智慧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

陈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智慧往往比道德更重要,务实常常比理想更可贵。

相关内容

图解岱美股份中报:第二季度...
证券之星消息,岱美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1.75亿...
2025-08-30 04:52:35
罕见飙升!5天涨超130%...
【导读】开普云连续5日累计涨幅达133.74%,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
2025-08-30 04:51:02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遭英乙队淘汰
2025-08-30 04:41:26
原创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在当时被...
2025-08-30 04:34:07
朝鲜VS韩国:同一半岛为何...
在北纬38度线上,就像有一把巨大的刀,把朝鲜半岛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
2025-08-30 04:33:56
原创 ...
光初二年(319年),石勒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后向河南...
2025-08-30 04:33:45
原创 ...
话说,在很多人印象中历史是严肃且死板的,看不到人间的烟火气,好在人...
2025-08-30 04:33:39
安哥拉:探寻非洲大陆的宝藏...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
2025-08-30 04:33:22
原创 ...
韩国人绝对是疯狂了,他说孙悟空和孔子是他们家的人也就罢了,现在居然...
2025-08-30 04: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家对清朝的灭亡感到既可怜又可恨。不仅仅是灭亡,是当时他们的自以为是和闭...
大清铜币清末货币变革的见证者 在我国的货币收藏领域,大清铜币占据着独特且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曾经广泛流通的货币,更是一部生动的...
原创 1... 革命年代总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甘愿奉献自我。郭汝瑰又是这样一位智者,一直表现优秀的他,很快得到...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而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他的一生也同样颠沛流离,还不懂事的时候便继承了皇位...
原创 清... 清朝罕见老照片,几位不知道犯了什么罪的犯人戴着沉重的枷锁面无表情的立在那儿,加上照片的颜色有些灰暗,...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民国三年袁大头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精湛的铸造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占据...
原创 苏... 苏轼的一生就是被贬谪的一生,有人说他,不是在被贬的过程中,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让我们好奇的是,苏轼没...
原创 嗜... 影视剧中朱元璋的形象,大多停留在嗜杀,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顺利登基,将一帮功臣,挨个杀了个干净,成败是...
原创 明...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数量也十分庞大。粮食作为人民的生存之本,在古代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在安徽老家花园里锄草的李善长,被朱元璋派来的士兵抓获。 不久后,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