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创始人
2025-08-30 03:03:41
0

研究人员发现,古代中国的历史变迁跟气候也有神奇的联系,根据考证,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次寒冷期,温度比现在最冷的时候还要低上许多。

四次寒冷期也影响了王朝的兴衰,“路有冻死骨”并非夸张的描述,国家动乱加上严寒的气候,古代中国人为了生存绞尽了脑汁。

现代人出门有羽绒服,进屋有空调和暖气,而古代中国在宋代以前,连棉花都没有,即使如此,顽强生存地古代人也找到了很多方式抵御寒冷。

遇到寒冷期,温度动辄就下降到了零下几十度,古人是如何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古人有哪些御寒方式?

路有冻死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显示出了古代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差异,在国泰民安时期,普通人也许能找到一条活路,到了国家动乱时期,那就身不由己了。

从气象历史上看中国历史,会发现不同时代温度的变化跟朝代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周代初期,中国进入短暂的寒冷期,一年的平均温度都在零度以下,生存环境是字面意义上的冷酷。

有记载说西周时期的有一年冬天发生了一场“雨雹”,气温骤降,冷到牛和马这样有耐力的动物,都被冻死,江水也都被冻住了,千里冰封也莫过于此了。

西周人口数量不多,跟气候也有一定的关联,连动物都活不下去了,人的生存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二个寒冷期是汉末,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尤其动荡,朝代变换非常频繁,历朝历代都喜欢将灾年跟皇帝的统治联系在一起,汉武帝时期,就多次出现了极端大雪天气。

汉书里记载,大雪导致很少多人都冻死了,在路边踩着雪走路的时候,很可能会不小心踩到被冻僵的尸体。

最可怖的是,因为天气严寒,人民没有粮食也没有御寒衣物,为了生存竟然出现了同类相食的悲惨境况。

甚至对朝廷不满的起义军都在大雪中被冻死,无力反抗,在严寒的天气面前,当时的人只能绝望的祈求神迹。

南宋时期是也是一个寒冷期,关于冻死人的记录也不少。这时候国力弱小,中原的居民不如北方游牧民族抗冻,也许宋朝兵弱跟气候也有关联。

明清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的小冰期,这次寒冷期尤其的漫长,关于严重寒潮灾害的记录也超过了其他朝代,冻死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死法。

从明清的穿着上也可以看出气候的影响,唐朝的画作中有很多衣着轻薄的画面,但是到了明朝大家都穿得严实得多。

在很多清朝的照片中,人们都穿着臃肿的衣服,从上衣到裤子都是夹棉的,气候寒冷是显而易见的。

几千年前的地暖壁炉

冷了要添衣是人们的本能,可是在物资缺乏的古代,底层的劳动人民可能一年到头也就是来来回回那几件衣服。

没有衣服穿就只能在硬件上制造条件,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简易的地暖,古人会在房子中间堆砌一个火塘,在里面烧火做饭,还能用来取暖。

后来工艺技术提升,古代匠人还能在建造房舍的过程中铺设地下火道,在外面烧火,将热气传到屋内。

除了地暖,古代人还在墙壁上做文章,利用泥土等材料,增高房屋的保暖性,汉代皇宫中皇后居住的椒房殿就是这种方式的升级版。

古人将花椒和花瓣的粉末掺进涂抹墙壁的泥土中,不仅能保暖,还能散发芳香,据说椒房殿四季如春,温度适宜。

也因此入住椒房殿的人不仅地位高,还代表着受宠爱,而不受宠爱的妃子居住的地方,就没有椒房殿的待遇,被称为冷宫。

除了建造房屋的时候提高保暖性,古人还会上日常生活增加很多御寒的物件,比如香炉这种东西,就是用来让被褥温暖的,跟现在的暖水袋一个作用。

被中香炉被古人运用的非常纯熟,香炉可以去除被子上的潮气和寒气,不仅起到御寒的作用,还会在其中放上一些凝神静气的香料,提升睡眠质量。

跟香炉类似的就是手炉,这种器物可以拿在手上取暖,在出行的时候便于使用。不过这些精致的取暖方式,基本只有有钱人能享受得到。

对于底层人来说,更实惠的方式还是用炭火取暖,例如在屋子中间摆一个火盆,代替香炉的则是汤婆子,灌上满满一壶得热水,就能温暖一晚上。

古人的穿衣御寒方式

在御寒衣物上,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就更大了,在没有棉花的时代,穷人的衣物一般是比较粗糙的麻衣。

古代有一种御寒的衣物叫褐衣,就是用麻制作而成的。不过这种褐衣质地粗糙,在低挡风寒上的作用非常有限,冷得时候只能多穿几层了。

有褐衣穿已经算是不错的情况,还有一些流落街头的穷人,只能穿纸衣、盖纸被,在宋朝时期尤为常见。

唐宋时期的纸张是用树皮制作的,有一定的韧性,很多穷人为了抵御寒冷,就在编制麻衣的时候将厚厚的纸张编进去,制作成衣服和被褥,提高衣服的御寒效果。

宋代寒冷期来临的时候,官府还会给路上的乞丐发放纸衣、纸被,这种经济实惠的御寒方式一度非常流行,甚至有文人为了风度专门做纸衣来穿。

富人在衣服的选择上就丰富的多了,富人不用穿那些制作粗糙、穿起来漏风的褐衣,他们可以购买动物皮毛来制作衣物。

动物皮毛不仅防水还有保暖的作用,比褐衣和纸衣要强的多。狐皮、羊皮、鹿皮、貂皮、兔皮甚至是犬皮,只要有钱,能拿来做衣服的选择非常多。

而且这些皮毛不仅可以做衣服,还能用来做鞋子,等到冬天穿一身皮裘,不仅保暖而且美观。

能用皮毛制作一整套衣服的还是少数,有钱人恐怕也要攒很久,所以一般还是制作更披风和帽子等御寒衣物。

围巾、帽子、手套这种保暖物品,在古代也很常见,在汉朝的文物中,就已经有非常实用的短指手套,既能保暖,又能方面活动。

为了保暖,古代人几乎可以给任何想象的到的物品加热,冬天太冷会把砚台冻住,因此出现了可以加热的砚台。

为了让冬天读书写字更舒服,还有可以的加热的椅子,在椅子下面多加一层抽屉,在里面放上暖炉,这样久坐也不会受冻。

棉花传入中国

宋末元初纺织技术开始出现突破,人们可以制作保暖性能更加优质的衣物,棉花种植在中国广泛地推广开来,棉布成为常见的衣服材料。

这时候穷人也可以穿上保暖的的棉衣,受冻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将厚实的棉衣穿在自己的身上,还在屋子里的门窗上挂上厚厚的帘幕,用来抵御风寒

相关内容

上海建成“千园之城”,公园...
截至目前,上海各类公园达1013座,其中城市公园522座、口袋公园...
2025-08-29 08:52:08
这个暑期,聪明的旅游商家都...
流量的新大陆 01 这个暑期,小红书上 “毕业旅行” 的风刮得格外...
2025-08-29 08:51:21
云南腾冲的秋日:银杏村、温...
秋日的云南腾冲,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银杏村、温泉与火山地质公园...
2025-08-29 08:50:55
原创 ...
每当提起欧洲的超级大都市时,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的是巴黎的浪漫铁塔、伦...
2025-08-29 08:50:32
影视取景地成暑期旅游新爆点
伴随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旅游季正式收官。飞猪、携...
2025-08-29 08:49:32
甘肃旅游路线指南,去甘南6...
家人们,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旅游梦,渴望去探索...
2025-08-29 08:49:02
2025甘肃旅游攻略必去景...
我一直对甘肃甘南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充满了向往,那里有广袤无垠的草...
2025-08-29 08:48:19
甘肃旅游6天5晚报团详细费...
宝子们,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既有“大漠...
2025-08-29 08:47:57
福州抗战档案史料展今日在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福州市档案...
2025-08-29 08:47:52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美国不敢惹的4个国家,每个都令其忌惮不已,一般不敢去轻易招惹,分别是伊朗、俄罗斯、中国和蒙古。美国与...
白水检察“寻保传” 解锁遗址保...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文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贯彻落实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部署,推动文化遗...
原创 此... 此人被美国誉为最伟大的领袖,铁腕统治25年,结果却被送上刑场 人这一生真的是反复无常,不怕那些愚蠢的...
原创 李... 说实在的,李渊驾崩前留给李世民比较著名的“遗言”,那真的是“无迹可寻”,因为李渊去世的时候,李世民极...
原创 历... 历史上的伊朗和委内瑞拉,都曾经有过经济繁荣的年代。 但是,为什么现在的伊朗和委内瑞拉陷入了困境? 这...
原创 如... 三国的局势是在长期的纷争之后才形成的,而刘备一方是势力比较薄弱也是存在时间短的一方,蜀汉政权存在的时...
原创 梁...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本来在山上过着没人管逍遥快活的生活,后来却被宋江硬拉下了山,成了朝廷的部队。后人...
原创 李... 大家都知道唐朝的李世民他虽然在唐朝时期是个好皇帝,但他之所以能登上皇位也是踩着自己兄弟的尸体爬上去的...
原创 面... 697年,是一个全年“阴天”的年份,契丹的默啜又开始掠夺中国的边境诸州,同时,一个与名门望族有关系的...
原创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对许多边界地区保护的都不是很好,那个时候和蒙古国之间大家都是属于社会主义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