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但就《雍正王朝》的演绎和剧情做出回答的话,皇八子胤禩之所以会“逼宫”失败,其原因在于他对几位人物的错误估计。
皇八子胤禩先是拉拢了弘时、利用了弘昼,利用两人当今皇子的身份,成功的将四位旗主王爷带来的兵马和将领插入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并且令其共管兵营。
这样,胤禩等人首先掌握了京城外围的主要防务军队。另外,胤禩拉拢了隆科多这个担任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的关键人物,如此一来,胤禩等人几乎掌握了京城内外所有的防务兵力,他们认为对于雍正皇帝的逼宫已经成功了九层,另一层留给了上天,谓天算。
可是胤禩等人错误了估计了连个任务的存在价值和影响力,最终导致了逼宫失败。
第一位:张廷玉。张廷玉作为两朝重臣,当朝阁老,早在康熙朝就位列南方书首辅大臣,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内外,对朝中重臣的态度乃至政局的变化有着绝对性的影响。
他能够在“逼宫”事件中,雍正皇帝逐渐落入下风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为雍正皇帝说话,坚定选择站位,是胤禩等人没有想到的。张廷玉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辞,最起码在道理和其实上镇住了四位旗主王爷,他们用来要挟雍正皇帝的“八王议政”制度并不存在,
也就没有了那么高的气势。
第二位:雍正皇帝皇五子弘昼。对于弘昼,胤禩等人一直忽略了他的存在,认为这个行事荒唐、不问政事的荒唐王爷政治智慧和对政局的变化肯定不会在意,更不会主动做出破坏自己计划的事情。
可是,令胤禩等人没想到的,是弘昼非但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荒唐,其实其政治智慧和对时局的判断,绝对是一个高段位的人物。
他首先,在早朝之前将旗主王爷的兵力共管西山锐建营和丰台大营的事假装无意间说给了唯一能够扳回兵权的十三叔胤祥,而后在朝堂上数次提醒雍正皇帝胤禩等人的阴谋。
胤祥对于兵权的重新、及时掌握,是胤禩等人“逼宫”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三位:怡亲王胤祥。胤禩曾经说过,当时的胤祥已经是一个废人,对于胤祥能够短时间内将胤禩等人费力计划和安排好的兵权更替问题轻松解决,是胤禩等人绝对没有想到的!没有了兵力支撑,隆科多原本又是胤祥的部下,见到胤祥重新掌管了兵权以后,立马怂了。京城内外的兵力重新回到了雍正皇帝手中,胤禩等人也就没有了依靠和资本,只能面对失败的结局。
综上所述,胤禩等人的逼宫计划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对张廷玉、弘昼、胤祥三人的错误估计和未加防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