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弄北九间楼 | 方益昉
创始人
2025-08-28 05:05:22
0

2023年,九十高龄的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任院长俞顺章教授,特意寄我一份自传式文本,内含其祖父俞凤宾(1884—1930)医学博士1915年参与创建中华医学会的珍贵史料。医学会面世的最初十年间,办公场所借用业务红火的南京路34号俞凤宾诊所,紧靠如今的外滩和平饭店,《中华医学杂志》启动经费,也主要由其无偿垫付,学界对上述记载确认无疑。但21位创会元老餐聚商讨筹备事宜的场所(英文标记成Yilung Lao,汉译推测为“老宜隆”餐厅),各类文献对其具体地址却一直语焉不详,竟成百年疑案。

中华医学会筹建伊始,俞凤宾被指定负责总务,成为这场聚会的操办者。笔者查阅旧时《上海指南》,并请专攻地方史和餐饮风俗的上海历史博物馆专家薛理勇先生一起核实,被告知本地并无发音接近“老宜隆”的经营场所。为此推测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聚会被安排在与俞家有关的非营利性餐厅举办。

俞教授提供了一张旧照——曾被称作陆家花园的俞家老宅,气势风格完全不输沪上的洋派别墅。用沪语发音的“老俞弄”,被参会的伍连德等外籍和外地同行误听、误读,记录为Yilung Lao,也非常合理。另有文献显示,伍连德等7位创始人,早在1914年5月,就曾在俞宅商讨过相关事宜。

俞凤宾(右上)在俞家弄花园洋房前的全家福

不久前,我特意走进这条从未涉足的小巷,欲一睹真相。俞家弄东端入口,位于中华路581号边上,紧靠小南门火警钟楼。这栋标志性建筑从1909年竖立至今,见证过百年兴衰变迁。钟楼下西向延伸的俞家弄,虽然听上去平凡,百年来与沪上大事息息相关。眼下的老城厢,正经历史上最大规模拆迁改造,往日拥挤嘈杂的邻里已经搬空。偶有动静,寻声远眺,正是原住老猫翻越墙头,它与墙角残存的老桑树与狗尾巴草,空中地下依依不舍像握别,反倒把石库门内的万般往事,衬托得更加神秘,亦更真实,陡增值得重说的暗示。

自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俞文荣家族定居此地,斗转星移留下“俞家弄”这个地名,周边慢慢集聚一众沪上名门望族,早期的如徐光启(1562—1633)、顾从礼家族,近代则有王一亭、陆伯鸿(1875—1937)等。我欲探访的俞家老宅,即目前的俞家弄193号,也是实业家兼法租界首位华董之一陆伯鸿的出生地。他创办过南市发电厂前身华商电灯公司。坊间有称,华界首条有轨电车,车头被涂成绿白红三色,谐音“陆伯鸿”,可见当年之风光。

可惜的是,沿俞家弄西行不足200米,到了与光启南路的交叉处,再往西的延伸道路,被刚刚砌起的砖墙拦死,俞家弄就此中断,害得访者不得不感叹“来迟了,来迟了”。路标上显示,只差数个门牌,便是本次学术考证目的地。

但惊喜也瞬间出现。光启南路北向第一个交叉口乔家路左拐,便是著名的九间楼,市政府竖碑明示,这里是徐光启的出生地。也就是说,西式洋气的陆家花园与明代以降损毁残存的九间楼,后花园宅基地原本是紧挨着的。前者坐北朝南,后者坐南朝北,假如不到实地考察,这段直接可以触摸的学术探险新收获,根本不可能通过翻阅故纸堆,脑洞大开凭空想象。

1885年,祖籍太仓的俞凤宾,在陆家花园出生,其父亲俞棣云(1856—1918)是晚清电话电报主要开拓者。他1872年入上海广方言馆学习,1881年去天津电报局工作,曾任督造各省电线总指挥。1887年,俞棣云应刘铭传巡抚之召,赴台湾铺设海底电缆,开发电报事业。两年后俞棣云返回上海电报总局,1892年起出任上海电报学堂总办,主持校务二十年,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化人才。晚清洋务领头人盛宣怀的档案中,保存着两人交往的大量史料。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校长唐文治,与俞棣云为姻亲,曾为其亲拟墓志铭,盛赞俞家后裔。除了医学先驱俞凤宾,俞颂华为著名记者,民国元老黄炎培口中的“新闻界之释迦牟尼”,俞庆棠则为我国成人教育前辈。

清末民初的俞凤宾,无疑是那个年代的富二代,但他毫无纨绔习气。可以设想,中华医学会筹建之际,他有意愿也有实力,满心欢喜地在俞家弄的餐厅里,宴请来自各地的医学同行,共商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宏伟框架,对学会的类似奉献延续了十数年。为此,当我们再次研读1914年出版的《博医会报》会务版面,对预告中的1915年博医会年会,假借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举办,便多了一层理解。此处离老城厢俞家老宅不远,便于创建中华医学会的二十多位医生,利用出席博医会年会的空隙,另行聚会议事。

1907年,俞凤宾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1912年赴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获热带病和公共卫生博士学位。1916年起,他历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会长,兼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发表《医学名词意见书》,组织“医学名词审查委员会”,规范与编撰汉译医学专用名词,对科班医学的汉语教学,具有开创性贡献。

俞凤宾重视健康教育,关心个人卫生,积极为大众普及医学常识,撰写《卫生丛话》《个人卫生篇》《性欲卫生篇》《肺痨之原因及预防》,翻译《学校卫生讲义》等书籍。

上海老城厢深处,不仅布满百姓生计,还镌刻着中国科学文明进程的坐标,数百年来几度辉煌。约5个世纪前,同样出生在此的徐光启,科举成功后却致力于引进西方先进科学与技术,与意大利传教士合作翻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编撰《农政全书》,成为探讨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时绕不过的人物。再以俞凤宾积极投入的中华医学会为例,百余年来未曾停顿过学术与人文交流,规模越来越壮大,堪称奇迹。更值得称奇的是,就连俞家弄也参与过中华医学会的筹建,与它的邻居九间楼一样,堪称是述说世界文明融入华夏历史的讲解员。

相关内容

从滨海湾到植物园:新加坡旅...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体现在它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025-08-28 00:45:27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频:完美的欢迎
2025-08-28 00:42:50
原创 ...
引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
2025-08-28 00:35:20
原创 ...
在我国南海北部湾,有三个由海水泥沙冲击形成的冲积岛。 最南边靠近海...
2025-08-28 00:34:46
原创 ...
有些电视剧里面会出现那种打更人,在夜晚的特定时间点敲打木梆子,告诉...
2025-08-28 00:34:36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
哈喽大家好啊,夺宝奇谋玩法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马上就要迎来PK5官渡...
2025-08-28 00:34:29
原创 ...
这位将军是人民武装中大名鼎鼎的“三星少将”,他先后3次被授予少将军...
2025-08-28 00:34:28
原创 ...
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霍尔巴...
2025-08-28 00:34:17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受到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在山上,梁山好汉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好不自在快活...
原创 即... 1951年4月11日,正在收听广播的麦克阿瑟,突然就从收音机中,得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他,麦克阿...
匠心记丨同仁堂:修合存心有天知 同仁堂 始创于1669年 即清康熙八年 由乐显扬在北京创建 至今已有355年的悠久历史 自1723年...
原创 明... 明朝末年,连年征战,明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中,无奈之下,皇帝只得以向大臣们借款的方式来筹集军饷,进行...
原创 蒋... 李延年称得上是抗日名将。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向上海大举进攻,时任二军军长的李延年...
原创 智... 智勇双全的赵云是最受人们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不过遗憾的是,赵云却一直并不被重用,官职也不高。守荆州,...
文博日历丨透明茶具,透出唐代“... 在我们的印象里 唐代审美多是雍容华贵 然而这件茶具 展现的则是“极简风” 一起认识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碗...
原创 《... 宇文成都和罗成都是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两个人最早出现于《说唐》系列之中。此后又在《兴唐传》、《瓦岗英...
原创 祖... 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赵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荣耀与历史沧桑的钱币——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
原创 忽...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但元朝和它的兄弟政权一样,都,并不维护所有蒙古人的利益,而是多民族军头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