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清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造成了中国社会性质的一个转变。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南京条约》又与《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中国与英国,签约地点:南京)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中国与英国,签约地点:虎门)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中国与英国,签约地点:香港)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中国与美国,签约地点:望厦)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中国与法国,签约地点:黄埔)
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
一、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二、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三、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取得领事裁判权。
五、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签约地点:瑷珲)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签约地点: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签约地点: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签约地点: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签约地点:天津)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签约地点:北京)
欧美各国从这次战争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一、领土要求(割让给沙俄的领土达150万平方公里,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
二、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三、内河航运权。
四、鸦片贸易合法权。
五、内地自由行动权。
六、劳工出国权。
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中法战争,清军于马江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主张趁胜求和[来源请求]。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
★中法新约
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来源请求]。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因甲午战争后中国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国土划定土地进行租界,租界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中国与英国;签约地点:北京)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中国与英国;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中国与法国;签约地点:广州湾)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皇室仓皇离开;并以政府之前是被义和团胁持为名,由李鸿章出面跟列强求和。义和团则被中外联合剿灭。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对中国处以惩罚性的条款,包括容许外国在北京至天津驻兵,并对各国赔偿大额军费。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