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慰安妇的战后生活鲜有人知,今天说的这个女子,就是一例。
不过,她的经历十分罕见。
二战时,日本北九州有16个姑娘,受国内宣传蛊惑,报名参加了女子挺身队,作为北九州某师团的随军慰安妇,1939年来到北满,驻扎满苏边境。
期间,日本关东军不断调整,移驻他方,但留在满苏边境的这支步兵联队,由于是年轻的新兵,却一直未动。
他们在北满北部接近山区的一个村庄里,从1939到1944年,驻扎了5年。
5年对苏警备,却一直未有战事。
有人说,这是日本师团中,唯一在二战中没有受损的驻外联队。
该联队全部是20多岁的新兵,共约3500人,全部未婚,全部来自北九州,都是一穿上军装未经训练就来到了此地,上战场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各方面综合考虑,日本大本营就没有调动他们。
而这些随他们驻扎的16名日本慰安妇,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5年在此部队一直未更换。
这就产生了一种奇葩的现象:3500个未婚的男子和16个女子,一起作息,一同吃饭,相对封闭、安稳地生活了5年,过着一种类似“过家家”的军营生活。
他们彼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感情,比如,他们会自觉排队,每天到各自认定的慰安妇那里“生活”,一旦第一次认定了自己的女人,5年就不再更换。也就是说,1个慰安妇“妻子”,有N个相对固定的“丈夫”。
比如,他们从军营回到“妻子”那里时,都彼此打招呼说“我回来了”“你回来啦”,而不是买卖式的“你好”。
他们彼此之间,严格遵守着这种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生活规则,严格自律,相安无事。即便是在战后,他们回国各自与家乡别的女子成家,但对这十几个女子,仍视为自己人,每年举行集会,一起解决她们的困难,共商她们的去处。
而这些女子,也对当初对她们都很“纯情”的“丈夫”十分“钟情”,回国后,一起发誓宁愿做苦力,也决不再卖身。多年后,她们有的人嫁人,更多的人则终身不成婚。
对有意愿成婚的,联队老兵们约定,须经所有成员同意,大家共同为她出资买嫁妆。
这里有个名叫“道代”的姑娘,是这16人中结局相对较好的一个,最后她嫁人了。
那天,她在北九州打工的旅馆工作时,一个60多岁的老头对她有意,在她服务时不断予以赞许,之后,老人2次来这里见她,终于开口向她提出了求婚。
他说他是福冈市一镇上的医生,妻子17年前去世,现在只剩他一人生活,孩子们也都成家了,现在生活无忧,就是想找个老伴:“你还年轻,真有点对不住……能否给我当个老来伴?”
道代立即谢绝。
她从来没有考虑过嫁人,一是因为遵守集体约定,另外自己也知道,当过慰安妇的,没有好下场。她从不奢望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慰安妇千夫所指,众口铄金,想洗白是不可能的。
但是,老医生多次来缠她,真情实意,不像是伪装。道代见此,也说出了自己的全部过去,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约定,以及那些社会不容的歧视,云云。
老人静静听着,最后仍然要坚持娶她:
“关于这个,我还没有老糊涂,对你走过的路,还是想象得出来的……一切的一切,我都是在想好之后才说的。”
道代说,那也得跟伙伴们商量商量再说。
老兵再次聚会时,道代说出了自己的事。大家一听,说这是好事啊,“这是不可多得的好人物”,一致同意他们的婚事。
老人再次找上门时,道代又拘泥于过去自己不光彩的历史,不敢答应。老人说:“没关系,我替你保密。”
道代说:“孩子们早晚会知道我的过去,谣传多么可怕你也知道。”
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道代终于和老人结了婚。
婚礼在一小型神社悄然举行。老兵中一个在政府任职的人,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当着老医生孩子们的面,这些到场的老兵,都自称是道代的表兄弟。
婚后,道代从旅馆离职,到福冈市外老人的医院去住了。
第二年,老人又卸掉医院的招牌,关门不干了,夫妇俩整天游山玩水、泡温泉、握手散步。
要说这样的结局也是很不错了。
然而,正如道代所言,过去的历史是盖不住的,该来的总会来的。
好景不长,附近酒店终于传出了道代当过慰安妇的丑闻,此消息迅速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道代绝望,哭着对老人提出离婚:“我都说会给你带来麻烦的……”
老头摸着她的头,说:“别理会他们,咱们搬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去。”
就这样,2人悄悄去了远贺川的一个小镇,户口也变了几次。最后,总算没有了熟人,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儿。
道代还告诉昔日慰安妇密友,说她们当年当慰安妇5年,身体下面变得“异常肥大”,结婚前,老兵聚会时曾跟她商量,想找个医生,给道代下身做一个整形手术。
这个建议,道代告诉了老头,没想到老人哈哈一笑,说:“事到如今,还作那个……拉倒吧,对我来说没有关系。”
不但如此,婚后,老头还十分体谅道代,于她真诚相告:“因为你还年轻,如果对我感到不满足,也可以适当地玩玩嘛,我闭着眼睛。”
这个故事,是道代的昔日慰安妇同伴,在战后向一个调查此事的日本作家千田夏光所述。这个慰安妇说,“有这样的丈夫,被‘爱情包裹着’”,道代是她们十几个人中,战后生活最幸福的一个。
道代和老头的名字,虽然千田夏光语焉不详,但从其所述细节可以看出,此事也并非虚构。从人性的角度看,老头和道代、慰安妇和军队的故事也符合常理常情,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待此事:
●战争激发人性最丑恶的一面。二战日本为达到侵略扩张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创下了公然输送女孩到部队的慰安妇制度,此事是例证之一。
●战争下受害最大的,永远是最底层的民众。
16个日本女子被日本政府送到部队“过家家”5年,却不对她们的战后生活负责,她们被弃之如敝屐,是军国主义的牺牲品。●日本法西斯入侵邻国所带来的暴行,震惊寰宇,与之相比,日本国内民众受其本国军国主义的毒害,
可以忽略不计。
●日本侵华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强大,并不一定可以称霸,但一个国家如果弱小,它必然受辱。
铭记历史,不是靠良心,守卫和平,不是靠口号,保护女人,不是靠爱情,必须明白:实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