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民来说,因为大家的生活质量普遍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一般在我们有比较闲暇的时间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去其他地方旅旅游看一看,既可以放松我们的精神,也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以及阅历,旅游还是相当让人喜爱的。中国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我们也拥有着相当多的名山大川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去参观游览,如果要再加上一些历史遗迹的话,这些旅游景区就会变得更加热门。不过也正是因为现在旅游的人是在太多,每一次旅游都变成了人看人,这也让人很困扰。
人群的拥挤外加上各种各样的乱象,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现在难以找到那种能够真正让我们清闲旅游的地方,难道中国就真的没有这种地方让我们去旅游了吗?其实并非如此。中国有这么一座山,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都是严禁入内的,这又是为什么?
我国最“冤枉”的山被封禁了一千年
从唐朝的时期开始,这座被我们现在人们称为铜钹山的大山就已经被官方封禁了,在古代偷偷进入这座山的人甚至会被直接砍头,这座山又有什么魔力呢?其实首先来看的话,铜钹山位于江西省的上饶附近,这座山本身也是上饶的八个著名景点的其中之一。江西本来也是一个人口非常多的地区,这座山也并不是在青藏高原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为何至此呢?
如果想要了解到这样一个问题的话,我们首先还是得从唐朝黄巢起义的这样一件事情开始说起。这场起义虽然当时给唐朝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但是总体来看唐朝官方还是有很多的厉害角色的,就比如说朱温还有李克用,起义军见到他们就害怕。后来等到黄巢起义平息了以后,凭借自己的战功,李克用和朱温这两人就有了更大的权力。
同时在当时那样一个年代之下,铜钹山本身的地理位置是处在江西、福建以及浙江这三个省的中间地带的,山地地区本来就地形相当复杂,外加上本地的人口组成也复杂,这也就导致了官方难以直接控制到这样一个地区,长此以往的发展下来,铜钹山地区也就成为了三省交界之间的灰色地带,所以后续造反的人也都普遍选择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大本营。
从唐朝开始禁止入内
这些起义军一般都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从这里发兵,受挫了以后也回到这里重新休整,这也实在是让官方觉得十分头痛。尤其是当时那样一场黄巢起义,直接让唐朝伤筋动骨,不仅仅经济条件一落千丈,同时自己也难以掌控地方。所以当时的皇帝一想到这里就觉得相当头疼,皇帝同样把铜钹山这一个地区当成了帝国的祸根。
正是出于这样一系列的原因,唐朝政府干脆就把这个地方给列为了封禁地区,任何人都不能自己进入这样一个地区当中,否则就会直接判处造反罪,也就是会被杀头的。后来等唐朝覆灭以后,五代十国时期之内这个地区也同样非常容易滋生造反的人,后来的历朝历代都相当恼火于该地区,所以哪怕唐朝最终结束了,后续的朝代也同样封禁了该地区。
时间一直到了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代,这一座山的禁令还是没有未解除。所以如果从当时的那样一个时间点看来,这样一座山已经前前后后被封了一千多年了。不过总体来看的话,这一座山也并不能说得上是完全与世隔绝的那样一个状态,毕竟没有了那些造反的人,也还有一些喜欢修身养性的人喜欢来到这里,认为这里人迹罕至灵气足。
也正是因为铜钹山的这样一种极为特殊的性质,也就使得这样一座山一直以来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了神秘感,而除了上述历史的原因以外,这一座山当中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去考究的东西的,其中就有一些关于历史方面的东西,也是相当值得我们去珍视的。同时这座山的内部也算的上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宝库,植物动物都相当丰富。
现在的铜钹山
首先铜钹山的生物资源究竟有多丰富呢?这里拥有着将近45万亩的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的数目种类也是相当繁多,同时还有将近上万棵的有着至少1000年历史以上的红豆杉,同时这里的树木普遍直径也相当大,而就是这样一种粗大的树木,也让人们普遍怀疑曾经大明宫的材料都是在这里取得的。而到明清以后,就再也难以见到巨大规模的建筑了。
除了这些树木以外,该地区也同样包含有类似于九仙湖和七星湖这样一类的自然景观,尤其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朦胧的月光点缀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之上,如果这个时候再有一些薄雾,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古代的那些诗仙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种场景的话,相信他们又会留下一些让我们感觉非常贴切的优美诗文,这也是种遗憾了。
至于我们上文当中提到过的那些历史遗迹,在这样一座山中也是相当丰富的。因为历史的原因,导致了铜钹山一直处在严格的封闭状态当中,但是这也并不影响曾经的一些起义军们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说不定在仔细探索了铜钹山以后,我们还真的能够发现一些古代人们生活所使用的物品,这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了。
结语
铜钹山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就是有很多自认为骨骼惊奇的人喜欢在这里修仙。毕竟这样一个将近1000年都没有人活动过的地区,自然是这些人所认为的修仙圣地,在一些起眼的山洞当中,我们甚至能看到这些人的遗骨,还是有一些惊悚的。
所以总体来看的话,铜钹山确实是拥有着非常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如果说能够单纯将人流量少、小众作为一个宣传的噱头的话,说不定这里也会迎来很多喜欢追寻这些人迹罕至地区的人。不过真的等到这样一个情况的话,这个“小众”的招牌还能继续使用吗?
上一篇:“她”护遗珍|探方日记里的那些事
下一篇:百年工运 | 求索·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