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是个神一般的存在。鲁迅先生曾经评论书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说作者把他塑造得太完美了,反而不真实。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是常人,也有人的情绪,他一生会为之矛盾后悔的,大概只3件事了。
第一是出山择主,最后跟随了刘备。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号为“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当时选择在隆中隐居,只是等待时机出世,做一番大事业,并不是真的想与世隔绝。所以说,诸葛亮一生自然是最希望能完成“一匡天下”夙愿壮志的。
既有壮志,又有能力,诸葛亮只需在家高卧,便自然有人前来请他。只是其他人都没有请得动这尊大神,只有肯三顾茅庐的刘备打动了他,使得诸葛亮愿意一心为他效忠,为刘备鞍前马后出谋划策。
可以说蜀国的基业能建成,与诸葛亮关系是最大的。只是,刘备去世之前托孤诸葛亮,告诉他如果自己儿子不成器,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看起来是一种信任,其实却给了诸葛亮压力。不知道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却反被疑心时,有没有觉得当初跟错了人呢?
第二就是用错了马谡。本来,马谡这个人并不被刘备看好,但因为会说话,诸葛亮认为他还是有才能,所以第一次北伐时,派他去守重要的街亭。没想到马谡果真不中用,违抗军令状丢了街亭,直接导致战争局面扭转,诸葛亮失了良机,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这可说是诸葛亮作战最大的失误,也是他北伐最后悔的决策。毕竟,如果不是这样的失误,可能第一次北伐也不会以未成功而收场了。诸葛亮自诩神机妙算,却在用人上面栽了个大跟头,自然后悔不听先帝刘备之言了。
第三件事是关于他的夫人黄月英。黄氏是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唯一的妻子。根据史书记载,黄氏容颜丑陋,但是才华极其出众,可与诸葛亮媲美。她在机关术上很有造诣,诸葛亮打仗时制造的机关也是从她那里学来的。
诸葛亮虽然与妻子感情甚笃,但是自从他出山跟随刘备打天下,便常年四处南征北战,冷落了家中的妻子。虽然黄月英毫无怨言,为他操持家事,让他无后顾之忧,但是诸葛亮心中依然有着对妻子的歉疚之情。
他想到,自己的妻子如此出色,却为自己而误了才,成日只为家中琐事操心,自然是他的罪过。所以无论对其他人怎么觉得黄氏配不上诸葛亮,诸葛亮也始终对黄氏一心一意,因为他的心里,其实是觉得自己误了黄氏呢!
可见诸葛亮也是常人,走出那些名利才华、建功立业的大圈子之后,他也会有人的情绪,和为之矛盾后悔的事情。我们把诸葛亮捧到神坛上,只是希望有这么一个理想完美的人物可供自己仰望罢了。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