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一特殊官职,权力比皇帝还大,200多年来只有2人当过
创始人
2025-08-25 09:34:46
0

我们都知道,集权统治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在长期的探索之后,人们为了不让权力出现过于集中的情况,往往会在一个权力的对立面,设立另一个权力去制约,他们相互之间都能形成制约关系,从而避免了一家独大。对于老百姓来说,能更好的保证公平公正。

历史上许多朝代,也有类似的制度。为了避免皇帝权力过大而产生暴政,乱政,摄政王这一职位就应运而生了。

摄政王的出现是为了对抗皇帝权力,避免皇帝滥用权力。然而历史上这一个职位几乎没什么作用。就拿清朝来说,近三百年的清朝统治时期,只出现过两位摄政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摄政王,权力大小不同,结局也截然相反。

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并不是从清王朝开始的,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封建君主对权力的追求就一直没停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君王权力越来越大。到了清王朝时期,皇帝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而清朝的皇帝权力之所以能够这么集中,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政权机构和思想领域都做到了向皇帝看齐。

首先是政权机构,清朝最高权力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军机处了

。因为虽然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大,且只能是满人参与,汉人不得参与,但是这种体制变相的抢走了皇帝的权力,而且也损害了许多清朝时期贵族们的利益,所以为了集权,后来议政王大臣制度就被逐渐削弱,最终废除了。

军机处的产生则正好相反,因为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往往都是皇帝的亲信,参与国家大事有决定权的人其实是皇帝。军机处里的工作人员不过是皇帝的传令筒罢了。因此后来的军机处就成为了处理全国大小军政事务的常设核心机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军机处的设立,反映了皇权的加强。

在思想领域上,清王朝统治者也做到了绝对的思想控制,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一方面,清王朝统治者通过科举制度,大力提倡朱理学等,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进行笼络,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望文生义,捕风捉影的事情时常有所发生,对于那些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和言论,进行残酷的镇压。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摄政王一般来说,难有用武之地。皇帝权力极大,不需要有摄政王来干涉朝政,但凡事皆有例外,清朝历史上就出现过两位摄政王。他们分别是多尔衮和载沣。

多尔衮的摄政王之路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征战沙场。年纪轻轻就已经扬名立万了。他喜欢读书,特别是军事谋略方面的书籍,因此多尔衮在带兵打仗上是行家,但他在政治领域上,却是彻头彻底的失败者。他并没有能够得到皇位,反而是和他暗中争斗了很长时间的皇太极得到了皇位,这让他内心非常不爽。

多尔衮能够坐上摄政王,除了他自己的身份地位之外,运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后来皇太极去世,国家群龙无首,年幼的顺治皇帝就成为了接班人,但是顺治皇帝当时年纪很小,根本不懂朝政,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便需要一位出色的人物帮他治理朝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摄政王。

摄政王虽然不是皇帝,但权力也是极其大的,能与皇帝平起平坐,哪怕是皇帝也要退让三分。

多尔衮非常有才能,在他的治理之下,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但可惜,他的摄政王之路没有走多远,就结束了。

顺治七年,多尔衮在塞北狩猎的时候,据说从马上跌落,意外身亡了。

对于多尔衮的死,外界有很多猜测。因为多尔衮本身就是满人,擅长骑马狩猎,从马上摔下来不太现实,而且多尔衮之所以能够比起皇太极活得长久,是因为他的身体素质更好。他长期坚持锻炼,凭他的能力和身体素质,要想意外身亡,可能性不大。

所以人们就猜测,或许是顺治皇帝使用了某种手段杀掉了多尔衮,即便这不是顺治皇帝的主意,也有可能是顺治皇帝周围的人帮他出的主意。

载沣的摄政王之路

与多尔衮不同,载沣没有多尔衮那样的背景,也没有那样的权力。载沣在摄政王的位置上是坐立不安的。而且他坐上这个位置,很大程度上靠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对权力的渴望,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她希望所有的权力都能集中到自己身上。于是同治皇帝驾崩之后,慈禧太后便开始物色下一个皇帝,但慈溪太后真正想要的仅仅是一个听话的傀儡而已。一开始他选中了光绪帝,可光绪帝后来却不怎么听话,以至于历史上有传言,称慈禧太后毒死了光绪皇帝。

不过还是那句话,国不可一日无君,慈禧就把自己的目光盯上了宣统皇帝,这次慈禧没有看走眼,宣统皇帝成功继位,也成功的做了慈禧太后的傀儡。此时的慈禧太后年事已高。最后在临死之前把权力都交给了宣统皇帝的父亲载沣了。

然而这个时候得到权力的栽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载沣看着外国侵略者进入中国,他虽然积极的为恢复清王朝的繁荣昌盛,在做着努力,但他一人之力终究挡不住命运的车轮。清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载沣人很低调,他从不参与复辟活动,只要求能维持对皇室的优待条件,就可以了。到了一九四九年,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起义,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载沣每天都要打开收音机,了解国家大事。新中国成立后,载沣得到了优待,晚年生活还算不错,于一九五一年因病去世。

结语

两位摄政王,两种不同的人生。多尔衮在摄政王的位置上,可谓是只手遮天,他拥有着极大的权力却死于“意外”。而载沣作为历史上最悲惨的摄政王,没有多少权力,可却能安享晚年,在平静中去世。

对此,你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感悟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纯电MINI ACEMAN...
近日,MINI品牌推出了一款特别的限量版车型——MINI ACEM...
2025-08-25 00:52:07
当泰式风味飘香长隆!长隆以...
当泰式风味飘香长隆度假区,一场以食为媒、以情相牵的文化对话也由此展...
2025-08-25 00:45:08
方寸棋盘见真章!260名选...
8月24日,在喜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氛围中,东莞市第八届市民运动...
2025-08-25 00:35:18
原创 ...
因为我一直都是写毛主席时代的文章,所以时不时有无知者来私信攻击,而...
2025-08-25 00:34:39
原创 ...
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方便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也给您带...
2025-08-25 00:34:37
原创 ...
肇庆,古称端州,坐落在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北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
2025-08-25 00:34:34
原创 ...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尤其是现代战争,自打进入热武器时代,人命再强大的...
2025-08-25 00:34:32
原创 ...
《唐诡2》不但在悬疑探案的剧情上节奏紧凑悬疑感拉满,而且在追剧中还...
2025-08-25 00:34:30
原创 ...
中国五千年上下的历史,只有一个毛主席,也只有一个李世民。唐太宗李世...
2025-08-25 00:34:26

热门资讯

浙江省青少年滑雪超级联赛总决赛... 8月23日,2025年浙江省青少年滑雪超级联赛总决赛在绍兴启迪乔波冰雪世界盛大启幕。本次赛事由浙江省...
浙大历史学院教授徐和雍病逝,已... 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和雍同志,因病于2025年2月26日凌晨2时25分在杭州逝世,...
诸葛亮会什么不能打败魏国 诸葛亮虽然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但最终未能打败魏国,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文明之声 | 毛泽东在茅坪八角...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
原创 读... 上一篇,我们讲到范雎死里逃生,被王稽引荐到了秦国。作为魏国的逃犯,他是如何快速获得秦昭襄王的关注与信...
原创 《...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蜀国历史进程在这一年来到拐点。对刘备而言,在这一年可谓悲喜交加。喜的是蜀国在定军山...
原创 清... 清史:《辛丑条约》——瓜分中国,吃饱列强 前言 经历过战争,才明白自己的弱小;经历过磨难,才知道自己...
原创 岳... 为了新中国,无数革命先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统计数据显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有2100多...
原创 隋...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武林高手如云,英勇无畏的豪杰英豪遍布大隋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
原创 此...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首次航行,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才宣布告终,郑和也是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