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如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不免让很多人回忆起了当年美苏冷战的格局,当年美国和苏联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它们纷纷在国际上拉起了自己的阵营,针锋相对,并且不断地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进行着军备竞赛,当时全球都笼罩在美苏冷战的阴影之下,并且因为当时美国和苏联都拥有着足以彻底毁灭对方的核武器。
很多美国人都在自家的庭院当中建立起了地下室,用于躲避可能到来的核打击,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当时冷战的激烈程度。然而,最终美苏冷战以苏联解体宣告结束,不过让很多人好奇的是,苏联这一个顶级大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国家是如何从内部瓦解的?在当时苏联的常备军力量高达400万,为何这些苏联军队没能将苏联从解体的命运当中拯救出来?这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原因。
苏联的解体背后有着必然的原因
苏联之所以在冷战当中失败,并且最后解体,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改变了战略,美国将战略重点从原来的军事扩张转向了和平演变,而在美国,这种战略的实施之下,引起了国际上局势的巨大变化,首先是东欧剧变,美国通过思想的渗透,将原本被苏联牢牢掌握的东欧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并且这一思想也渗透进了苏联本土,苏联内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希望独立的声音,并且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戈尔巴乔夫是一位年轻的首脑,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苏联的老人政治情况,但是他的思想却不够成熟,在美国的频频施压下,他在1991年的3月17日,在苏联主持召开了全民公决,而决议的内容就是是否应该将苏联解体,但是当时苏联国内普遍还是有着团结意识,公决最后以保全联盟为结果,但是在短短的三个月以后,戈尔巴乔夫又颁布了新联盟条约。
这个条约彻底让苏联从一个联盟变为了结构松散的邦联国家,而这也就彻底粉碎了苏联的强大梦想,当时在苏共党内有很多老人都反对这一做法,并且策划了一场政变,然而,这场政变却因为精锐部队的倒戈而面临着失败,而这一切看似偶然的背后,其实充满着必然的原因。
美国的意识形态战争
首先就是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并且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以后,就不断的在推行着自己的新思维改革,改变了苏联这个国家传统的一些观念,而此时在人们的观念转变之际,美国抓住机会不断地进行文化渗透,和平演变,而美国的和平演变,不仅仅对于苏联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对于苏联军队当中的士兵的心理造成了影响。
美国最擅长的就是将民族主义灌输到这些人的心中,因为苏联是一个有着多个民族的国家,而随着民族主义的渗透,在军队当中,各个民族组建成了小团体,他们之间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曾经团结一心战斗力极高的苏联军队,变成了一个一个对抗的小团体,战斗力自然再也提升不起。而另一方面则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主要领导,他们对于国际形势的误判和国内决策的失误,让苏联的军队逐渐的脱离了苏共的控制。
1987年,因为鲁斯特事件,戈尔巴乔夫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对于苏联军方处处提防,通过各项措施不断地打压着苏联军队,而这种举措自然引来了军队的不满,曾经苏联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军政一体化,军队完全服从于政治,而戈尔巴乔夫将政府与军队对立了起来。
内部动乱,军队失去忠诚度
然而,苏联因为内部的种种原因,开始频频地出现动乱,而这种动乱是政府所无法处置的,必须派遣军队进行镇压,当军队将所有的动乱全都镇压完毕之后,为了安抚民心,苏联政府就将一切罪责全都归咎于军队,对于军队进行处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让苏联军队产生了反叛情绪,并且在1988年,戈尔巴乔夫颁布了一项举措,那就是大裁军,数十万苏联士兵离开了军营,返回了家乡,但是苏联政府对于这些离开军队的士兵的生活保障并没有做好。
军人辛苦一生,到最后却没有了保障,这样让很多还在军队当中服役的军人感到心寒,他们的忠诚度就大大降低。而最后一点原因则是苏联军队在八一九政变之后,进行了非党化演变,而这一举措,正是让苏共失去了对于军队的控制。在叶利钦通过政变掌握最高权力之后,他就开始将军队当中的党组织全部定义为非法组织,军队当中的许多政治机关也全都被取缔,并且叶利钦在军队当中任人唯亲,将自己的亲戚全都部署在部队当中,苏联的军队当中有将近80%的士兵全部退党,军队成为了一盘散沙,而苏联政府也就成为了一直没有牙齿的老虎。
真正的敌人永远在内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其实如果回看那段历史,会发现苏联在后期已经进入了一种毫无秩序的状态,似乎每天都有政变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举措,在如今细细推敲都显得是那么的幼稚可笑,然而,这些全都是那个时期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情。军队作为一个国家最坚实的保障,必须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在军人的福利保障上,还是对于军人的政治把关上,都要十分严格。
苏联作为老大哥,虽然解体了,但是他也的确为中国提供了前车之鉴,从此之后,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能够避开苏联已经踩过的雷。不过苏联解体也再一次告诉了世人,真正的敌人不在于外部,而在于内部。
参考文献:
《出塞》
《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