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穿越者”沈括:理科男鼻祖,让西方膜拜千年的科学天才
创始人
2025-08-25 06:05:49
0

若论我国古代最接近“穿越者”的奇才,非北宋沈括莫属。他精通天文、地理、数学、军事,甚至预言了“石油将广范围得到应用”;他出使辽国寸土不让,却因一场败仗跌落神坛;他写下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神作,却因告发苏轼的嫌疑背负千年骂名。

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位“大宋第一理科男”的双面人生,看一个超前千年的灵魂如何搅动历史风云。

一、科学鬼才:超前千年的“百科全书式”人物

1.《梦溪笔谈》: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说起沈括,就不能绕开其作品《梦溪笔谈》这座高峰。

《梦溪笔谈》资料,图源网络

毫不夸张地说,《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被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内容记录了跨越多个学科的研究资料和历史成果,范围涉及天文学及历法、地理科学、数学、物理、生物学、文学、史学、语言学、军事领域,甚至还包括音乐和书画鉴赏方面的内容。

《梦溪笔谈》以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阐述自然科学知识,这在我国历史上相关笔记类著述中是十分少见的,北宋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人物幸赖此书的记载才得以传世。比如河北的团钢、灌钢技术、当时官员孙思恭对于彩虹和龙卷风的解释等等,都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直接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同时也体现了沈括本人极高的科学素养。

李约翰,图源网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梦溪笔谈》中出现了“石油”的概念:“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沈括还描绘了石油的形状和燃烧时的状况:“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并由此断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因为这个记载,一般认为沈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石油”这一科学命名的人。

2.“科学狂人”的日常

沈括具备远远高于当时人们的科学素养,即使在诗文中他也喜欢寻找科学证据,并敢于提出反对意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题为《大林寺桃花》的诗,其中描写庐山大林峰的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沈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认为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四月芳菲已尽,又怎么可能桃花刚刚盛开呢?没想到大诗人也会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

沈括画像,图源网络

说了这话后,沈括就把这件事忘了。后来有一年,也是四月份,沈括到一座高山上考察,结果真的见到了白居易诗中描写的景色:山下天气温暖,花朵凋谢,山顶温度偏低,桃花却刚刚盛开。

直到此时,沈括才意识到,因为山下和山顶温度有差异,所以植物生长、花朵开放也有所不同。有认真求学精神的沈括再次细读白居易的诗,这才发现诗前有一篇序,专门对这种情景做了简单解释。

明白这个道理后,沈括不由感慨说道:“是我读书不仔细,经验太少啊!”表现出敢于承认错误的积极态度。

二、从变法先锋到边关战神

1.辅助王安石的实力干将

1071年,沈括结束为母亲的丁忧回到京城。此时,由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已经进行了近两年时间。因为才能突出,表现出较强的实干精神,沈括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器重,他被任命为检正中书刑房公事,并于次年主持汴河疏浚工程。

宋神宗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熙宁变法期间,沈括虽然不是最接近王安石的核心集团人物,但是因为他做事切合实际、虑事周详,能他人之所不能,所以得到过多次提升,到1076年十月,沈括官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是当时的最高财政长官。

因为这段时间王安石掌握大权,沈括受到这样火箭式的提拔,所以沈括被大臣们认定为支持王安石一派。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印象,当王安石罢相后,沈括表达出与之前不同的意见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认为他“依附大臣,巧为身谋;前后态度不一”,因此受到御史弹劾,翰林学士和三司使职位都被罢去,沈括被贬出京城,到宣州担任知州。

王安石塑像,图源网络

2.外交与军事的高光时刻

无论朝廷风向如何,无论做什么事,沈括的表现都更像现在的理科生,做事严谨,态度较真儿,因此在很多事情上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075年,辽国使者萧禧来到汴京,要求以黄嵬山为分界,重新划分两国界线。宋朝不肯让步,萧禧就赖在客栈不走,坚持要等到肯定答复。

当时沈括正担任河北西路察访使,宋神宗就派沈括去处理这件事。

沈括没有忙着和萧禧正面交锋,而是去枢密院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经过仔细查证,沈括发现,以前宋辽是以古长城为界,现在辽方提出的黄嵬山在古长城以南,距离有三十多里,这要求不合理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沈括马上把这件事上奏宋神宗,宋神宗十分高兴,当即召见萧禧,把这件事向萧禧陈明。萧禧顿时理屈词穷,不敢再多作争辩。

宋朝官员,图源网络

击退萧禧,沈括又奉旨出使辽国。为了取得预期效果,沈括再次搜集整理了充分的资料,交给随行人员让他们一一背熟。

一行人到达辽国见到宰相杨益戒后,双方来来回回一共谈判了六次,杨益戒提出的问题都被沈括及其随员一一驳回。与此同时,沈括表达了寸土不让的坚决态度。

因为沈括的机智应对,言之有据,辽国不再坚持原来的无理要求,宋辽关系得以缓和。

正是这次出使辽国后,沈括被提升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在后来的抵御西夏行动中,沈括再次表现出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上演“空城计”虚张声势,只用三千精兵就击溃数万敌军,俘获万人,兵不血刃拿下多个城池。

3.永乐城之殇

沈括辉煌的战绩于1082年画上了休止符。

古城资料,图源网络

永乐城之战,西夏出兵三十万攻取永乐城,宋朝镇守永乐城的将士加上前来增援的将士还不到三万人,双方实力悬殊,最后永乐城失陷,宋朝损兵折将,有一万多名将士阵亡。

此时的沈括作为这一路主帅留守米脂,当他率军前去永乐救援的时候却被敌人阻住,只能退守绥德。

战后,因为对敌我形势分析不清,沈括被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这一贬就是三年,成为沈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几度仕宦沉浮之后,沈括举家搬往润州梦溪园隐居,他在此完成了煌煌巨著《梦溪笔谈》,给未来世界留下了那个时代特定的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痕迹。

三、关于沈括的争议

有资料认为,沈括是苏轼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根据这种说法,沈括与苏轼曾是同僚,却因分属变法派与保守派而对立。据说,沈括曾借巡察之机抄录苏轼诗作,然后标注“讥讽朝廷”上交,从而间接引发了“乌台诗案”。

苏轼奏章,图源网络

如果此事为真,那确是沈括人生的污点,可是关于这一点却并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就连南宋史学家也对此争论不休,最终没有形成定论。

不过即便此事为真,恐怕日后苏轼和沈括两个人见面时,苏轼也绝不会怀恨在心,因为当时的大环境就是这样,无论朝堂斗争多么激烈,退下朝堂后也不会妨碍双方一笑泯恩仇。

结语

和当时的苏轼、欧阳修等人相比,沈括的人生并没有更浓重的悲剧色彩,反倒因为他具备超越那个时代的科学思维而更像一个孤独的先知。他的巨著《梦溪笔谈》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9年,为了纪念沈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星”。回溯历史,沈括的确像一颗划破夜空异常璀璨的明星,以一己之力照亮了千年前北宋的科技苍穹。

相关内容

纯电MINI ACEMAN...
近日,MINI品牌推出了一款特别的限量版车型——MINI ACEM...
2025-08-25 00:52:07
当泰式风味飘香长隆!长隆以...
当泰式风味飘香长隆度假区,一场以食为媒、以情相牵的文化对话也由此展...
2025-08-25 00:45:08
方寸棋盘见真章!260名选...
8月24日,在喜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氛围中,东莞市第八届市民运动...
2025-08-25 00:35:18
原创 ...
因为我一直都是写毛主席时代的文章,所以时不时有无知者来私信攻击,而...
2025-08-25 00:34:39
原创 ...
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方便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也给您带...
2025-08-25 00:34:37
原创 ...
肇庆,古称端州,坐落在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北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
2025-08-25 00:34:34
原创 ...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尤其是现代战争,自打进入热武器时代,人命再强大的...
2025-08-25 00:34:32
原创 ...
《唐诡2》不但在悬疑探案的剧情上节奏紧凑悬疑感拉满,而且在追剧中还...
2025-08-25 00:34:30
原创 ...
中国五千年上下的历史,只有一个毛主席,也只有一个李世民。唐太宗李世...
2025-08-25 00:34:26

热门资讯

原创 欧... 流浪千年的吉普赛人,欧洲混得比犹太人还“惨”,至今依然是“瘟神”一般的存在? 当1000万犹太人在二...
原创 参... “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 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出现过很多英雄人物,他们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原创 关... 三国演义里,吕布武力第一,无可非议,大家都公认的。谁为第二,争议就多了。有说关羽,有说张飞,还有人认...
原创 台... 1937年,中国在经历国内军阀割据,国外列强欺压以后,迎来了日本人的疯狂扫荡。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
原创 4...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如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不免让很多人回忆起...
原创 侍... 明朝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个能够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他一生中有多个子女,但是最爱的还是他的长子朱标。与...
原创 三... 外星人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议。不过,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些相关的记载,不少人因为这些记载而对外星...
原创 俄... 若说世界上最人格最完美的人是谁,曾经的苏联国人毫无疑问的指向列宁。他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
陕西2个考古文博实习基地揭牌 近日,陕西两大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分别与西藏民族大学携手共建考古文博实习基地...
原创 1... 美国密苏里大学曾有这么一幅诡异的画作,在文艺复兴之后油画盛行的年代,这幅画作却只有黑白色调。画面中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