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还记得名嘴张雪峰那段激情四溢的演讲?
他谈及跑步,尤其是马拉松时,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对于未曾跑过马拉松的人而言,他们或许永远无法真切感受其中蕴含的真正含义。
在很多人固有观念里,参加马拉松简直就是自己花钱买罪受。
全程42公里,每一步都充满艰辛,跑者们明明累得气喘吁吁,却还要咬着牙坚持下去。
不禁让人发问,这么做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张雪峰在演讲结尾说得特别好,他说跑完马拉松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那个全新的自己。
仔细想想,大多数时候,跑步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获得什么耀眼的名次,也不是要跑出多么惊人的成绩。
当你毅然决然地站在马拉松赛道起点的那一刻,其实你就已经赢了。
因为你有足够的勇气挑战自己,有勇气去探寻一个未知的、全新的自我,这难道不就是一种非凡的意义吗?
就拿张雪峰自己的跑步历程来说,他和很多普通跑者的经历极为相似。
他没有深厚的跑步基础,也没展现出过人的跑步天赋。
最初,他连1公里都觉得艰难无比,每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但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坚持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能跑到5公里了,再后来,10公里也不在话下。
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了跑步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在张雪峰坚持跑步的第666天,他迎来了人生中的首次马拉松比赛,最终,他居然以4小时07分47秒的成绩完赛,而且整体的平均配速都不到6分钟。
对于一个大众跑者来说,这无疑是平时刻苦训练最好的回报。
首马结束后,他开心得像个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已经很棒了,对不对,你们可以给我点赞了,我就是牛!
”那种通过努力得来的喜悦,洋溢在字里行间,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意义。
当你咬着牙跑完42公里的时候,你会由衷地感慨:还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呢?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脱口说出:“我不行!我不会!”
可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很多时候,我们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就果断地否定了自己,这是不是显得太可惜了。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以前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我想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能跑半马。
每次跑步,最多跑跑10公里我就觉得已经到极限了,但是在自我的不断鼓励下,我坚信一件事情只要想做,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一步一步地挑战自己,终于,在一次跑步中,我顺利地跑完了半马。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很多事情你本可以做到,却因为自己不敢迈出那第一步的勇气,而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我们应该从张雪峰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默默地定下目标,去努力实现那些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情。
跑马拉松,其实也不必去过于纠结它到底有什么意义。
当你把马拉松定为目标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踏上了一条挑战自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