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起源何处:三星堆重大发现,难怪山东四川部分地名相同
创始人
2025-08-24 07:33:02
0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上个世纪,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夏朝起源之谜揭开了一道曙光。

考古学家的研究揭示,四川和山东的地名重合并非偶然,而是历史上夏人迁徙留下的印记。

夏朝都城之谜

上个世纪,考古学家在洛阳偃师发现二里头遗址,夏朝的都城之谜开始逐渐揭开。

根据《括地志》中的记载,唐朝学者徐旭生在河洛之间找到了被认为是夏桀之都斟鄩的遗址。

这个遗址的时间和空间与夏桀之都高度吻合,因此被广泛认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

然而,关于夏朝早期都城的位置以及夏朝起源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二里头遗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建筑遗迹显示,二里头在时空上与夏桀之都斟鄩高度吻合。

二里头遗址的规模庞大,有着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显然是当时某个王朝的都城。学者们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晚期的都城。

然而,这仅仅是“后半夏”,那么“前半夏”的都城在哪里,夏朝的起源地又在何处?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夏朝都城的迁移现象。《括地志》中还提到,“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

斟寻故城,今青州北海县是也”。这表明,夏朝的都城并不固定于某一个地方,而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迁移。而在每次迁都之后,新的都城仍然沿用旧都的名字——“斟鄩”。

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并不罕见,迁居新地后仍保留旧地名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认同的表现。

二里头遗址不仅被认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还为研究夏朝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考古学家在二里头发现了大量陶器、玉器和青铜器,这些文物显示出高度的工艺水平和复杂的社会结构。

特别是作为王权象征的玉璋,其出土地点和形式都显示出二里头在当时的重要地位。然而,二里头遗址距今不超过3800年,只能算是夏朝晚期的遗址,那么夏朝早期的都城在哪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目光转向四川地区。近年来,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夏朝早期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根据中国社科院考古学者杜金鹏的研究,三星堆文化中的很多器物,如盉、豆、璋、戈、圭等,都可以在二里头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原型。

杜金鹏指出,这些文物最初是从中原二里头文化传入三星堆的,时间大约在商汤灭夏前后数十年。

这一发现表明,三星堆文化受到了二里头文化的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三星堆是二里头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此外,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者李竞恒也指出,三星堆文化接受了二里头文化的某些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封口陶盉、青铜牌饰以及玉器中的牙璋等方面。

三星堆所在的古蜀,显然是一个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二里头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还包括政治和社会结构上的深远影响。

学者们普遍认为,二里头的夏人曾经向西迁徙,将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带到了四川。这种迁徙可能是出于多种原因,如政治变动、自然灾害或是为了开拓新的领地。

值得注意的是,二里头遗址周围并没有发现太多与山东相关的地名,这一点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

根据史书记载,商汤灭夏之后,为了消除夏朝存在的痕迹,可能对地名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改。

这样一来,夏人迁徙后的地名保留现象在原居地反而较少见,而在新居地则显得更为明显。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四川地区有大量与山东重合的地名。

夏人迁徙

夏人迁徙的动因之一是自然灾害,古代中国,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这些自然灾害迫使人们不断迁徙,寻找新的生存环境。

大禹治水的传说就反映了黄河流域频繁的水患。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夏人不得不迁徙到更安全的地方,寻找稳定的生活环境。

其次,夏人的迁徙可能与政治变动有关。在夏朝末期,政权的不稳定和内部的争斗导致了夏人不得不迁徙。

例如,商汤灭夏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商王朝可能对夏人的旧居地进行了压迫和迫害。

这种政治压力迫使夏人离开故土,迁徙到新的地域。夏人带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进入了四川地区,并在那里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三星堆文明。

古代中国,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黄河流域虽然土地肥沃,但也面临着人口增长和资源紧缺的问题。

为了寻求更好的农业条件和生活资源,夏人可能选择迁徙到新的地域。四川地区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提供了良好的农业条件,使得夏人在这里能够继续发展他们的农业文明。

在迁徙过程中,夏人不仅带来了他们的物质文化,还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陶器和玉器显示出高度的工艺水平和复杂的社会结构。

此外,夏人在迁徙过程中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显示出中原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

例如,三星堆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显示出古蜀文明的创造力和独特性。这种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使得三星堆成为古代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代表。

夏人的迁徙还带来了地名的传承和延续。通过对四川和山东之间地名重合现象的研究,学者们发现,夏人迁徙后保留了很多原居地的地名。

例如,四川的汶水、巫山、蜀地等地名,都可以在山东找到相应的地名。这种地名的传承,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

参考资料:

1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新华社,2021-04-18

2四川何以为“蜀”.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2-07

相关内容

活力中国调研行|霞浦,如何...
“我们准备在这玩几天。拍拍照、走一走,甚至坐着发呆,都是放松和享受...
2025-08-25 12:50:06
和好友去重庆组团多少钱?重...
嘿,朋友们!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山城”“雾都”,一直以来都是旅游...
2025-08-25 12:49:14
数千名游客及村民参与,湘西...
近日,湘西州龙山县第三届“村游惹巴拉——暨夏季村晚”在惹巴拉景区热...
2025-08-25 12:48:31
重庆四日游价格?重庆4天游...
家人们,暑假到了,是不是正愁带娃去哪儿玩?那重庆绝对是个超棒的选择...
2025-08-25 12:47:55
原创 ...
随着各城市夜经济的繁荣,游园看灯光秀已经成为人们夏日夜晚消暑的方式...
2025-08-25 12:46:03
“秘境”何以成险境?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图为惠东县白马山一处网红景点...
2025-08-25 12:46:02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
原标题: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热搜关键词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游热...
2025-08-25 12:45:22
上海: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
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
2025-08-25 12:39:45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在历史上刘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因为关于他的评价太过于两极化。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刘禅是一个大智若愚的...
原创 清... #头条首发大赛# 北京紫禁城是皇帝及皇室成员所居住的重要地方,因此安全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也会...
为了这份岁月静好——一张抗美援... 为了这份岁月静好 ——一张抗美援朝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周明磊 刘志兵 袁长立 李淑范(右)与儿子顾...
原创 原... 几十万年前的北京人都已经被发现了,夏朝为何迟迟找不到?几十万年前的遗迹只需要判定年代,而夏的遗迹要判...
原创 中... 中国足协发布的球员自荐系统,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曹操的求贤令。 为了广泛吸纳人才,曹操也是不拘一格,用...
原创 诸... 说到三国,相信每一位爱好历史的朋友都有看过三国演义,还有很多与三国有关的书籍和影视。其中桃园三结义也...
原创 偶... 提及中华五千年,或许很多朋友会习惯性的说“夏、商、周”,起点似乎就成了大禹奠定的“夏朝”;当然,再往...
原创 三... 女娲灭商,昊天封神,封神之战由此而起。玄门三圣与西方教二圣深度参与,就是鸿钧老祖也来万仙阵走了一遭。...
原创 舜... 舜,是中国历史上的五帝之一。传说当年帝尧觉得舜有才干,于是禅位给舜,舜晚年后,同样觉得禹有才干,于是...
原创 商... 商纣王的故事,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最深处的黑暗与迷失。他的暴政与荒唐的统治,让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