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首发大赛#
北京紫禁城是皇帝及皇室成员所居住的重要地方,因此安全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也会受到皇帝的重视。刚开始是没有专职侍卫的区分,顺治朝主要设置了八旗的骁骑营来保护皇宫的安全,也就是后来称之为”大内侍卫“的人员。
后来,顺治帝在明朝的锦衣卫基础上进行了改制,将一部分人专门归属到銮仪卫中,也就是专门去负责掌管仪仗队,另外一部分人就是侍卫处,专门保护皇宫人员的安全事宜。因此,侍卫后来也被分为了好几个等级,包括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四等侍卫和蓝领侍卫。
一:侍卫的选拔要求较为严格,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担任的。
首先,侍卫本来就是八旗骁骑营改制过来的。因此,沿用了骁骑营的选拔机制,主要是在八旗当中去选择来担任侍卫。
顺治朝,选拔侍卫的时候,只有上三旗中的八旗兵才有资格。包括镶黄旗、正白旗和正黄旗。毕竟选拔入职的侍卫是需要保护皇帝的安全,包括紫禁城各个要道的进出都是靠这些侍卫去管理。
虽然品级并不是很高,但是所担任的职责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安全,因此只能在皇帝统率的上三旗中来选拔,信任度比较高。
当然,统领侍卫的官员自然也是皇帝的亲信,直接授予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
二:康熙朝增设侍卫种类,等级划分越来越森严。
康熙继位后,为了进一步完善侍卫制度,还增设了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这就是所谓的皇帝近臣了。一方面专门听命于皇帝,传达圣旨,传大臣,传御膳等,也就是皇帝所在的乾清宫里面的事务,基本上都是由这些侍卫来完成。
那么,关于不同等级的侍卫,品级方面是不一样的。
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都是在一等侍卫中选拔出来的亲信,因此都与一等侍卫的品级是一样的,只不过所承担的职责不一样,官居正三品。
二等侍卫,官阶为正四品,设置150人,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三等侍卫晋升而来。选拔的方向也是上三旗,其中宗室成员当中要选择18人,每一个旗中选择6个人。虽然说,在汉人中对二等侍卫的选拔没有定员要求,但是汉臣要想成为二等侍卫还是很难的。参加科举考试,武进士一名和探花三名,基本上都是授予二等侍卫。
三等侍卫,官阶为正五品。当然也是在上三旗当中选拔,人数控制在270人左右,也可以从五品以上世职当中来进行选择。
四等侍卫,官阶为从五品。一般从优秀的蓝领侍卫中进行挑选,没有固定的数量。
蓝领侍卫,官阶为正六品。配备90人左右,虽然级别较低,但是所承担的职责还是相当重要的。
三:皇宫的侍卫数量和俸禄待遇。
从每一朝的侍卫总体数量来看,定额为570人。其中包括一等到三等,还有部分蓝翎侍卫。不过,根据皇宫实际情况不同,有时候也会出现数量增多或者数量减少的情况,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
一般来说,京城周边的郊区都是有着皇宫田地的,那么这些侍卫就有福气了,是可以得到皇帝的分地待遇,这在大臣当中是没有的。
一等侍卫的田地为42亩,俸禄为130两每年,还有63石的大米。虽然是正三品,待遇应该还算不错。
二等侍卫可以分到30亩田地,每年的俸禄为105两,禄米为52石。三等侍卫的田地由24亩,俸禄为80两,禄米为40石。
那么,对于无定员的蓝领侍卫,就没有田地可以分了,只有每年60两的俸禄和30石的禄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