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开教授熊培云:错过了胡适,我们便就错过了100年
创始人
2025-08-23 21:33:10
0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极具代表性的流派和人物。例如,提到汉代就联想到乐府诗、司马相如,提到唐代自然就是《唐诗三百首》、李白、杜甫。

而说到民国,有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那就是胡适。可以说,缺少了胡适等文化大师,民国注定是不完整的。

胡适,字适之,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的开山鼻祖。可以说他是民国气质的缔造者,上个世纪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之一,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潮。

南开大学教授、著名学者熊培云曾经说过:"错过了胡适,我们便就错过了100年"。甚至他的那些观点,当今也直戳现实。

胡适先生曾说过:哲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而政治是我的一种"忍不住"而为之的新努力。在国家政治、人生抱负、个人情感等各个层面,胡适先生都留下了金句良言。

一、之于国家政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胡适先生早年留学美国的经历,让其拥有了对民主宪政的最直观自觉的认知。"宏大目标,点滴努力"。

胡适先生不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实验主义者。他认为中国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走上民主道路。"如果我们要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近代国家,我们恐怕必须的改变自己的成见不可"。

"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要考察三件事——如何待小孩子,怎么待女人,最后是怎样利用闲暇时间"。众所周知,儿童和妇女的权益是人权的最基本项,从中的确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二、之于人生抱负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宽容也就没有自由。这个观点乍看之下很难理解,宽容和自由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仔细思考,宽容是由内而外,对他人和世界的态度;而自由则是由外而内,外界对自我的回馈反应。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

宽容是一种崇高美好的品质和境界,也是胡适先生一生践行的思想理念。试问今天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宽容待人呢?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人活到极致,一定是乐观厚道"。毫无疑问,胡适先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民国时期虽然治学风气相对开化,但整体上仍然是举国凋敝、四顾茫然的状态。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适先生却始终保持着乐观温和的人生态度。虽然前途渺茫却仍然能够享受努力的快乐。"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忍受着现实的种种不堪,平静地走在通往文明与光明的路上。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应该学习的吗?

三、之于爱情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先生最令人称奇的便是他"西服与小脚"的包办婚姻。其他民国大家如徐志摩等,往往都以文化与思想的巨大差距为由,与糟糠之妻离婚。但胡适却遵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传统女子江冬秀相守一生。

俗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不被世人看好的婚姻,却被二人经营成为一段白头偕老的爱情佳话。

别人讽刺胡适先生惧内"怕老婆",他不仅不恼,甚至还提出了"新三从四德"的理论——跟从出门、服从命令、盲从错误;等得化妆、记得生日、忍得打骂、舍得花钱。

不说是在民国时期,就算是放在当今社会,也依然称得上是情感专家、模范丈夫。

自己婚姻幸福之余,胡适先生还热衷于给身边的朋友做媒,堪称"民国金牌红娘"。据统计,胡适先生为超过150对新人证过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徐志摩和陆小曼、沈从文与张兆和等等,既有同辈友人、学界伉俪,也有晚辈学者。

四、之于"敌人"

胡适先生当年有过许多"敌人",或是政治意见不同,或是学问流派相左。总之唇枪舌剑、挨骂被骂是家常便饭。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却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如果对方骂得不得要领,胡适先生反倒替他们着急;有时骂得太过火了,实际上是有损骂人者自己的人格和声名;"如果骂我可以让人受益,便等于我间接地给他人提供了恩惠,那我也情愿挨这个骂"。

这一番分析下来,万事诚可原谅,似乎确实可以甘心情愿地挨骂了!关于"挨骂",还有个小故事。鲁迅先生因与胡适先生政见不同,因此写过不少批评讽刺他的文章。然而胡适先生却始终淡然处之。

后来有个好事者给胡适先生写信大骂鲁迅,称其"人格卑污、心理病态",言下之意是为胡适先生出气。然而胡适先生并未领情,而是十分中肯地提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问题——"凡论一人总需持平","平"就是公平客观。

喜欢一个人但是仍然能看到他的不足,厌恶一个人却依然能理解他的优点,这才是真正的"平"。切不可被个人情绪与好恶遮住了双眼。胡适先生此等人品和胸怀,怎么能不让人敬佩。

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历史孤立地评说。胡适先生固然不是无所不知的完人,但他一以贯之了自己对于真理和自由的终生追求。

他敬仰古代的圣贤先辈却对久远浮夸的荣耀认识清醒,他看中民主革命的进步同时深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劣势。就算无人理解也要逆着风振臂高呼,回首历史,胡适先生思想和观念穿越时光直戳现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1962年胡适先生辞世之后,对他"又爱又恨"的蒋公公开颁布了褒扬令,对胡适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识宏通,令闻卓著;危身明志,正气凛然;诚以治学,贞坚不拔。

新文化之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之中新思想的师表,这番"盖棺定论"可以说高度概括了胡适先生的一生。

相关内容

雨润山林秀 菌鲜滇味足(跟...
本报记者 张 驰 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游客在选购松茸。 ...
2025-08-23 08:47:09
安徽4天3夜游费用是多少?...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和另一半总梦想着能有一次浪漫的旅行,远离喧嚣...
2025-08-23 08:44:54
米兰官方回顾意大利超级杯:...
米兰官方回顾意大利超级杯:鸟巢上演的米兰德比
2025-08-23 08:44:03
痛苦面具!萨卡吃了一口英国...
痛苦面具!萨卡吃了一口英国食物后差点吐了出来
2025-08-23 08:43:38
全球及中国女子高尔夫球手市...
基于女子高尔夫球手行业历史发展规律、发展环境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
2025-08-23 08:41:50
原创 ...
2025年WTT欧洲大满贯,在经历多日鏖战之后,女单八强已经全部产...
2025-08-23 08:40:41
原创 ...
有书君说 乱世出枭雄,乱世亦出大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国学...
2025-08-23 08:33:54
历史上的今天 | 邓小平同...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2025-08-23 08:33:52
南宋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南宋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这里全有! 龙泉窑的历史溯源 龙泉窑...
2025-08-23 08:33:51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徐州撤退混乱,李弥难辞其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李弥不愿意撤退,从内心里抵制撤退,即便是...
原创 历... 作者:安锦 “赵”字,最早出现在东周春秋时期的金文之中,有犹豫不决的意思,也有快走、跳跃之意,后作为...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吉林和龙...
发现丨机场里还能看文物?快来西... 西部机场博物馆四方馆外景。 2月20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扩建项目T5航站楼开始运营,与此同时...
让更多甲骨“破镜重圆” 甲骨学中有一项兼具研究性和趣味性的工作,叫甲骨缀合,就是把属于同一片甲骨的碎片拼缀起来,恢复它本来的...
赵匡胤的几个结义兄弟,帮赵匡胤... "皇上,您这是何意?"王审琦捧着酒杯的手微微发抖,面色已经开始泛红。 "来,老兄弟,这杯酒你必须要喝...
原创 1... 前言 1948年6月30日下午,两辆黑色小轿车停到了弓弦胡同14号,车门缓缓打开,从中走出一位中年男...
原创 明... 在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个女人一台戏”,意思是女人一多,话就多了;而话一多,是非就多了,最后弄出了“...
原创 淮... 淮海战役时,国军的总司令是谁?本来应该是抗日名将薛岳的,因为薛岳在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就...
原创 明... 孙殿英在盗窃清东陵的时候曾说:“我这不是在盗墓,我这是报仇。”。因为在清朝入关的时候杀不少孙家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