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8年6月30日下午,两辆黑色小轿车停到了弓弦胡同14号,车门缓缓打开,从中走出一位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岁左右。
他头戴一顶凉帽,身着一件雪白的短袖府绸衬衫,手中轻轻晃动着折扇,不紧不慢地下了车,他就是大特务马汉三。
今日,他特地前来谒见毛人凤,一旁警卫见状,赶忙迎着马汉三一行人落座,并微笑地说道:
“诸位稍等,我马上去禀报局座。”
没一会儿,一群特务手持短枪冲了进来。马汉三愣住了,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一幕。
“不许动,举起手来!”
特务们厉声喊道。
马汉三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慌忙解释自己是奉毛人凤的命令来汇报工作的。特务冷笑一声说道:
“我们也是奉毛局长之令来逮捕你的,全部带走!”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他这个为国民党效力多年的特务会遭到逮捕呢?
军统“黑马”——马汉三
马汉三早年跟随着冯玉祥的西北军辗转北方各地,当时共产党员宣侠父也在西北军工作,马汉三曾在他的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
受到宣侠父的影响,他也曾参加过一些抗日救国的运动。不过后来中原大战,西北军被瓦解后,马汉三转投到戴笠门下,深受重用。
马汉三是非嫡系分子中,短时间内晋升最快的人。
当时戴笠的身边并没有多少北方的关系和势力,他的手下亲信大多都是南方人。
而恰巧马汉三之前在冯玉祥的西北军部队,累积了不少的人脉资源,这也是深受戴笠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汉三被戴笠称为“活字典”
,冯玉祥是行武出身,所以很是欣赏有学识才华的人,马汉三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还是学兵队里的学员。
冯玉祥大手下部分的将领都是从学兵队中提拔的,而马汉三这个人很是聪明能干,且记忆力惊人。
他可以准确地说出西北军中一些将领或者一些干部的出身、经历包括他们的政治倾向,给戴笠带来了很多重要信息。
马汉三的活动能力也是出类拔萃,他能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地,深入汉奸群中搜集情报,而又不被敌人察觉。
他的情报搜集能力之强,以至于一些难以搞到的信息也能被他一一掌握。
1940年,日本派出两名中佐特使高月保和乘兼悦郎来北平进行宣抚工作,戴笠命马汉三制定计划,将这两人铲除掉。
马汉三派出了麻克敌和邱国丰来行刺杀一事,两人在摸清他们的行动规律后,在11月29日上午,将高月保当场击毙,而乘兼悦郎虽未当场毙命也身受重伤。
这一事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立刻全城戒严,悬赏五万大洋捉拿刺客。日军挨家挨户地搜查,不准百姓上街买菜,对过往行人进行严格的身份证核查。
整个北平城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一时间人心惶惶。搜寻了很长时间仍旧一无所获。
这时,军统内部出现了叛徒,将刺杀一事全部泄露给日军
,日军根据叛徒提供的信息找到了麻克敌等人,将他们就地枪毙。
不巧马汉三的叔父此时来北平看望他,被日军直接扣押,在严刑拷打之下,他最终惨死狱中。
马汉三的前妻也遭受了关押之苦,而他们的女儿更是因为这场风波而丧生。马汉三也知北平待不下去了,只身逃往了重庆。
大肆敛财,镇压革命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多地成立了
专门处理汉奸问题的机构
,马汉三回到了北平,摇身一变,以军统北平办事处处长的身份负责调查这些汉奸名册。
这些汉奸们,大的小的,无一不心怀鬼胎。
知道总有一天会查到自己的头上,到时候免不了受一顿皮肉之苦关进监狱或者就地处决。
于是他们纷纷找到马汉三,通过巧舌如簧的自我辩解来洗脱罪名。
而马汉三则利用这个机会,疯狂地敛取钱财。
那些汉奸们,为了求得一命,纷纷献出了自己的金银财宝,希望用这些世俗之物来换取自己的苟延残喘。
马汉三欣然接受,他不仅将这些钱财用于打点关系,维护与权贵的利益交换,更将大部分据为己有,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快感。
而马汉三也不忘自己的主子戴笠,还给他送了十余箱的古玩,以表忠心。戴笠高兴归高兴,但对马汉三还是心怀戒心的,并不完全信任。
马汉三的风头一时无两,他的名声在民间却日益狼藉。
民众们对他的这种维护汉奸、狂收钱财的行为深感愤慨,纷纷指责他的贪婪无度。
起初,蒋介石对此并不在意,但随着舆论的愈演愈烈,他也不得不采取行动,命令手下将那些大汉奸逮捕归案。
为了自己在官场上的飞黄腾达,马汉三不仅将搜刮来的钱财用于各种利益交换,维护自己的权力关系,更是对革命势力展开了疯狂的镇压。
学生们多次发起游行示威,呼吁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但马汉三却派出大量的军统人员前往准备血腥镇压这些学生运动。
当时担任北平市长的何思源曾向李宗仁报告了此事,最终在马汉三才暂时停手,没有采取武力手段。
然而,他并未就此罢手,而是在深夜时分,派人潜入学生宿舍,将这些爱国青年抓起来严刑拷打的一番。
在1946年1月19日,国共签订《停战协定》时,叶剑英是中共代表,却遭到了马汉三的恶意中伤。
他聚集了大批的地痞流氓开始游街,大肆抹黑、污蔑共产党破坏谈判。
甚至还派人前往叶剑英的住处日夜监视,企图探取情报。这种行为最终被身边的警卫员发现后,马汉三才不得不收敛。
之后马汉三他们还破获了中共地下党的一部电台,不仅抄走了密码本,还将电台人员逮捕起来。在特务们的残酷酷刑下,
李政宣无法忍受痛苦,选择了叛变
。
他供出了大量的地下党员信息,其中包括
北平、保定绥署
等高级干部,波及范围广泛,导致天津、保定、西安等多地的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导致大量的地下工作者相继被捕,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马汉三也因此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拉帮结派,政治下的牺牲品
马汉三知道自己能在军统有一番作为全是倚靠着戴笠,但没多久戴笠乘坐飞机时失事身亡,马汉三在军统也就没了靠山。
他又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戴笠一死,靠山已失,他必然要再寻倚仗。
在戴笠死后,军统内部分为了三派。
一派是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一派是以毛人凤为首的浙江派;另一派则是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
马汉三本就与毛人凤不对付,在他看来,毛人凤没有什么实力,是一个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所以对于毛人凤他自是看不上。
反观郑介民的威望在军统中也仅此于戴笠,且又是黄埔军校的二期毕业生,也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马汉三认为投靠郑介民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而郑介民此时也刚被调到北平,正是需要扩展自己势力的时候,马汉三的出现,对于彼此都有利,两人各取所需,不谋而合。
为了紧紧抱住郑介民的大腿,他将自己当时大肆敛财得到了钱财给郑介民送了很多,而且还
帮他修了一座豪华公馆
。
不仅如此,他也极力讨好郑介民老婆,在郑介民老婆柯淑芳来北平时,他下令手下的干部家属的主要工作就是陪柯淑芳游玩,甚至在打牌时也会故意输钱哄取开心。
郑介民在北平期间的花销基本上都是由马汉三负责,被哄得开心了,自然也会受到好处,
1947年时马汉三就担任了北平特别市民政局局长。
在竞选“立发委员”时,毛人凤曾让马汉三为自己的姘妇刘秋芳拉票,但刘秋芳是个恶贯满盈的人,常常带着打手敲诈勒索。
马汉三对于毛人凤和刘秋芳的关系很是不齿,自然不会为刘秋芳拉票,不出意外地刘秋芳落选了,毛人凤对此也很是生气,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政治的游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黑白是非,而是充满了变数和反转。他没有料到的是,郑介民垮台。
他虽看不上毛人凤,但毛人凤在军统中笼络了不少人心,再加之他是戴笠的小同乡,又是蒋介石原配毛氏的宗亲,所以蒋介石对毛人凤是很信任。
在蒋介石的暗中推动下,毛人凤将郑介民排挤出了军统系统。
马汉三眼见自己的靠山又没了,只能又向毛人凤靠拢,给他又送去了一些珠宝表示自己的衷心。
但毛人凤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他很清楚马汉三跟郑介民之间的关系,且马汉三还给郑介民修了豪华公馆,马汉三给自己送的这点“小礼”根本不值一提,对于马汉三的示好也就不予理睬。
毛人凤还派亲信收集马汉三贪污的证据,这一查,查到了马汉三私下成立的
“建国力行社”
,人员高达五十多名,而这个社成立的主要目的
拥郑反毛
。
毛人凤很是气愤,但这些还不够。恰巧此时进行国民党总统选举,李宗仁和孙科相争。
蒋介石极力为孙科拉票,马汉三却反其道行之,暗中与李宗仁拉进关系,为李宗仁拉票。
最终结果孙科落选,而李宗仁当选副总统。蒋介石对于马汉三的这一做法很是愤怒,毛人凤见时机成熟,正是将马汉三除掉的时机。
便将搜集来马汉三贪污的证据也一并呈上,蒋介石命毛人凤将他扣押查办。1948年6月30日下午,马汉三奉命来到毛人凤家汇报工作。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等来的却是一群手持短枪的特务。
“不许动,举起手来!”
特务们厉声喊道。
马汉三慌忙解释自己是奉毛人凤的命令来汇报工作的。特务冷笑一声说道:
“我们也是奉毛局长之令来逮捕你的,全部带走!”
就这样,马汉三一行人全部被扣押押往了南京,关押在一所秘密监狱里。
9月27日,马汉三被毛人凤秘密处决。
结语
对于马汉三的死,当时各大报纸给出的说法是他大肆敛财、贪污惹恼了蒋介石,才被处决的。但实际上,真正导致他悲剧结局的是他对权力的盲目追求和对派系的摇摆不定。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他当时选择投靠李宗仁,与蒋介石的想法背道而驰,这才是他被处死的真正原因。
马汉三为国民党效劳多年,最终却死在自家人手中,不免令人唏嘘。
参考资料
军统干将马汉三之死.《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