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101卷!孝宗穆皇帝下
太和二年(丁卯,公元三六七年)
原文:秦王坚闻恪卒,陰有图燕之计,欲觇其可否,命匈奴曹毂发使如燕朝贡,以西戎主簿冯翊郭辩为之副。燕司空皇甫真兄腆及从子奋、覆皆仕秦,腆为散骑常侍。辩至燕,历造公卿,谓真曰:“仆本秦人,家为秦所诛,故寄命曹王,贵兄常侍及奋、覆兄弟并相知有素。”真怒曰:“臣无境外之交,此言何以及我!君似坚人,得无因缘假托乎!”白暐,请穷治之,太傅评不许。辩还,为坚言:“燕朝政无纲纪,实可图也。鉴机识变,唯皇甫真耳。”坚曰:“以六州之众,岂得不使有智士一人哉!”
我们常说“一人定国,一人亡国。”
在一个组织集体中,领头人竟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一头狼领导着的一群羊,其战斗力远远强于羊领导着的一群狼。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领头人的组织能力以及他的决心和毅力。
慕容恪具备这个素质,所以有他在,邻国不敢对燕国动心思。
皇甫真表现的决心、胆识,说明他也具备这个素质,但是他不在重要的岗位上,对燕国没有把握能力,所以苻坚才有胆量打燕国的主意。
自古英雄识英雄
,慕容恪知道慕容垂有镇国的能力,慕容评就识别不出来慕容垂的能力,甚至慕容评可能也识别不出来自己其实不行。慕容恪一死,燕国就没人了(其实是有,比如皇甫真,但是不在重要岗位上,基本等同于无人),所谓“一人定国,一人亡国”就这个意思。
原文:曹毂寻(顷刻,不久的意思)卒,秦分其部落为二,使其二子分统之,号东、西曹。
古代推恩令的翻版。
原文:荆州刺史桓豁、竟陵太守罗崇攻宛,拔之。赵亿走,赵盘退归鲁阳。豁追击盘于雉城,擒之,留兵戌宛而还。
因为赵亿叛国丢失的宛城,时隔半年后,东晋又夺了回来。
备注:
雉城:位于河南省南阳
原文:秋,七月,燕下邳王厉等破敕勒,获马牛数万头。
燕国继续削弱敕勒。
原文:初,厉兵过代地,犯其穄田;代王什翼犍怒。燕平北将军武强公埿以幽州兵戌云中。八月,什翼犍攻云中,泥弃城走,振威将军慕舆贺辛战没。
九月,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京口。
郗愔的儿子郗超是桓温的心腹,不知道这个任命是不是有这层关系的因素。
原文:秦淮南公幼之反也,征东大将军、并州牧、晋公柳、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双,皆与之通谋。秦王坚以双、母弟至亲。柳,健之爱子,隐而不问。柳、双复与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武谋作乱,镇东主簿南安姚眺谏曰:“明公以周、郡之亲,受方面之任,国家有难,当竭力除之,况自为难乎!”廋不听。坚闻之,征柳等诣长安。冬,十月,柳卯据蒲阪,双据上邽,廋据陕城,武据安定,皆举兵反。坚遣使谕之曰:“吾待卿等,恩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征,卿宜罢兵,各安其位,一切如故。”各啮梨以为信。皆不从。
五公屡屡反叛,苻坚总是宽容,也许就是苻坚的宽容助长了他们的骄狂之心。
原文:代王什翼犍击刘卫辰,河冰未合,什翼犍命以苇纟亘约流澌。俄而冰合,然犹未坚,乃散苇于其上,冰草相结,有如浮梁,代兵乘之以渡。卫辰不意兵猝至,与宗族西走,什翼犍收其部落什六七而还。卫辰奔秦,秦王坚送卫辰还朔方,遣兵戌之。
保留刘卫辰,就跟保护别国的流亡政府是一个意思。派兵护卫,意思就是刘卫辰是我的人,你要是敢动他,那就试试。
原文:十二月,甲子,燕太尉建宁敬公阳骛卒。以司空皇甫真为侍中、太尉,光禄大夫李洪为司空。
阳骛去世。
燕国老一代精英逐渐凋落,新一代精英没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