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思想家陈亮说:“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淮阴侯韩信,在辅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最终却惨死宫中,让历朝历代的史学家都感到叹息。
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去平定,韩信却没有跟从,而是打算跟陈豨里应外合。不料消息走漏,吕后得知一切,与萧何密谋,骗韩信说刘邦已经得胜归来,让他入宫庆贺。于是韩信最终死在长乐宫,死于吕后之手。
这也为吕后的狠毒添上了一笔记录。在后世,人们常常把吕后和武则天并称为“吕武”,作为女子的反面教材。其实,吕后比韩信冤多了。首先,吕后与韩信有什么仇怨吗?没有,吕后是刘邦的皇后,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顺了刘邦的心思。
吕后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史书记载,公元前197年,刘邦想要废太子刘盈,召集大臣们开会。显然,刘邦的心思并不是忽然起的,他早就想改立小儿子刘如意。面对年轻美貌的戚夫人威胁,吕后能做什么呢?她只能为刘邦、为自己、为儿子做些实事。
假如韩信谋反成功,不要说吕后,所有跟刘邦相关的人,都逃脱不了厄运。而韩信被逼到这一步,是吕后所为吗?更没有,从始至终,忌惮功臣的人,只有他的夫君刘邦。当年韩信来到刘邦身边,被拜为大将,为刘邦的集团增加了巨大实力。
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刘邦却对他产生了怀疑。韩信谢绝了武涉、蒯通等人的游说,不忍心背叛刘邦,认为自己功劳大,刘邦不会如何。显然韩信的想法太天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汉朝建立后,韩信就不再是功臣了,而是威胁。
或许刘邦能够战胜项羽,成为皇帝,就是因为他想得比项羽更深,也更加无情。实际上,韩信和吕后二人,都是陪着刘邦走过最艰难时期的人,只不过吕后比韩信幸运一些,因为她手里没有兵权,不会被刘邦那么忌惮;同时,吕后又比韩信更加不幸。
作为糟糠之妻,吕后在刘邦即位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反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她没有韩信的实力,没法反叛赌上一把,只能整天想计谋,保住自己和儿子的未来。一天到晚生活在胆战心惊中,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很难理解。
所以,吕后能不杀韩信吗?不杀他,死的就该是自己了。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把吕后从懵懂少女变成狠毒妇人的,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