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大臣,但皇帝一不高兴身边的大臣就可能被下大狱,择日杀头了。在朱元璋执政的32年里,被杀掉的大臣多达数十万,连拥有“免死金牌”的开国功臣也未能幸免,可以说朱元璋是“猛虎中的猛虎”。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与他的成长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1328年的一个夜晚,一为小名“朱重八”的婴儿呱呱落地,因为在家族之地中排行老八,因此而得名,朱重八就是朱元璋,当时的朱元璋不过是一个贫苦家庭中的普通孩子。
朱元璋家实在是太穷了,穷到连口饱饭都吃不上,不得已朱元璋从小给当地一名地主家放牛,不为别的只为活下去,可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有的时候也是奢侈的。
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紧接着又是瘟疫,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朱元璋家里没有棺材,连块地都没有。好在邻居刘继祖借了朱元璋一块地,朱元璋和二哥找了几件破衣服这才将父母大哥安葬了。
此后朱元璋又到皇觉寺做了行乞的和尚,好几次差点要饿死在路边。朱元璋把自己所有不幸的经历,都怪在昏庸腐败的元王朝头上,包括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朱元璋无不恨之入骨。
朱元璋称帝之后,便立下了一条规则:“凡贪污的数额超过30两,便问斩。”朱元璋的严苛程度让百官瑟瑟发抖,稍有差池可能就要掉脑袋了。有一会连一名御膳房的厨师都差点掉了脑袋,还好他头脑机智,保住了一命。
在《前闻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故事,有一天朱元璋和马皇后在一块吃饭,突然吃着吃着朱元璋在自己的碗里发现了一根头发。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朱元璋是一个很挑剔的人,他认为这是御厨不够用心,这次是头发下次是毒药怎么办?
朱元璋于是找来了负责御膳房的光禄寺卿,这位光禄寺卿也吓得瑟瑟发抖,随即便去找来了负责这道菜的御厨。
御厨上殿之后,朱元璋大声的质问这是怎么回事?御厨却表现得比光禄寺卿要淡定的多。他脱下了自己的帽子,随后对朱元璋说了6个字:“非发也,乃龙须”意思是说这并非微臣的头发,而是真龙天子您的胡须。
朱元璋看了看眼前的光头,然后又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果然揪下了几根。一想到自己误会了一个御厨,也是蛮不好意思的,于是不仅没有怪罪御厨,还给他升了官。
从这件事上来看,御厨确实是一个机智的人,而且遇到事情不慌,能够及时的做出思考和反应,确实称得上是一个有胆识的人。不过另一方面,朱元璋并非是一个完全不讲理的暴君,否则只怕这名御厨也难逃责罚。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