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捡漏”我脑海中马上就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北宋的思想家王安石,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王安石变法”。
这里要说的是王安石少年时期 ,有一年进京赶考,王安石走了好长的一段路人困马乏,所以他就暂住在舅舅家里,在家里闲着也无聊。没事他就上街上去溜达,他路过一座好大的门楼特别的气派 ,王安石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但是让他诧异的是,门口只贴了 一幅对联的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 虽然饱读诗书十几年 但是这副对子 他一时半会怎么也想不出来, 急得他直跺脚。
他其实就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结果这个大脑有点不听使唤呀,正当他发愁之际,从大院里出来一个老管家,他毕恭毕敬的告诉老管家, 这副对子他想不出来,只见老管家微微一笑说:这这上联,挂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 ,也没有人能对的出来,老管家告诉他, 这这大院的主人是一个 姓马的员外,马员外 有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儿,这是对对联招亲,谁要把下联对出来,马员外就把女儿嫁给他 ,马员外家里有钱 ,就是想给女儿找一个有文化有品味的好郎君。
只可惜挂在这里多日了, 没有一个人给出答案,所以只能降低要求,让老管家看哪个小伙子气宇轩昂便亲自面谈一番,在做定夺。王安石一想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他心说: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进京赶考 ,没想娶媳妇呀,所以他就趁老管家不备, 匆匆的逃跑了。 话说王安石来到考场,三下五除二就把卷子写完了,他交卷以后 ,主考官看小伙长得相貌堂堂, 气宇不凡,就想试试他的现场作答能力 ,便给他出了一上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 心想这个上联怎么这么熟悉啊,在大脑飞速运转之下 他马上想到老员外门口的那个上联,于是他果断应对: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
主考官听了 对王安石赞不绝口,不久后王安石金榜题名 ,高兴的回家去,然后又路过老员外外的门口,碰到老管家之后,他马上把主考官考他的那副上联儿对上: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 老管家一听特别高兴 ,马上带着王安石去面见马员外,马员外见王安石长得仪表堂堂,而且又如此有才华 马上高兴的 把宝贝女儿许配给他,他搬运的这幅下联 不但让他走上了仕途 ,而且还迎娶了白富美,真可谓是“捡漏”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