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监给光绪穿寿衣准备后事,光绪却突然挺身起来,慈禧:不穿算了
创始人
2025-08-21 18:06:13
0

前言

提及慈禧这个名字,时光沧桑间仍然能激起历史的波澜。晚清政府在她的影响下,犹如风雨飘摇的巨大建筑,摇摇欲坠。贪官污吏的腐败现象在她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迅速崩溃。

光绪皇帝,那位怀揣鸿鹄之志的年轻君主,对于维新变革充满期待。然而,在慈禧太后的严密控制下,他的雄心壮志终究难以绽放。慈禧太后的干预,使得光绪帝的梦想成为泡影,他英年早逝,年方36岁。

更加让人瞩目的是,光绪帝居然比慈禧太后还早一天离开人世。这位年过七旬的太后,竟然长寿过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皇帝。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光绪帝竟然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未穿寿衣就下葬的皇帝。这一切到底发生了什么?

幼年颠沛,上位为帝

光绪帝,字载湉,明命之年出生于紫禁城中。父亲是他的同父异母兄长同治帝的叔父——醇亲王奕譞。母亲是格格瓜尔佳氏。光绪帝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跟随父亲的正室养育。小光绪性格内向,喜读书,又因失去双亲的颠沛流离,很少露出真切的笑容。

1875年,同治帝病逝,时年仅19岁。这让整个清廷都大吃一惊,传言甚嚣尘上,无一不是病情过于诡秘和蹊跷。像往常一样,慈禧太后再次挺身而出,出人意料地立4岁的光绪帝为帝,自己则摄政。

如此年幼的光绪帝能继承这清朝江山实为侥幸,慈禧太后立他的意图并不单纯。她像慈母一样照看光绪帝,却又像鹰隼一样,时刻监视自己这只“金丝雀”的一举一动。

她让大儒翁同龢当光绪帝的老师,每天亲自旁听考课,并安排许多文武大臣轮流监督这位幼主的一言一行。她明白,要锻造一位合格的皇帝,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他果敢而内敛的性格。

慈禧太后像慈母一样地精心呵护这位4岁的幼帝,可她的爱中却掺杂了太多算计。她需要一个听话的傀儡,一个自己能够牢牢控制的帝王。她决不能再让皇帝有机会夺走她的大权,像她的另一个侄子——同治帝那样。

同治帝年仅19岁就猝然离世,传言说他是想收回内阁大权而遭到毒手。慈禧太后的权力欲望已经膨胀到难以掌控的地步,她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皇帝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她必须把年仅4岁的光绪帝培养成自己完全控制的傀儡。

从母子之情到势同水火

随着光绪帝逐渐成长,他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是慈禧太后的傀儡。他想亲政理事,改革清政,使这个积弱已久的国家重新焕发出生机。

他意识到,慈禧太后越来越虚弱迟钝,再由她执政只会让大清继续衰落下去。他要亲自掌舵,开启新局面。

1889年,经过慈禧太后的首肯,光绪帝正式亲政。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推行“康梁变法”,引进西方先进理念,推动百日维新运动。

可是他的变法步子迈得太大太快,不仅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也让慈禧太后感到不适应和心慌。她深知这位年轻的皇帝脾性不定,难以掌控,强行改革很可能闯祸。

起初,光绪帝执政的第一个月里,慈禧太后还乐得清闲,终于可以脱下朝政的重担,享受隐退生活了。然而很快,她就察觉到,新上任的年轻皇帝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改革这个积弱的大清帝国。

他不断采用西方的先进思想,试图学习借鉴强国的经验治国。慈禧太后起先还能忍受光绪的种种举措,因为她深知国家确实到了万马齐喑的时刻,非变法不可。

但是光绪帝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激进与无序。各种新思潮和新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老臣们来不及适从,也让慈禧太后无法承受。

她终于意识到,这个不受约束的年轻皇帝迟早有一天会把这个国家带上歧途,最后走向灭亡。

处心积虑置于死地

被软禁的光绪帝整日郁郁寡欢,他万分痛恨自己的太后,也痛恨亲信们的背叛。他不明白,自己明明一片苦心孤诣,想要挽救这个国家,却遭遇如此下场。他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终究没有实施,因为他还抱有一丝希望。

与此同时,年事已高的慈禧太后也隐隐感到寿命将尽。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死后,这个腹背受敌的光绪帝反扑回来,翻盘称帝。

于是她着手准备光绪帝的后路,先是选定溥仪作为储君,然后派太监给奄奄一息的光绪帝穿上寿衣,准备就地安葬。

被软禁后的光绪帝整日郁郁寡欢,他看遍房间里的每一本书,无数次地翻来覆去思索改革失败的原因。他懊恼自己的莽撞与孤陋寡闻,也恨那些两面三刀的大臣小人。

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他痛苦地质问上苍,自己身为一个君主,究竟做错了什么,要遭遇这样的命运。他曾经多么地爱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可最终却被派系利益和官僚主义所败。

这种无力感日渐摧残他的意志,让他产生了结束生命的念头。但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因为他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出江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就在这时,慈禧太后已经精疲力竭,她意识到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人世,最大的隐忧就是死后这位被软禁的光绪帝重掌大权。

为了自保,她做了最后的安排——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储君,然后让太监将光绪帝置于死地,准备就地草草安葬。

立志变法的梦想成泡影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由母子之情最终反目成仇,让人不免唏嘘和扼腕。他们本可以携手一起寻求清朝的新生与强盛,可最终走到了对立面。

更让人痛心的是,光绪帝一片忧国忧民、想要振兴大清的心愿,最终成了泡影。在他去世后的短短四年时间里,这个存在了近300年的帝国就此灭亡了。

也许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朝中圣主贤相难期,兴衰存亡由人定。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这出恩怨情仇剧,成就并毁坏了他们各自,也成就并毁坏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如果没有那场悲剧性的政变,慈禧太后与光绪帝本可以携手合作,一起为大清的新生奋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他们走到了对立面,导致了变法运动的失败和清朝的终结。

光绪帝勃勃的政治抱负与雄心壮志,都化为苍白无力的泡影。他无比痛恨造成这一切的慈禧太后,以及那些阴险狡诈的朝臣。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再也回不到从前。短短4年后,这个存在300余年的帝国,就在内忧外患中崩溃瓦解,一去不复返。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2金1银2铜!我区高校在全国大... 近日,第23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黄石市落幕。我区多所高校学子凭借出色发挥斩获2金1银2铜及多个前...
原创 刘... 提到汉朝,我们通常会想到这是一个经历了29位皇帝,存在了407年的长寿王朝,虽然中途出现了短暂的动乱...
原创 唐... 引言 “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在唐朝以前,日本处于未完全开化状态,在我们大唐眼中就是一个蛮荒之地...
原创 原...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个好的地理环境能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很多优势,因此在中国古代,兵家们都想得...
原创 阿...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让人铭记。1867年,俄罗斯帝国将广袤无垠的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的价格...
原创 朱... 朱元璋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位开国皇帝,时至今日,人们对朱元璋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朱...
古代去一次青楼要花多少银子?折... 在当代人的视角中,我们通常认为“青楼”是普通人无法进入的场所。 然而,从历史角度来看,青楼并不是如今...
原创 辽... 在首博这一组狩猎木俑中,右边人物则是扛着一只短尾野猪之类的四蹄小型野兽。同时,这个右侧人物腰部左侧,...
原创 历... 军事和政治永远是不分离的交叉线,有句话说得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因此真正的善战者不仅应该懂得如何...
原创 金...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建造的金字塔坐落在尼罗河畔的大金字塔被公元前1世纪西西里的狄奥多洛斯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