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举制度,肇始于汉,隋唐以后逐渐完善,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会试和殿试;殿试第一名者为状元。福州人第一个高中状元者为晚唐时代的
沈崧
。
沈崧,字吉甫,闽县人,唐乾宁三年(896年)进士第一。五代时投吴越钱镠,为镇海军掌书记,迁检校兵部尚书,后拜丞相。
宋朝福建文化突飞猛进,据有资料可査者,福州籍的状元有七人。他们是许将、黄璞、郑性之、陈诚之,(这四个都是今闽侯县人)以及永泰县的“一县三状元”中的萧国樑、郑侨、黄定三人。特别是永泰这三人,是从宋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1172年)的七年之间,连续三届夺魁,即全国连续三届的状元都被永泰县包揽了,这真是科举史上的奇迹,千秋文坛佳话。
到了明代,福建全省共有状元11人,其中福州府属的就占了6人。他们是:陈安,闽侯人,洪武三十年(1397年)会试进士,廷试第一名状元。但当年有人告主考陈三吾私于乡谊,大江以北,无一人登第。帝大怒,陈安及试官均下狱,虽一度赦回为鸿寺司赛。后又因言触帝受诛。
陈谨,闽侯人,字德言,号环江,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廷试第一状元。授修撰,官至右春坊右中允。后丁父忧回乡病卒。
马铎,长乐人,字彦声,一字梅岩,永乐十年(1412年)殿试第一,授修撰,一生存诚无欺,自奉俭约,素济人急。二十一年卒于官,享年五十有六。
李骐,长乐人,字德良。本名李马,为马锋之弟。父死后,遗腹随李氏养父,以名“李马”作纪念。登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第一。成祖见其名不雅,亲书“其”字于“马”旁,故改名李骐。授修撰,廉谨不息,事亲极孝。母讣至,扶疾奔丧,抵家甫月余亦病卒。
翁正春,侯官人,字兆震,号青阳,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卒年七十有四,谥文简。
龚用卿,怀安(后归闽侯县属)人,字明诒,号云冈,嘉靖五年(1526年)廷试第一,授修撰,迁左春坊右谕德,兼侍读,擢南京国子祭酒,不久以病乞归,卒年六十有四。
清代福建全省只有三个状元,其中福州籍占了两个:
林鸿年,候官人,字勿村,道光十六年(1836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后授云南临安府知府,累迁云南巡抚。晚年回闽,掌正谊书院十余年,卒年八十一。
王仁堪,闻县人,字可庄,光绪三年(1877年)廷试进士第一,授修撰。曾为江苏镇江知府,政声卓著,后调苏州知府。惟英年早逝,卒时四十有五。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