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
最近又有新发现
“新发现文物线索”再+1
这次是金马寺小学主教学楼
金马寺主教学楼老照片。
目前
工作人员已进行了现场勘探
后期将持续开展相关调查登记工作
这座教学楼凭什么能纳入?
金马寺跟金马有关吗?
小编现在带你去实地打探一番
沿着领事巷一路向下,进入山城巷步行约2分钟,拐进左边的院子便到了。略显斑驳的白灰色外墙搭配棕色的门窗,再配上红色字迹的店招门楣,历史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据了解,金马寺小学主教学楼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山城巷66号,始建于20世纪初期,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为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双坡顶房屋。教学楼大门位于主立面中轴线上,左右完全对称,两层均开高大的木框玻璃窗以满足教室采光。
渝中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金马寺,有一个民间传说,“金马寺无金马”。相传早年间,长江边上的峭壁上有个天然大石洞,不知何人在石洞中立有石马。后来,有一位得道高僧云游至此,在洞中住下。
有一天,他化缘归来,发现通往南纪门的石板路上有许多马蹄印,四处寻找却始终不见马的踪影,心中十分疑惑,暗忖是什么马能在石板路上踏出蹄印来?
入夜后,高僧梦见有一金马从洞中奔出,惊醒后发现原本立于洞中的石马也不翼而飞。此事传出后,就有许多乡民前来烧香拜佛,一时间香火旺了起来,后来有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取名“金马寺”。
重庆开埠后,许多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其中以法国、英国为主。在经济上,传教士虽然一定程度上充当着西方侵略者的帮凶,但不可否认他们也为当地兴办一些社会公益事业,金马寺小学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02年修建的教会学校。此后,该校办学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因教学资源调整,这处小学才停办搬迁,原教学楼空置。
近年来,随着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的打造,金马寺小学旧址保留了整体格局和建筑风貌,经过外墙结构修缮加固,内部空间改建后,重新面向市民、游客开放。
如今,这里开设了文创产品店、重庆老物件展示店,同时还引进了非遗项目“荣昌夏布”,继续讲述着重庆故事。每年都有不少在这里求过学的学生们回来参观、游玩。
“金马寺小学承载了一百多年重庆老城历史,在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证了重庆开埠后西方传教士兴办社会事业的历史背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该教学楼的主体结构、建筑风貌得到较好的保护,是上世纪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总编辑/丁政义
副总编/余满生 责编/宋国萍
记者/黄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