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时,商朝“帝”与周朝“天命”差异在哪?
创始人
2025-08-21 22:04:04
0

“西南可获朋,东北则失朋,安于正固则吉。”《周易・坤卦》起始之语,意涵隐晦。自小听到这话就满心疑惑,东北人性格豪爽且重视情义,怎会有“失朋”一说?查找相关资料后,发现学者们的看法并不相同 。

在展开思考之际,《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让人浮想联翩。武王兴兵讨伐商纣,彼时商朝的核心区域安阳与朝歌位于河南和河北的交界地带,而周人则地处陕西。《周易》乃是周文王占卜的言辞,这是否意味着东北的商人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周人深得人心,讨伐商朝乃是顺应上天的旨意呢?

对李硕所著的《翦商》展开深入研读后发现,该书提出一种观点,即《周易》的爻辞乃是周文王在谋划灭商期间进行占卜的记录。其中不少言辞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反叛倾向,而且“利涉大川”这一表述多次在其中出现。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周人在进军过程中确实需要跨越众多河流 。

商朝:占卜与残酷祭祀

相较于周文王进行的占卜活动,商朝贵族对占卜更为热衷。无论是征战、打猎,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他们都会借助占卜来寻求指引。他们通过观察骨头灼烧后产生的裂纹以及木棍随机呈现的结果,将其解读为“帝”所给予的启示,并把这些内容记录在甲骨之上 。

若长时间处于贪婪、恐惧以及孤独的状态之中,人往往容易对超自然力量产生依赖。商朝的统治者便是典型例子,为了能够得到“帝”所赐予的祥瑞,甲骨文中有着众多关于人祭习俗的记载 。

商朝时常将西部羌方部落的民众予以活捉,将其内脏掏空,把这些人制成肉干,或者进行炖煮以及烧烤等处理,以此用于祭祀以及食用。

商王会以“帝武丁”等名号自称,将自身视作“帝”的化身,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与“帝”交流沟通之人。为稳固统治,商王在内部推行通婚举措,对待外部则采取残酷杀戮手段。从考古发掘出的商代遗址祭祀坑中,满满都是骨架。

姬周部落:从依附到反抗

西部的姬周部落与商朝在活人祭祀方面关联极为紧密。在先秦时期,并没有“姬昌”这类称呼。“姜”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在甲骨文中乃是“羌”的变体,而羌是活跃于陕西地区的游牧民族。在甲骨文中,羌人女性名字后面常常会缀上“某姜”,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另一方面也方便商朝将其抓捕,使之成为奴隶以及生育的工具 。

姬姓部族的女性始祖姜嫄或许是羌族人,姬姓一族归附商朝后,帮忙捉拿羌人,随后在宝鸡周地获封成为封伯,其首领的氏便成了“周氏” 。

周推翻商统治后,分封了众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姬姓。然而,他们多以郑氏等作为氏,姬姓反而不多见。秦、赵两国的国君都是嬴姓,其氏分别是秦氏、赵氏,秦始皇实际上应被称作赵政 。

虽姬姓周人对商朝有所依附,但他们同样也是祭祀的对象。姬昌与伯邑考曾被囚禁于朝歌,伯邑考甚至被制成肉饼。也许在那个时候,周文王已然掌握了商朝占卜的关键技术,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他在暗中筹谋着灭掉商朝,频繁开展占卜活动,并得出“帝”会庇佑他完成灭商大业的结论 。

姬昌靠佯装愚笨获得纣王的信任从而得以获释,他在与商朝的高层有所往来时,察觉到纣王一味注重征伐征服,却对家族间的友爱之情毫不在意,这使得他的兄长启、亲生儿子武庚,还有丞相比干、王叔箕子,都心生不满。

在武王兴兵讨伐纣王之际,纣王的亲族纷纷临阵倒戈。此前姬昌返回陕西后,便与羌人中的姜姓部落缔结同盟。姬发不仅迎娶了姜太公的女儿邑姜,还积极联络那些曾遭受商朝欺压的部落。至此,纣王的统治已然岌岌可危。

武王伐纣:周朝的建立

周文王具备建立新王朝的实力,可惜心愿未了,便将使命传承给了姬发。然而周武王生性胆小,据《逸周书》记载,书中有诸多以“寤”命名的篇章,从中可见他忧虑难以灭掉商朝,还担心秘密计划被泄露,又害怕商朝得到“上帝”的护佑。其弟弟姬旦对他加以安抚,表示“帝”更重视“德”。

紧接着,周武王举起手臂大声号召,其部族以及商朝的贵族反叛者纷纷响应。在距今3000年前,牧野之战拉开帷幕,商朝都城朝歌被攻破,商纣王选择自焚而亡 。

然而,周武王并未彻底摒弃商朝的思维模式。他宣称“上帝”之所以选择周人,是因为周人的祖先后稷培育出了用于祭祀的谷子。虽说不一定非要用活人祭祀,可他还是将那些忠于商朝的武将和贵族煮杀后用来祭祀“帝” 。

他将武庚分封,并派遣“三监”加以监视,可即便如此,依旧每日难以入眠,忧虑“帝”会给予商人支持。在灭掉商朝三年之后,周武王离世,周成王登上王位,由周公旦代行国政 。

周武王离世之后,“三监”伙同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将这场叛乱平定。周公旦察觉到必须消除商朝的“帝”信仰,同时废止活人祭祀。于是,商朝停止了人祭行为,史书中有关活人祭祀的记载也变得罕见,商朝的先祖被加以美化,“帝”的概念被“天命”所替代 。

姬姓的周王作为“天命”的践行者,姜姓群体等属于合作方,那些认可“德”的商朝贵族同样能够跻身统治阶层。天下的土地被分封给姬姓诸侯,而姜姓等的后人则被分封到偏远区域 。

周公旦觉得人存在等级之分,然而人祭这种行为不可取,各个等级之间应当彼此仁爱、互相尊重,只要接纳“德化礼治”,便是华夏诸侯。这种“以仁德对待他人、倡导人人平等”的观念十分宝贵,而那种摒弃对神灵过度依赖、注重人道的理念更是难得一见。

思想传承与文化演变

在春秋时代,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开始崭露头角,其期望重现周公旦所处时代的制度。孔子“爱人”之类的理念传承了周公的思想,“将他人视作真正的人”这一观点在当时堪称珍贵的思想精髓 。

随着时光的流转,商周之战在民间的道教信仰里被演绎成了阐教和截教之间的争斗。在《封神演义》当中,人物受封封神,周武王终结了“灵气爆发”的时代 。

孔子对商周之间的差异作出评价,其认为商朝尊崇鬼神、倚重惩罚,与民众关系疏离,这导致人们肆意放纵且毫无羞耻之心;而周朝亲近民众、注重忠诚,以爵位进行赏罚,然而这种做法容易让百姓和贵族变得狡黠虚伪。

后世朝代在政治上借助法家思想强化等级秩序,同时大力宣扬仁爱道德理念,这使得既得利益群体常常凭借道德的旗号来满足一己私欲。在魏晋时期,人们往昔对天命道德怀有的敬畏之心,已被“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一观念所替代。彼时,道教蓬勃发展,佛教也广泛传播,并且融入到商周革命相关故事当中,像哪吒这一形象的演变便是例证 。

在《封神演义》里,李天王变成了压迫子女的大家长形象,哪吒自杀这一情节演变成了对父权掌控的抗争。然而在以封神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批判的意味有所削减,甚至还有人对商朝的丛林法则表示推崇。

以人偶来取代活人进行殉葬,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进步,然而孔子却对此发出诅咒。这是因为只要内心存在那种“吃人”的心态,恶念就绝不会消失。孔子的先辈乃是宋国的贵族,其家族起源于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尽管历经了盛行活人祭祀的殷商王族时代,但这并没有阻碍孔家的世代延续,而孔子更是成为了孔氏家族被尊崇的始祖偶像 。

不管是商人所尊崇的“帝”,亦或是周公、孔子等人,皆成了人们用以寄托欲望的偶像。人们把自身的情感投注于这些偶像之上,而它们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实际上,真正的道路,始终得依靠自己去探寻。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时期,五台山僧人的送供活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五台...
原创 刘... 周、刘是我国的两个大姓,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截止于2022年底,我国刘姓占汉族比例的5.38%,而周姓...
原创 咸...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大权都掌握在老佛爷慈禧手中,同治皇帝登基的时候,两宫太后慈禧和慈安同时垂...
原创 孝... 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
原创 原...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现实当中,因为女性的体制问题,很难承受战争的残酷。 因...
人气花洗白遭警告?贾乃亮辟谣去... 小仙女们,晚上好! 烧脑时间开始,交白卷的小仙女们,可以围观一下评论啊,真相帝往往就隐藏在其中! 人...
原创 刘... 东汉末年,天下出现了很多的势力,这些人无一不想争霸天下。在曹操铲除了袁绍的势力之后,在南方还有张绣、...
【改进文风大家谈】让文章短下来 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历来是我们党倡导的优良文风。毛泽东同志1942年就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严肃...
原创 原... 南宋思想家陈亮说:“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