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后,为何没人愿意娶漂亮的宫女?说了你可能都不信
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总会翻滚着许多细小沙砾,他们之中有的人被裹挟着推动着高歌向前,有的人被浪花推向岸边、永远抛弃。名留青史、为人传诵的永远是少数人,更多的是被大浪淘去的泥沙,默默无闻。今天要讲的一群人就是这些被抛弃的泥沙中的一小部分,她们就是我国封建统治末期,甚至清朝灭亡之后,被遗留下来的宫女。我们很多时候都只关心了大人物的命运和悲欢,小人物、无名氏的生死似乎只是一个数字的累积。清朝灭亡,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都历经了种种心酸,那么清朝皇宫里的那些不知名的宫女又将面临何种不幸?
当时袁世凯为了和平地进行政权地更迭,于是给了清朝皇宫不少优渥的条件和保证,比如可以承诺可以选择出宫,也可以选择继续生活在宫里,虽然不再享受朝廷俸禄,但民国政府还是每年会给予一些抚恤金,保证基本的衣食无忧。但那点微薄的抚恤金哪里能和大清王朝地皇宫里享受地高额俸禄相提并论,并且即便是宫女太监,他们之中很多人也是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的,那点抚恤金哪里够用,就更别提皇宫里的皇帝、妃嫔之类的主子了。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为了缩减开支,溥仪决定精简人员,遣散部分不重要不必要的宫女。
宫女被遣散出宫首先要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她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深宫大院里带了数十年,根本不了解不适应当时社会混乱的现状,而且她们一生学习的就是如何侍奉主子,其余的也不会,更不用说什么生存技能了,想混口饭吃都显得十分艰难。民国政府也有考虑到这一点,于是每个宫女都会给予一些补贴,让她们在短时间内不至于被饿死。但那点补助对于她们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因此对于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宫女而言最好的生存方法就是找一户人家嫁进去。但事实上,即便是普通人家,也很少有人愿意娶这些漂亮的宫女,而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年龄太大。虽然不少宫女在被遣散出宫的时候也就二十多岁,在我们今天看来正值青春年华。但在早婚早育的古代,女子十五岁就可以嫁做他人妇了,二十多岁的时候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实在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几乎没有人家会明媒正娶回去当老婆。于是有人就说可以娶回家当小妾,其实也不一定,大部分男性娶小妾都是要年轻貌美的,宫女即便是在美丽的容颜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因此,给人当老婆和小妾都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第二是贞洁问题,皇宫里面女性居多,但也有不少男性,大致分为太监、侍卫、阿哥和皇上,除去不能人道的太监,宫女能够接触到的人就还挺多的,而且像阿哥、皇上这种,是完全有可能对貌美的宫女进行私自占有,因此不少宫女虽然还没有家人,但也已经不是完璧之身了,这虽然在现代不足为奇,但在古代是特别重视女子的贞操的,娶了不洁的女人会令家族蒙羞。并且即便是还是处子,宫女的身份也是不比勾栏女子高上多少的。
第三点就是子嗣问题,深宫大院虽然明面上光鲜亮丽,但暗地里全是勾心斗角。因为心里压力过大、误食有毒食物或者就是单纯长期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都会是宫女的健康受损,甚至可能这辈子都生不了小孩子,对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样的宫女更是没人会娶回家去当媳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