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军事奇才”韩信:与刘邦的一次深谈,成就了哪两个成语?
创始人
2025-08-20 16:34:09
0

如果要评选一个历史人物,跟他有关的成语故事最多,恐怕没有人比得过韩信。

韩信的一生,完全可以用一连串的成语来概括,哪怕是在他被杀死这件事上,也有几个成语流传至今。

01,历史上,韩信第一次出场,就产生了一个成语,那就是一饭千金。

一饭千金说的是,韩信年轻的时候,生活十分落魄,四处蹭饭,还居无定所,有一次他在一条河边遇到了一个漂母,漂母将自己的饭给他吃,他这才不至于饿死。

韩信临走的时候,对漂母说,我日后必重金相报,但漂母却对他说,我见你可怜,才给你饭吃的,不是为了求回报的。

多年之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他回到家乡之后,找到当初给他饭吃的那个漂母,赏赐给漂母千金,一饭千金由此而来。

一饭千金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受人恩惠当涌泉相报,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向漂母学习,多做好人好事,才会有好的回报。

02,除了一饭千金之外,韩信落魄的时候,还出现过一个成语,那就是胯下之辱。

那时候,韩信因为穷酸而被人歧视,有个卖肉的屠夫就对他说,别看你长得高大,整天佩戴一把剑,其实是个胆小鬼。

这还没完,屠夫又对韩信说,你要是真有骨气,就用剑刺我,要不然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听完,啥也没说,当即跪在地上,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此举引得众人嘲笑,但他却不以为然。

胯下之辱,讲的其人在没有显贵的时候,应该懂得隐忍,蓄势待发,将这种羞辱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多年之后,韩信以楚王身份回到家乡,特意召见了那个屠夫,有人建议他杀掉屠夫,但他却说,正是因为我当年懂得隐忍,这才成就了我今日的功名,于是封屠夫为中尉。

03,韩信投靠刘邦之后,创造的成语也非常多,最开始是推陈出新,以及国士无双。

起初,韩信在项羽处效力,但没有得到重用,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他就转投刘邦,但只被刘邦任命为管理仓库的小吏。

在管理仓库粮食的时候,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策略,那就是在粮仓前后开两个门,前门用来运进新粮食,后门则用来运出陈粮。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将陈粮吃掉,避免粮食放的时间太长,从而受蜀中湿热的气候影响而变质腐烂。

韩信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萧何的关注,萧何几次借故与他攀谈,认为他有大才,于是向刘邦推荐他,当时萧何用国士无双这个词来评价韩信,可见他对韩信非常欣赏。

不过,刘邦起初并不认为韩信很了不起,只是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这让韩信很失望,于是在一个夜晚逃走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了,于是骑着马去追赶韩信,最终将韩信给追了回来,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韩信回来之后,萧何力荐他担任大将军,还说刘邦如果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重用韩信,最终刘邦被说服,就登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

04,韩信与刘邦的第一次深谈,也就是汉中对,创造了两个成语,即妇人之仁和匹夫之勇。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的时候,刘邦其实不确定他是否真的胜任,于是找他深入交谈,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中对,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跟汉中对颇为相似,都是奠定国家大的发展战略的重要谈话。

在汉中对中,韩信说刘邦的实力虽然比不上项羽,但项羽这个人只是匹夫之勇,不是个有战略头脑之人;并且项羽愿意与将士同甘共苦,却吝啬封赏官员,因此得不到人心,这是妇人之仁。

韩信用匹夫之勇,以及妇人之仁来评价项羽,让刘邦立马找回了信心,由此坚定了出川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决心。

05,韩信出川作战,在数年战争生涯中,创造了非常多的成语,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人心难测,背水一战,拔旗易帜,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等。

汉元年八月,刘邦准备让韩信出川作战,韩信便制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实就是明着大张旗鼓的修建栈道,而韩信却带着汉军从陈仓进入关中作战,这么做其实是在修栈道这件事麻痹敌人,让敌人误以为韩信要走栈道进入关中,实则是要走陈仓。

在军事概念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实是一种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策略,韩信利用这种办法,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关中,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后来,韩信又灭掉了代国,就在他准备出兵攻打赵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刘邦派人调走了他的精锐部队,用于对抗项羽大军,导致他只剩下几万老弱病残。

反观赵国,却有二十万大军,因此韩信并不占优势,形势不容乐观。

那时候,张耳跟韩信是搭档,他听说张耳跟赵国国相陈余本来是很好的朋友,却因为各自的利益而闹翻,就十分感慨地说,人心难测啊。

后来,韩信率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河边驻扎下来,与赵国二十万大军对峙,当时就有人说他犯了兵家大忌,有被消灭的危险。

韩信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告诉将士们,他已经断绝了汉军的退路了,将士们除了奋勇杀敌之外别无选择。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由此而来,与项羽的破釜沉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韩信没有留后路,所以将士们为了保命,个个士气高扬,纷纷表示要与敌人决一死战,但韩信也不是一点后手也没有,他还有其他计策。

战争爆发之后,韩信与张耳与赵军展开大战,但故意假装战败而逃,同时他派遣二千骑兵绕道进入赵军大营,拔掉赵国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这就是拔旗易帜的由来。

正当赵军追赶汉军的时候,有人发现大营中遍及汉军旗帜,就误以为是汉军占领了大营,将赵王及诸将给俘虏了,于是在慌乱之中开始回撤,韩信抓住这一战机,迅速发起反击,最终将赵军给击败了,还活捉了赵王赵歇、陈余以及大将李左车。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井陉之战,韩信在己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通过自断后路来提升将士们的士气,并且采取合理的战术,最终击败了强大的敌人,体现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

06,随着韩信不断取得胜利,他也得到了更多人认可,又产生了几个成语,比如独当一面,略不世出,不赏之功,等等。

自韩信出陈仓之后,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展示出了极高的军事才华,功劳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张良就说他是个独当一面的大将,而世人也说他略不出世,意思是没有谁的功劳比他大。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当中,则说韩信有不赏之功,意思是韩信的功劳太大,没有什么赏赐配得上他的功劳。

就连韩信本人,也认为自己的功劳太大,逐渐产生了狂妄自大的想法,司马迁评价他的时候,用了伐功矜能这个词,用来形容韩信狂妄最大,恃才傲物,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而现实也确实如此,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没有及时出兵解救刘邦被围困之危,而是派人向其索要代理齐王的爵位。

刘邦原本很生气,但张良却劝他暂时隐忍,他便册封韩信为真正的齐王,后来韩信出兵,这才解救了他。

07,韩信人生的巅峰,那就是在垓下之战中消灭项羽,又产生了几个成语,即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

汉五年(前202)十二月,刘邦任命韩信为统帅,率军三十万在垓下与项羽十万大军决战,韩信用十路伏兵对项羽展开围攻,最终使项羽大军无法动弹,十面埋伏由此而来。

项羽虽然被围困,但不失西楚霸王风采,几次与汉军交战都取得胜利,这让韩信十分着急。

后来,韩信了解到楚军将士长期征战在外,十分思念家乡,再加上那时候楚军缺少粮食,士卒也十分疲惫,韩信便决定打攻心战,他让人在夜晚从四面八方高唱楚国歌曲,导致包括项羽在内的楚国人都认为楚国已经全部被刘邦占领了,士气因此大减。

趁着楚军失去战斗意志的机会,韩信下令对楚军展开猛攻,最终击败了十万楚军,项羽虽然在部下的掩护下逃走,但最终在汉军的紧逼之下,自刎于乌江边。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是韩信人生最后的高光时刻,自那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08,韩信遭到刘邦猜忌,致使君臣离心,也产生了几个成语,即伪游云梦,多多益善,和居常鞅鞅。

垓下之战结束之后,刘邦本该重重赏赐韩信,但他早就对韩信产生忌惮了,于是第一时间冲到韩信军营,夺了他的兵权,并将其改封为楚王。

当初,韩信在灭掉齐国之后,项羽曾派武涉去劝说他,只要他与项羽联合,项羽就许诺他三分天下,但他却对武涉说,刘邦对他很好,将自己穿的衣服给他穿,与他分享自己的食物(解衣推食由此而来),如果没有刘邦,他也不会名震天下,他不愿意背叛。

韩信的谋士蒯彻也对他说,他的功劳让君王感到忌惮(功高震主这个成语由此而来),不如趁着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之时选择独立,日后统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但依然被韩信拒绝。

可以说,韩信坚守了作为臣子的底线,但他之前几次没有及时救援刘邦,并要挟刘邦封他为王,已经让刘邦对他心存忌惮了,因此在垓下之战刚结束的时候,刘邦就剥夺了他的兵权。

韩信回到楚国之后,收留了项羽的部下,也就是他的好友钟离眜,刘邦不知道怎么得知了这件事,感到很不高兴。

后来,刘邦在部将们都劝说他,应该灭掉韩信,但担心打不过韩信,陈平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以巡游云梦为由来到楚国,暗中召集彭越等人出兵围攻楚国,这就是伪游云梦的由来。

刘邦来到云梦之后,韩信没有打算起兵反抗,钟离眜为了保全他,就让他带着自己的头颅去向刘邦请罪,他无奈之下只得杀掉钟离眜。

不过,韩信来到刘邦军中后,刘邦却让人将他绑了起来,他感到十分绝望,便对刘邦说,我没有谋反,你这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举!

但是,韩信根本不听,只说韩信已经有谋反的迹象了,于是将韩信带到长安,削去楚王爵位,降为淮阴侯,安排在京城监视居住。

自那之后,韩信不但失去了王爵,也彻底失去了兵权,更是失去了刘邦的信任,并且他只能与樊哙、周勃等他瞧不上的武夫为伍,因此十分郁闷,经常借故不上朝,居常鞅鞅由此而来,大致相当于鞅鞅不乐的意思。

就这样,韩信在长安居住了数年,虽然不怎么快乐,但还是很富贵的。

其实,当初很多人建议刘邦杀掉韩信,但他认为韩信的功劳与萧何、张良一样大,就不忍心杀韩信,而是改封韩信为淮阴侯。

并且,刘邦还是很关心韩信的生活的,时常让韩信入宫陪他聊天,有一次他就问韩信,自己能够统帅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可以统帅十万。

刘邦就问韩信能够统帅多少兵马,韩信却说,多多益善,意思是越多越好,刘邦有点挂不住脸,就对他说,既然你多多益善,怎么还被我抓住呢?

韩信听完,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便对刘邦说,您虽然不善于领兵,却善于领导将军,这就是我被您抓住的原因,您是上天赐予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刘邦听完哈哈大笑,就没有怪罪韩信。

09,韩信被吕后杀死,有产生了几个成语,钟室之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及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刘邦晚年,身体不太好,韩信却年富力强,因此逐渐产生杀掉韩信的想法,但一直下不了决心,吕后很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便决定利用杀掉韩信这件事来给自己立威。

汉十年(前197年),韩信的部将陈豨在代地造反,刘邦率军征讨,吕后和萧何留守长安。

趁着这个机会,吕后决定设计铲除韩信,替刘邦解决后顾之忧,但她一时想不到好办法,便找老朋友萧何入宫商议。

萧何作为韩信的伯乐,跟韩信的关系也非常不错,但在吕后的胁迫之下,他不得不帮助吕后铲除韩信,当时他出了个主意,对外宣称刘邦打了胜仗,就要回来了,吕后下令百官入宫朝贺,由他亲自去请韩信,避免韩信起疑心。

萧何来到韩信府中后,韩信本不打算入宫,便以生病为由拒绝,但萧何再三请他去,还说百官都去了,韩信即便生病了,也该去祝贺一番。

韩信很信任萧何,认为没有危险,就跟着萧何进入皇宫,被萧何带到了钟室,却被吕后埋伏的武士给制服了。

韩信被抓之后,大声对吕后说,我后悔没有听从蒯彻,以至于被一个女子所欺骗!刚说完,吕后就下令将其斩杀,钟室之祸由此而来。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有人说韩信是被宫女用竹子捅死的,其实不是正史当中的记载,而是出自于《西汉演义》,说当初刘邦曾承诺韩信,“见天不杀,见地不杀,君不杀韩信,铁不杀韩信”,吕后无奈之下只得让宫女用竹子将其捅死。

这个记载其实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刘邦一直都很猜忌韩信,根本不可能许诺不杀韩信。

由于韩信的崛起是萧何的功劳,他的死亡也跟萧何有直接关系,因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至于说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个成语,说的其实是三个人,生死一知己指的是萧何,因为韩信是在萧何手上得到重生的,又是被萧何给害死的;存亡两妇人,指的是给韩信饭吃,救了韩信一命的漂母,以及设计杀掉韩信的吕后。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短短十个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人生的重大经历,这个成语其实也是一副很工整的对联,就挂在韩信墓前的祠堂中。

除了以上提到的成语之外,跟韩信有关的成语还有兵仙神帅、战无不胜、问路斩樵,金石之交等等,几乎都是韩信人生旅程的见证,你还知道哪些呢?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大耳!” “织席小儿!”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经常遭人嘲笑,有的嘲笑其家世,有的嘲笑其外观。甚至...
原创 古... 文/行走天涯 古代常发生近亲结婚,尤其以表哥娶表妹最常见,可为何没有畸形儿 在古代近亲结婚是一种非常...
原创 安...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三... 参考信息源: 1.《晋书·宣帝纪》 2.《后汉书》记载十二月癸酉,曹操击吕布于徐州,斩之。陈宫于同日...
原创 如... 在金庸先生的作品射雕英雄传中,讲到了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金国的故事。蒙古军队借助南宋的支援,最终灭掉了...
荆轲是战国著名剑术家,和秦王一... 荊軻被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顶尖刺客”,因心怀对太子丹的感激之情,最终决定刺杀嬴政。 然而在刺杀的过程...
原创 1... 南京路是上海最有名的地标 之一,不但在全国赫赫有名,也是世界闻名的商业街区。它东起外滩、西至延安西路...
原创 苏...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能够正面和美国掰手腕。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盛极一时的红色帝国在...
原创 李... 公元626年,单雄信在与李世民军队的战斗中被俘。众将为其苦劝无果,李世民最后下令斩首,单雄信这一悲壮...
原创 彭... 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激烈战斗中,红三军团彭总指挥见战事不利,正准备亲自挥起大刀冲杀的时候,陈赓手持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