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抗战年代中,正因有了无数英勇将领的帮助,我国才能很快地脱离战争的环境,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也并没有忘记这些将领的贡献,因此,在1955年时,我国曾经举办过一次大型的授衔活动。此时,许多在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将军们都得到了应有的荣誉,然而,有这样一个理发师却在授衔的时候表示,如果当年我不走的话,那么现在也应该是个中将了。那么,这个理发师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他又为何要离开部队呢?
正文
这位理发师的名字就是段海洲,他曾经也是中国的一位优秀将军。在1909年时,段海洲出生于一个河北省的地主之家中,当时,优渥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把他变成一个纨绔子弟,与之相反的是,在段海洲的心中,一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报效国家。在看到日军不断侵略中国后,他认为,反正自己的家中也有一些钱,与其将这些钱留下来,不如拿去打日本人,就这样,段海洲就决定参与到抗战的队伍中去。
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段海洲却看到了被日军打得落荒流水的国民党,此时,他十分愤怒,并认为国民党这些人都是不干事的。于是,他拿出家中的积蓄,自己组建了一支抗日军队。在那个时候,段海洲和一般的地主儿子是有着明显差别的,平日里,他对待乡亲们都是很好的,于是,当乡亲们听说段海洲打算抗日的时候,就纷纷加入到了他的抗日队伍中。
当时,在段海洲的带领之下,他的抗日团队也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然而,由于他的部队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在强大的日军面前,他们也很快败下阵来。此时,有一支国民党军队想要收编这支队伍,但是有了之前的经历,段海洲却并不愿意加入国民党的队伍中。非常巧合的是,当时八路军正好在河北地区连打了几个胜仗,此时,段海洲就认为,虽然八路军是一支穷苦的队伍,但他们却是真正的抗日军队,就这样,他找人联系到了八路军,打算接受八路军的对他的收编。
当时的八路军副师长徐向前得知此事后,非常激动,为了让这支队伍有更好的发展,徐向前也决定把李聚奎派到这支队伍中来担任政委。虽然说当有人听到收编的消息之后,就纷纷选择了离队,但李聚奎却安慰段海洲,一个军队重要的是精良与否,而非战士数量的多少。最终,在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改革之后,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得到了大大提升。
然而,后来的段海洲却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当时,段海洲大学毕业后,打算参军报国,而就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石友三。在石友三的劝说之下,段海洲最终离开了八路军的队伍,进入了国民党。虽然说在这个时候,他成为了国军将领,但他却依然坚持不投降日本人,也绝对不会攻打八路军和新四军。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段海洲已经不再想参与到战争中去了,此时,他也不好意思回到八路军的队伍中,就这样,他带着家人定居到了重庆,并开了一家理发馆以维持生活。当1955年授衔仪式举办的时候,很多人都为段海洲感到惋惜,毕竟他也曾是八路军的一位旅级干部,如果他没有离开八路军的话,现在也应该是一名中将了。但面对这种观点,段海洲却表示:只要能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他并不在意授衔。而在1990年时,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也因病离世了。
结语
从段海洲的革命经历就能够看出,其实,真正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是那些得到授衔的将军,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参与到授衔仪式中,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些人的革命贡献,毕竟没有他们的努力,也不会有现如今的中国。
参考资料:《党国的那些将军们》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