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这个人,无论是在当代还是民国时期,都有极高的评价。他先后留学日本和德国学习军事,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三杰之首。他在军事理论上有极高的造诣,其国防论一书,蜚声海内外,有着民国军事第一人的称号。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样的蒋百里,在战争连绵的民国时期却终生不受重用。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蒋百里始终不得重要,从来没有带过兵。他不是被扔在军事院校教书,就是被充任军事幕僚,从未掌过兵权。
为什么会如此呢?难道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这些民国政要,都是瞎子,看不到蒋百里的才华?当然不是,蒋百里不受重用,很大一部分是其自身的原因。
首先蒋百里政治立场摇摆不定,通俗来说就是站队不坚定。例如北洋政府时期,南方的国民党和北洋政府斗争激励。蒋百里一方面在北洋政府中任职,出任袁世凯的总统府军事参议和保定军校校长,另一方面他又同情和支持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
说穿了就是,他端着袁世凯给的饭碗,又替孙中山说话,自然会被北洋政府的大佬忌讳和讨厌。这种情况下,蒋百里军事才华再高也没用。北洋政府肯定不敢让他带兵,肯定担心他会带着部队投奔南方国民党。
后来国民政府北伐成功,蒋百里加入国民政府,效力蒋介石。但在中原大战时,他又支持湘军将领唐生智反蒋,因此还入狱一段时间。后来出狱后,蒋百里和蒋介石和解,出任军事顾问,但他在私底下又和反蒋的左派邓演达有联系,令蒋介石非常生气。
所以蒋介石始终不敢重用蒋百里,只让他当顾问和军校校长,纵是抗战爆发,也没想过让蒋百里带兵。蒋百里的政治立场实在是太不坚定了,处处摇摆,犯了从政的大忌。
其次就是蒋百里所谓的军事才华都是书面上的东西,属于纸上谈兵,从没有真刀真枪实践过。他主要是搞军事理论研究,这样的人让他带兵,很可能出现赵括和马谡的悲剧。军事院校和军事幕僚其实才真正适合他,蒋介石这些民国大佬做的很对。
最后就是蒋百里在民国时期有“克主”之嫌,他投奔谁,谁倒霉。1925年他投奔吴佩孚,吴佩孚南征失败;他转头孙传芳,结果没多久孙传芳就被北伐军打败,失去地盘。后来他投奔唐生智,支持唐生智反蒋。
蒋百里刚去时,唐生智还是南方地区最大的军阀。谁知,蒋百里投奔唐生智不到半年,唐生智就被打得连他母亲都不认识了,蒋百里也被抓了个正着,被捕下狱。
正是因为这几次投奔失败,蒋百里被民国好事者起了个“克主”的称号。再也没有人敢用他,蒋介石也怕被克,只能安排蒋百里出国考察德国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