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是陶渊明在描写《桃花源记》时所提到的一句话,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今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然而这样的桃花源真实存在吗?答案却同样也是肯定的,中亚的“陕西村”,与世隔绝了127年,看见国人询问:大清如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还要从一位叫做王国杰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教授说起。
1979年,王国杰还是陕师大历史系的一个研究生,求学期间,他发现海外的一些期刊,描述了一群“说陕西话和俄语的黄种人”,这引发了王国杰的兴趣,在前往苏联圣彼得堡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利用空闲之余,王国杰来到了距离圣彼得堡4000公里的哈萨克斯坦营盘境内,这里被称为东干人的聚集地。
让王国杰最刻骨铭心的印象,莫过于村子里不少人,操着一口地道的陕西话,当几个小伙子看到王国杰也会说这种话,同样是吃了一惊。
得知王国杰来自中国后,更是有十分兴奋的村民,带着他围着村子一圈,一边喊:“老舅家来人了!(老舅是陕西回民对汉人的称呼)”
当一些老人看见王国杰之后,激动地问起他国外的情况,提出的问题,却也是让人感觉哭笑不得,一些老人详细询问年号:“现在是什么皇帝?清朝还在?”王国杰这才发现,村里对于国内的情况,根本是一无所知,而这一所陕西村给人的感觉正如同踏进真正陕西一样。
这些村民的真实身份究竟出自哪里?故事还要追溯到140年以前,19世纪60年代,天下狼烟四起,清廷外有英法联军寇边,内有太平天国、捻军左冲右突,已经是自顾不暇,而陕甘地区的回民领袖白彦虎等人,也起兵叛乱,试图推翻当地的清廷,陕西和甘肃也受到了大量破坏,最终被左宗棠击退,进入甘肃,又在1874年撤退到新疆,选择和外来的阿古柏合流。
随着左宗棠进军,阿古柏被击溃,知道大势已去的白彦虎,随后裹挟了大量回民,逃入了俄罗斯帝国境内,而俄方同意白彦虎余部5年不纳粮,20年不抽丁,白彦虎势力也就在托呼玛克安顿下来,并在1882年死去。
而在此之后,留在此地甘肃陕西籍民众,也逐渐分散在各地,彼此之间形成了条件闭塞的村落,他们的语言,依然是以汉语北方方言为主的陕西方言,但是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汉字,而是使用俄文字母进行教学。他们也被苏联的学者称之为“东干人”
除此之外,东干人的语言当中,还保存着不少古汉语的说法,比如“衙门”、“大人”、“衙役”、“学堂”,“签名”叫做“画押”。“商店”称为“铺子”,听上去有着满满的年代感。
而到了如今,在中亚各个国家,大多有着东干人的分布,根据1999年的人口调查统计,哈萨克斯坦有3.6万东干居民,吉尔吉斯斯坦有5.1万,俄罗斯还有801人。
正是在王国杰调查后不久,随着社会的进步,东干人也逐渐走出了闭环,逐渐和世界所接触,在2003年底,正是在王国杰的帮助下,一名叫做安胡塞的东干居民在西安的长安区找到了自己的姑姑,一名82岁的老太太。也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