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是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十六任总统。他在任职期间提出了废奴主张,并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伟大胜利。
1860年11月,林肯成功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南方诸州不满这一结果,在其上台后的3个月中,先后有11个州退出联邦,组成新美国政府,选举出总统和副总统,并制定了新宪法。奴隶主分裂了联邦,开始公开叛乱。
美国国内形势十分危急,内战一触即发,北方政权岌岌可危,宣誓就职后的林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863年4月12日,萨姆特要塞一声炮响,南北战争拉开帷幕。战争进行了一年,但战场上的情形却几乎没有进展,也没有解决黑奴问题,原因是林肯政府一直认为,战争只是为了维护宪法和联邦的统一。
当时的林肯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做事非常谨慎,认为立刻废除黑奴制不妥。人民与资产阶级左派对他的做法感到不满,并不支持他。
1864年元旦,林肯签署了“联邦成立以来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解放奴隶宣言》。此举赢得了全国人民与资产阶级左派的支持,并因此扭转了战争局势。
1865年4月,美国内战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林肯开始忙于战后的重建工作,他希望总统任期结束后,能回家乡去开一个律师事务所,但他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