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军事上备受诟病,被认为贫弱无力。北宋历经屈辱的靖康之变后,宋高宗开始在江南建立起南宋政权。然而,金朝并未罢手,再次派兵南下,企图蚕食南宋的领土。这一次,金军面对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坚决抵抗,却未能如愿。其中,李宝是一位重要的将领,曾与岳飞多次合作,共同抵制金军的南下。
李宝曾是岳飞的部下,但在一封信中表达了重返岳家军的愿望,希望能为岳飞分忧。然而,岳飞却回信劝告李宝,让他留在原地,不要回来,并强调同为国尽忠,不分你我。这引发了人们对岳飞心胸是否宽广的疑问。实际上,岳飞深知李宝的实力,他们在之前多次合作,成功地阻止了金军的南下。岳飞之所以不让李宝归队,一方面是因为韩世忠同样是一位积极抗战的将领,李宝跟随他也同样具有战斗力。另一方面,关键原因在于李宝擅长水战,这在东南沿海地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然而,1142年,宋高宗听信谗言,向金国议和,导致岳飞蒙冤遇难。岳飞的部下要么被处死,要么被打压。宋高宗以为签订了绍兴和议就能安全,军队管理也变得疏于管束。李宝在岳飞之案中幸免于难,他深知稳定只是暂时的,因此努力操练兵马,最终升迁为两浙西路副总管,负责调遣水军,拥有三千士兵和一百二十艘船。尽管兵力有限,装备也相对较差,但李宝决心要善用这支水军。
1161年,完颜亮称帝,撕毁协议,派出20万大军南下进犯。李宝积极请缨,率领水军北上迎击金国水军。敌军规模庞大,但李宝部队并未退缩。李宝善于谋略,了解金军不擅长水战,因此采取了先发制人、利用火攻的战术。风向有利的时机到来后,他率领的三千士兵迅速发动火攻,引燃金军的军船。金军陷入混乱,李宝早有准备,安排了霹雳炮,重创了敌军,最终全军覆灭。
这场战役对南宋来说至关重要,加上陆上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也获得胜利,使得完颜亮进犯南宋的计划彻底破产。岳飞当初没有让李宝归队,挽救了李宝的性命,同时也为南宋保留了一位杰出的将领。19年后,李宝成功拯救了南宋,这场战役成为历史的一页,然而,这位大将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在整个历史背景下,岳飞和李宝的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岳飞之所以不让李宝回归,既有对韩世忠的信任,也有对李宝水战能力的充分了解。这种决策在后来的历史中证明是英明的,因为李宝的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拯救了南宋于危难之中。
总体而言,南宋时期的这段历史充满波折和考验。岳飞的智慧和胸怀宽广,李宝的坚韧和谋略,共同为南宋的抵御金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段历史教训我们,团结一致,充分发挥每位将领的优势,才能在战乱中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