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苏联对日宣战,一个月的时间,苏联消灭了东北境内的巨量关东军,这个数量有八十万。那么,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苏联为什么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消灭八十万日本军?难道日本的战斗力不强?
美国对日军的评价是“日军狡猾、敏锐,善于诡计。”这也说明美国对日军的认可。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战力非常强,驻守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更是精锐力量。
首先,苏联的战斗力也不是盖的,起码打得赢德国。
二战期间,德国曾对苏联进行猛烈的进攻,在这场艰难的战役中苏联取得了胜利,苏联得到了锻炼,战力大大提升,武器装备也得到升级,综合实力方面苏联不比关东军差。
明治维新是日本最锐气的时候,它的重要成果就是给日本带来的精锐的陆军。关东军可以说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骄傲,一直到九一八之前都是最精锐的军队。
但是关东军是从一万人扩展到八十万(一说75万)的,那么在巅峰时期,可能达到120多万,虽然名号越来越响,但战力是被稀释的。加上日本战争越打越多,精锐力量都去了东南亚,还有一部分让日本抽调到太平洋战场。
日本当时认为东北基本稳定,不断调集精锐力量出来,这样东北的日军实力越来越稀薄,而剩下的关东军都是一些新兵和学生兵、老弱病残兵,实力跟最初无法相比。
当时驻守东北的关东军武器也不行,坦克缺乏就算了,机枪也缺乏,空中装备没有,其实是很危险的,如果苏联派来很多坦克或者搞空中轰炸,关东军就被“包了饺子”,毫无还手之力的。
关于武器装备,日本统帅部为了本土决战早已经将关东军的山炮收回去了,不仅是山炮,剩余的枪支弹药也全部运回日本,新征集的兵力二十五万人,不够,只好在关东军老部队里抽调,挪用,“割肉补疮”,把伪满军派去搞后勤,他们的枪都收上来给关东军用。小日本真搞笑,明显得力不从心。
日本本就是个小国,资源匮乏,打仗人力、物力跟不上,而且新扩编的部队,连个像样的教练都找不到,战斗力等于零,而且抽调不出军官,打仗完全靠自由发挥。这样的兵团能否适应大兵团作战?答案不言而喻,
再说说关东军的作战实力,八十万数字比较吓人,但都是丙级兵团,关东军的甲级兵团都被调走了。
关东军实际上是由满洲日本侨民和公职人员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是一支“花架子”,只能看不能作战,打起仗来生存率几乎没有。
关东军的数量也是掺水的,因为各级有任务,完成不了没法向上级交代,为了完成日军司令部下达的九十万征军数字,关东军不得不谎报数字。
而且日军到处征集日本男子当兵,还征集了东北地区的兵力,鱼龙混杂,好不容易凑成了八个师团,一个坦克兵团,加上朝鲜军,关东军,五十万已经够多了,八十万属于掺水的数字,实际上没那么多兵。
苏军进入东北时,关东军有三十一个师团,真正能勇的有二十二个,其中就又731部队。这些人号称75万,但75万里面真正的日本人只有二十万,剩下的所谓日军是东北人、朝鲜人、台湾人,这些人用日本名字混编在日本队伍,其实不是日本人。所以日本遣返的战俘才有十多万,就是这个原因。
在日本关东军队伍里,最惨的是日本女兵,她们在部队做后勤工作,关键时候也会为国献身。在部队里她们被苏联士兵强暴,成了他们的玩物,后来跟随日本战俘到极寒地带劳务,被苏联士兵玩弄侮辱。这也是战争赐予女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