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与荆州密切相关。与近代的徐州类似,荆州同样是兵家争夺的重要区域。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渴望获得这一地域,而在这三位中,刘备与荆州的关系最为复杂。
刘备确实获得了荆州的一部分,但对此,他的两位军师诸葛亮和庞统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有许多故事围绕荆州展开,这反映了荆州在三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其独特的战略价值,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十分重视并渴望占有这片土地。
首先我们来看孙权,大家都知道他统治的地区主要是在江南。然而,荆州位于长江、湘江和汉江三条河流的交汇点,长江又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如果孙权能够掌控荆州,东吴的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长江作为一道屏障之后,曹操南下的难度显著增加。同时,曹操军队中士兵普遍水性较差这一弱点也不容忽视,他们大多数都是北方人。因此,若曹操想要攻打孙权,必需审慎思考。
荆州的一个优点在于其肥沃的土地,这为东吴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持,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因此,曹操同样渴望获得荆州,毕竟一旦掌握了荆州,他就能顺利南下,直接攻占东吴,这无疑是极为便利的。
曹操若能掌控荆州,治理将会相对容易。在动荡的时期,北方许多难民为了躲避战火纷纷迁至荆州,在此定居。人群的增加必然助推城市的发展,这与东吴的情况类似,皆可促进自身的成长。
两人都抱有这样的野心,刘备自然也渴望参与其中。然而,刘备能够拥有这样的心态,归功于一个人——诸葛亮。
隆中对
当年刘备在依附刘表时遇见了司马徽,司马徽向他推荐了两位人才——卧龙和凤雏。起初,刘备对此并不在意,直到徐庶也向他引荐了诸葛亮,他才开始重视这个人才,并最终请诸葛亮出山。
当然,耳闻不如目见。当刘备见到诸葛亮时,二人就当前的国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正是通过这次交谈,刘备切实认识到了诸葛亮的卓越才华。在这次谈话中,诸葛亮还为刘备规划了未来的局面,也就是“三分天下”,这些内容在《隆中对》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诸葛亮认为曹操的势力目前是最为强大的,也是蜀汉最主要的对手,因此刘备可以考虑与孙权联手,共同抵抗曹操。尽管此时刘备依然无家可归,诸葛亮提议他应尽快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诸葛亮根据地形分析提出了荆州和益州这两个地区,认为只要刘备获得了这两块地方,就能够以它们为依托,融入争夺天下的浪潮。诸葛亮的这一番分析立刻赢得了刘备的认可,从此刘备也一直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行事。
由于诸葛亮的策略,刘备对荆州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他必须得到这个地区。此外,他曾经依附于刘表,对荆州也有一定的了解。即使后来有人劝他放弃荆州,依然无法动摇刘备早已作出的决策。
不同看法
虽然庞统一直与诸葛亮齐名,但他的仕途相较于诸葛亮要波折得多。庞统刚出山时几乎无人关注,若不是司马徽提到的“卧龙凤雏”,庞统的前途恐怕会更加扑朔迷离。
尽管庞统获得了这样的赞誉,他的仕途依然颠簸不平,从东吴辗转而至蜀汉。而此时,刘备已然占据了荆州的一部分。即便是刘备,也难免以貌取人,仅仅给庞统安排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官职。
庞统因未被重用,日复一日在耗日子,直到鲁肃与诸葛亮的推荐,刘备才开始关注他。得到重视后,庞统希望施展才能来协助刘备,但他首先提出的观点与蜀汉的整体方向相悖。
庞统与刘备、诸葛亮等人观点不同,他并不认为荆州是个理想之地。他希望刘备能够放弃荆州,尽管常言荆州是兵家争夺的重点,其实荆州确实具有一些优势。即便在东汉后期,荆州也曾是最为富饶的地区,但如今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在曹操与孙权等人的激烈争夺后,荆州遭受了严重的影响,早已不复往昔。战争对城市造成的破坏不言而喻,此外,因战乱,许多百姓纷纷迁往其他安定的城市求生。前文提到,荆州对曹操与孙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荆州位于两者之间,北侧是曹操,东侧是孙权。如果刘备控制了荆州,就等于被这两位包围。因此在庞统看来,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与荆州相比,庞统更看重的是益州。
庞统的构想是以益州为中心,依靠益州来支持刘备集团的未来,与此相对,诸葛亮则更倾向于全面发展荆州,将荆州视为他的主力。这两人的理念截然不同,显然也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军事才能。
不得不感慨庞统来得太晚了,此前诸葛亮与刘备已就未来的规划达成一致,因此此时刘备选择听从诸葛亮,全力经营荆州。实际上,早在当年,庞统就已经预见到荆州是难以守住的,最终也果然如他所预料,荆州遭到了突袭,关羽被杀,荆州沦陷。
一系列连锁反应随后展开,关羽被杀,刘备决心出兵为关羽复仇,结果战败而逃,最终病逝,这一切对刘备集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也反映出蜀汉的实力,荆州实际上不应当介入,最终导致了如此巨大的损失。
众所周知,诸葛亮始终倡导与东吴结盟以对抗曹魏。在他心中,刘备最主要的敌人是曹操,因此与东吴建立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三国时期,谁又能说自己没有野心呢?孙权早已对荆州心怀觊觎,甚至在刘表尚在世时,他就已经打算插手了。
虽然两人此刻有着共同的敌人,但东吴和蜀汉之间依然是对立的关系,就像刘备不愿意归还当年向东吴借来的荆州几个郡一样,东吴也同样不想把这几个郡交给刘备。
庞统清楚孙权对荆州的企图,因此他从未表明蜀汉与东吴之间是友好或联盟的关系,始终将东吴视为蜀汉的另一个对手。
在庞统看来,东吴与曹魏属于同一个阶级的敌人,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刘备不要对东吴抱有希望。东吴不会轻易放弃荆州,只要他们仍旧占据荆州,刘备与他们之间就永远无法实现和平。此外,庞统一时也在暗示刘备,在他北伐之际,孙权很可能会采取行动。
庞统对东吴作为敌人的认知显然更为深刻。在战争时期,根本不存在朋友一说。此外,刘备掌控的荆州和益州相距甚远,从关羽被杀那一刻起,刘备根本无法及时支援便可见一斑。
将荆州与益州视为蜀汉的共同根据地以实现协同发展并不切实际。在古代交通条件较差的背景下,若荆州发生战争,益州很可能无法及时提供支援。
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代价,最终却没能守住荆州,反而导致蜀汉遭受惨重的损失,最后的结局不就是如此吗?
结语
实际上,庞统当年也为刘备规划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以益州作为基地,积极发展后再夺取凉州,模仿了他们的祖先刘邦的争霸之路。可惜的是,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一失足便可能千里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