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十二年,也即公元207年,是曹操基本统一北中国的年份,也是诸葛亮人生的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把自己的人生彻底分成两部分,前面二十七年和后面的二十七年。这两部分都写着干净二字。
前面的二十七年是这样的。
181年,诸葛亮生于山东瑯琊阳都。
三岁,丧母;八岁,丧父。
随后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
十七岁,叔父死。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在古隆中十年的隐居求志的生活。并于这十年躬耕农亩,博览群书,增进才干,结交名士,而得卧龙之号。同时娶妻黄月英。
静观时局于天下的他,在公元207年遇到了三顾茅庐的刘备,提出了他对匡扶汉室的谋略:隆中对。
这就是二十七以前的诸葛亮。在家庭的不断巨变中,读书,农耕,养志,真正做到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顾茅庐,出山以后,诸葛亮同样走出了干净的后二十七年的人生道路。
208年,二十八岁的他促成孙刘联合,于赤壁一战打败曹操,阻断了曹操统一南中国的梦想,也助刘备取得第一块根据地,荆州。
214年,协助刘备攻取益,实现隆中对的第二步战略构想。
219年,于汉中挫败曹操大军,帮刘备成为汉中王,基本实现三足鼎立的战略目标。
221年,在曹丕取汉建魏后,促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为匡扶汉室开始了真正的准备。
223年,刘备托孤而死,扶助刘禅稳定蜀汉政权。
225年,进行南征,七擒孟获,巩固了南方,获得稳定的后方。
226-234年,在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于八年时间先后对曹魏政权进行了五次北伐,直至病逝五丈原。历次北伐虽以失败而终,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匡扶汉室壮志难酬的决心让感慨。
这就是诸葛亮干净的一生。
这种干净在为学,为婚,为父上,也在为志,为事,为臣上。
想想这种干净,简洁的人生,或许会明白他为什么成为三代下一人,成为万千后人敬仰膜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