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土地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毛主席的故乡湘潭,当地不少人被划为“地主”,曾经的韶山“福寿全”南杂店的老板郭梓阁也被划为地主。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感慨万分地说道:“他是个好人啊!”
时间回到1906年,还在上私塾的毛主席为了上学方便,寄住在“福寿全”南杂店的老板郭石桥家中,郭梓阁就是郭石桥的儿子,比毛主席年长几岁,但是已经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如何打理家中生意了。
有一天,毛主席翘课来到山上摘毛栗子,正好碰到郭梓阁。
郭梓阁远远地看见毛主席躺在栗子树的枝丫上一边乘凉、一边看书,好不惬意。
“润之,你怎么跑出来了?待会儿先生回来,你背不出书,小心挨板子!”
少年时期的毛主席自是意气风发,笑呵呵地说道:“承奎哥,你莫急,我早背完了。课堂上太闷,我才上山看书的!”
郭梓阁无奈地摇摇头,接着说道:“看一会儿就赶紧回去吧。”
郭家和毛家渊源颇深,算是世交,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和郭梓阁的父亲郭石桥也是打小一起长大的,两家人都是做生意的,平常在生意上多有往来。
郭家人都很喜欢活泼懂事又爱读书的毛主席,郭梓阁一直将毛主席当成自己的亲弟弟对待。
当时毛顺生的生意虽然不错,但是他为人节俭,对待子女更是如此,毛主席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后来去湘潭读书,开销大了起来,家里给的生活费渐渐不够了。
没钱的时候,主席就会和郭梓阁说,郭家兄弟定然解囊相助,每次回韶山,毛主席也一定会来郭家做客。
1925年,毛主席回到韶山搞农民运动,结果遭到了反动派的追捕,有一次主席被追到了郭家兄弟的店铺附近。
情急之下,主席钻进了店铺的后门,正好郭梓阁在整理货架,看到主席慌张的神情,他立马反应过来,一把就将主席推到了货物后面躲藏起来。
与此同时,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一脚踹开了前门,走进来质问道:“你有没有看到一个穿着长衫的高个子跑进来?”
郭梓阁点了点头,说道:“看到了,刚刚往山上跑去了。”
两个士兵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道:“你小子敢骗老子,老子要你的命!”
等两人离开后,郭梓阁赶紧叫来妻子,悄悄将毛主席藏到阁楼上,一直到后半夜,才趁着夜色将主席送走。
毛主席在韶山革命那么久,多亏了当地老乡的帮助和支持,此时的郭梓阁还不知道,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
转眼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主席成了国家领袖,土地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
在这场运动中,郭梓阁被划为“地主”,来北京探望主席的老友将这件事告诉了主席,主席感慨万分地说道:“他是个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