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初年,张居正实行变法,明朝弊政得以改善,弼成万历中兴。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朝廷中的反对派趁机反攻倒算,不仅新政被废,张居正也被抄家。几十年后,明朝朝政江河日下,崇祯抚今追昔,深感忠臣被冤,为居正正名。历经四五百年后,我们因有了相当长的历史纵深,才真正地认识到万历新政实为当时积弱的明朝至为重要的救时之策。
苏东坡曾说:“天下之大患,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此为至理。世上一切大忧大患,莫不是由小忧小患积累而成的。而小忧小患却经常被人忽略。安于一时的荣乐、一时的既定利益,即使发现小忧小患有扩大的趋势,也只会只顾当前。这正如伸入瓶中抓果的猴子,只顾得拼命拽出抓着的现有的果子,而没有意识到危险的迫近。
我们从四五百年倒看回去,便能知道万历新政的种种措施对于大明王朝命运的重要性。新政的种种措施针针见血,针针对症。张居正见微知著,深感朝廷的积贫积弱,一俟登上首铺之位,便以殒身不恤的勇气排除万难实行改革,终于弼成万历中兴。我们在深深地折服张居正的能力与勇气之余,也深佩他目光的长远。
既得利益者只顾眼前的利益,他们既着眼于当下的一得一失,自然不会将目光望向长远。张居正是孤独的,因为他是孤独的前瞻者。张居正死后,后继乏人,新政尽废,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在欣喜于满园的春色之余,也不要把自己囿于园子中而不愿走动。当我们把目光望向长远时,看到的将是无涯的云起云收的天宇,广阔的鸟语花香的郊区,以及那若隐若现的青青碧碧的山岚。这神奇的大自然的造化,岂不是比那局促于一隅的池园春色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