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晋武帝司马炎,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建立了西晋,灭亡东吴统一了中国。司马炎也是个很荒淫的皇帝,犹其是在统一全国之后,还出现了羊车望幸的故事。但是说到司马做的最不靠谱的一件事,就要数立他的太子司马衷了。
司马炎的皇后姓杨,杨后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叫司马轨,可惜时间不长就夭折了。后面两个儿子,长子叫司马衷,次子叫司马东。司马衷非常顽钝,长到七八岁了,都不背书,即使是师傅反复教导,他也是记了就忘。可就是这样一个白痴的孩子,却偏偏被立为了太子,作为司马炎的接班人,说起来真是好笑。
想来想去,司马衷能被立为太子,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继位合法性的考虑
中国古代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是非常严格的。按照一般的继承顺序应该是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嫡长子最易于识别,合法性最能保障。但是很多时间,也有很多人会废长立幼,但是这样容易引起政局动乱。远的不说,对于西晋来说,刚刚过去的三国,袁绍和刘表都因为废长立幼而引起动乱导致灭亡。
最重要的是,司马炎自己是作为嫡长子继位的。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很曲折的故事。这就要说到他的弟弟司马攸了。司马攸是他同父同母的弟弟,从小非常聪明,深得父亲司马昭的喜爱。因为司马师没子嗣,所以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还时不时说这是景王的天下,自己百年之后要把天下还给他,所以暗示要传位给司马攸。这下可急坏了司马炎,他于是广泛联系朝中的重臣,像何曾、贾充等人,让他们替自己说话。这些人便以嫡长子继承为由,劝司马昭要传位给司马炎。最后司马昭为其说动,让司马炎即位。
司马炎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司马攸一直在朝中,封齐王, 在群臣中的威望很高。司马炎本能地要防范弟弟,如果做才能强化自己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继承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只能立司马衷为太子。
2.争取士族的支持
当时刚刚经历了三国的乱世,各方势力,包括士族、寒族等很人都在参与角逐,三国时期又经历了汉到魏、魏到晋的两次改朝换代。这些都导致西晋朝廷的组成非常复杂。最主要的几股势力有皇族、士族、庶族、功臣等,边疆区域还包括胡族。这其中以士族的势力最大。
我们首先说说司马皇族的身份问题。现在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司马家属于士族,即世代做官的家族。中国的士族社会时间非常久远,从西汉中期到唐朝末年。我们熟知的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就是最典型的士族之家,袁绍祖上四世三公,这主要来源于他们家族势力的庞大,而不是朝廷的恩典,他们凭借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可以在朝廷上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从表面上看,司马家也是士族,因为司马懿的祖上司马卬是秦末将军,从此一直往下世代做官。一直到我们熟知的司马家夺权。这样的家族当然算是士族。可是司马家的士族身份还不是很明显,起码不属于主流士族之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司马家是由武将入仕,一直到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均还是征西将军。这不算是主流士族的晋升之道。主流士族主要依靠推举制和察举制这两项国家最基本的人才选拔方式出身,凭借强大的家族势力掌握朝廷大权。一等士族世袭朝内三公九卿,二等士族世袭刺史郡守,而且士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关系网,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样看来,司马家以军功入仕就显得与主流士族很不同了。因为在军队世袭官职的家族大多是寒族出身。由于出身不同,司马家并没有融入主流士族的网络。这一点从婚姻就能看出来,司马懿的夫人是张春华,并不是士族女子。
那么,司马家既然不属于主流士族的行列,他们是如何夺取政权的呢?答案就是以军功起家,夺取政权,再取曹魏而代之。司马懿凭借自己祖上长期担任武职的影响,不断带兵和西蜀交战,在关中培养起了自己庞大的军队体系。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利用士族与曹爽之间的矛盾,在高平陵政变中拉拢士族,共同打败曹爽,并利用军队控制了曹魏政权。但是士族并不完全赞同司马家执政,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非常大,所以才会有淮南三叛等反对司马家执政的事件。司马家对士族起初以打击为主,所以才有了对朝中反对派的坚决镇压,甚至还杀害了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随着司马家地位的不断巩固,就要更多地拉拢士族了,因为士族是地方上的强大势力,只有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才能稳定地方。司马炎还大量封王,将自己的叔伯兄弟子弟都封到地方上去进行管理,从而加强统治。我们知道后来引发了八王之乱,这是后话,从司马炎当时的情况来看,封王管理国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士族来说,他们天生就是地方上的强大势力,他们的权力来源自己的家族,而不是朝廷的赐予。这样一来,他们天生就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势的皇帝。司马家刚夺位的时候,为了巩固地位,对士族有很大的打击。但是到了司马炎时期,皇权和士族达到了一个碎弱的平衡。士族的势力在逐年增加,他们肯定会支持既是嫡长子,智商又不高的司马衷为太子,以继承稳定自己的统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臣贾充,贾充把自己女儿嫁给了太子司马衷,为的就是支持他当皇帝,以巩固自己家的地位。
基于以上两点,司马炎为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并争取士族的支持,他都只能立司马衷为太子。司马炎死后,太子司马衷即位,就是晋惠帝。他即位时间不久就爆发八王之乱,西晋王朝也加速式地坠入了灭亡的深渊。这不得不说与司马哀这个白痴皇帝有直接的关系,但这是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西晋政府内部复杂的成分和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关于司马衷,本人还想提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他在位期间,地方上闹旱灾,老百姓没粮食吃,很多人都饿死了。官员向司马衷报告灾情,司马衷听了以后非常疑惑,竟然说:“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说,老百姓没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作为一国之君,竟然昏聩至此,思之真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