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短暂的王朝——西晋,贾南风乱政,八王混战,帝国终被胡人所灭
创始人
2025-08-06 03:03:17
0

贾南风之乱

公元290年,西晋司马炎病故,历史上有名的痴呆皇帝司马衷登上皇位,皇后是贾南风。

贾南风权力欲极重,由其发起的宫廷政变在历史上被称为“贾南风之乱”。贾南风之乱称为西晋八王之乱的导火索。

贾南风一介女流,不仅长相丑陋而且野心极强,一直都想要染指朝政。

当时太后的父亲,即太傅杨骏掌握着军政大权。司马衷即位之后,杨骏将汝南王司马亮赶走,自己住进了太极殿。他深知皇后贾南风并非善类,如不谨慎必然深受其害,于是派人严密监守,一旦大臣们有奏章或者皇帝安排朝政事务,都是由杨骏亲自审阅批复并转交给杨太后,不让贾南风有机可趁。

痴呆皇帝司马衷则成为杨氏和贾氏进行权力争斗的工具。

皇后贾南风看到杨氏操控着朝中大权,心中又气又恨。

此时,西晋群臣对太傅杨骏的一党专权十分不满,贾南风打算利用朝廷中的不满情绪,煽动大臣发动政变,推翻杨氏一族的专权统治。

贾南风控制住了痴呆皇帝司马衷,联系与杨骏素有过节的司马亮和司马衷的兄弟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是司马懿的儿子,城府颇深。他虽然不满杨骏的行为,但是却不想成为出头鸟。

不过,楚王司马玮却是个单纯暴躁的人,他一听说可以帮助朝廷消灭奸臣整顿朝纲,想也不想便接受了贾南风的提议。

楚王司马玮与贾南风约定联合势力,以晋惠帝司马衷的名义除掉杨骏,随即带兵向京城进发。

时值深夜,楚王司马玮的手下司马繇领命带着几百人冲进了杨府,杨骏被杀死,杨太后被废并软禁在金墉城(今河南孟津)中,杨骏一党三族均被牵连致死。

杨太后下场十分悲惨,在被幽禁在金墉城中前期,身边有10几名侍女侍奉。后来,贾南风将这些侍女召回,让杨太后在城中自生自灭。可怜杨太后,最后无水无米饿死在了金墉(汉、魏洛阳城)城中。

贾南风亲手除掉了杨骏甚是欢喜,但是朝廷中仍然有卫瓘、司马亮、司马玮等人把持朝政。

汝南王虽然没有参加铲除杨骏的行动,但是在杨骏死后其专权程度与杨骏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贾南风十分恼怒,便产生了一同消灭朝中三位巨头的疯狂想法。

贾南风看出司马玮对卫瓘和司马亮集权的不满,于是趁机诬陷这二人有不臣之心,并要挟司马衷写下平叛诏书送往楚王处。

司马玮接到皇帝的诏书之后很快派兵攻入司马亮和卫瓘的住处,二人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就被灭口,家族中除了司马秉尚、卫璪和卫玠之外所有人都被处死。

假叛乱事件之后,司马玮的谋臣建议他趁着消灭了汝南王和老臣卫瓘的势头,一并消灭掉贾南风。平日鲁莽蛮干的司马玮这时候却表现得优柔寡断,贾南风逃过一劫。但是贾南风却并不打算放过楚王司马玮。

司马玮一下子派兵杀了两位党政大臣,动摇国家根基,这让朝野上下十分震惊。

朝中大臣上书司马衷,要求皇帝立即解除楚王的兵权,抓捕司马玮。

除掉了卫瓘、司马亮两大势力的贾南风正打算对司马玮下手,这一封奏表帮了她大忙。

贾南风蛊惑司马衷,称楚王司马玮拥兵自重,祸乱朝纲,人人得以诛之。司马衷哪里懂得朝政之事?

迷迷糊糊地就按照贾南风的意思下了诏书。

面对皇帝的诏书,司马玮一脸迷茫震惊的表情。他想不通奉诏讨贼却落得矫诏枉杀之罪的原因。

司马衷的诏书中明确表示只捉拿楚王司马玮一人,于是司马玮的下属纷纷四散离去。

司马玮临死之前大哭喊冤,无奈已经无人可以救他了。

贾南风在短短的时间内将三名有权有势的权臣都送上了断头台,随后,西晋朝中无人再有能力与之抗衡了,众臣对她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自此,贾南风的权力欲急剧膨胀,开始大肆招贤纳士,扶植亲信党羽,培养贾氏势力,迅速成为在朝中呼风唤雨的人。

铲除了大批对抗势力的贾南风在朝前十分得意,但随着太子司马通的渐渐长大,她又陷入了疯狂的妒忌之中。

贾南风生有四子,却没有一位皇子。谢妃原是司马炎宫中的才人,后为司马衷生下太子司马遹。司马遹幼年十分聪明,深得司马炎宠爱。

司马炎死后,司马遹依其意愿坐上了太子宝座。

贾南风生怕司马衷死后让司马遹即位,母随子贵,到那时权柄位移,谢氏必将代替自己的位子。

随着司马遹长大成人,贾南风的嫉妒心越来越强,最后终于决定趁司马遹羽翼未满时组织一场政变废除太子,以永绝心头之患。

公元299年,贾南风将司马遹诓骗入宫,诱使酒醉的太子写下了一封让皇帝皇后自杀,之后自己和谢妃独揽朝政的祷告书。

贾南风将谢妃送到司马衷眼前,司马衷看过之后勃然大怒,差点就听了贾南风的怂恿赐死太子司马遹。

大臣们极力恳求这才保住了太子的性命。之后司马衷将司马遹贬谪为庶人,并且软禁在许昌。

贾南风连续的疯狂举动招致了全朝上下的强烈不满,众臣愤怒不已,再也无法容忍贾氏的猖狂行径。

司马伦(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决定起兵消灭贾氏一族,阻止其继续作威作福。但是由于平日与贾氏一党关系密切,司马伦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下手。

司马伦手下的谋士孙秀建议他放出有人要拥立太子的消息,让贾南风不得不想办法谋害太子,之后再除掉贾氏一族。

司马伦听取了孙秀的建议,派人四处散布拥立太子的假消息。

这一计果然奏效,贾南风闻风而动,派人毒害了太子司马遹。

公元300年,4月,司马伦等人攻入皇宫诛杀了贾氏一党,将贾南风囚禁于金墉城。过了不久,贾南风就被人毒死了。贾南风之乱平息后,司马伦登上皇位,但是西晋的乱象已经形成,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贾南风无才无德,却成了能够将皇帝和朝纲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女性。后来历史上也有太后垂帘听政和武则天称帝的情况,但是没有一位女性能够如此在朝廷上大放厥词、肆无忌惮。

然而,贾南风的专制是彻头彻尾的暴政,不顾大局的乱政,其作为只是为了满足其贪得无厌的权力与欲望。贾南风一生的政治活动,充分体现了她贪婪成性、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丑恶本性。贾南风统治期间,西晋王朝内部腐坏不堪,政局混乱。

贾南风还是随后的“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遭到了世人的唾弃。

八王之乱

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并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从贾南风之乱开始的。“八王之乱”的八王分别是: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西晋司马炎统治末期,晋武帝荒淫无度,西晋已经出现政局不稳的征兆。公元290年,司马炎病死,司马衷即位。司马衷在位期间,皇后贾南风一党大权独揽,肆意干政。贾南风设计迫害朝中重臣杨骏、司马亮、卫瓘、司马玮等人,甚至密谋毒害太子。

公元300年,司马伦借着为太子司马遹报仇为名除掉了贾南风一党,随即自封为皇帝。

赵王司马伦的篡权引起了朝中旧臣和王室族人的不满。西晋的政治冲突再次演变为皇权斗争。

公元301年,齐王司马冏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共同声讨赵王司马伦的所谓“逆乱”。四股力量在洛阳附近相遇,旋即展开激烈的战斗。

交战期间,司马伦的部下叛变,司马伦被俘。持续了2个多月的激战消耗了双方十万兵力,以“三王”的胜利告终。

司马伦父子及其党羽被杀,司马衷再次成为西晋名义上的皇帝。

司马伦被杀之后,西晋由司马冏辅政。

令众人失望的是,得到权利的齐王司马冏仍然没有建设国家的意思。执政期间,司马冏不断集权揽权。

辅政一年多,司马冏致力于在朝中树立党羽扩大势力,并且沉湎于酒色之中。这使得众臣和诸位王侯普遍心怀不满,特别是手中握有重兵的诸王,因而他们抢夺皇位之心更盛。

公元302年,河间王司马颙率兵攻打洛阳,司马衷的第六子长沙王司马乂即刻在城中响应河间王讨伐司马冏。

司马乂带兵攻打司马冏的住所,三天之后,司马囧以及党羽均被诛杀,人数高达两千余人。交战之后,司马乂开始掌握朝中大权。

河间王司马颙在起兵杀到洛阳的时候,发现司马冏与司马乂已经交战,于是立刻改变了策略,停止继续进攻而围观二人厮杀。

司马颙认为兵少将弱的长沙王司马乂必定落败,到那时自己便可以借着为司马乂报仇之名杀掉司马冏,一举独揽国家大权。

但是,司马颙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司马乂部获得了胜利,他失去了控制朝廷的最好时机。

司马乂掌权之后,司马颙多次派人暗杀司马乂未果。

没过多久,控制了朝政的长沙王司马乂与亲兄弟成都王司马颖产生了分歧。于是司马颖联合一直想要杀掉长沙王司马乂的河间王司马颙,起兵攻打洛阳城。面对二十几万大军,司马乂心中忐忑不安,便搬出皇帝司马衷,美其名曰“御驾亲征”。

对战中,司马颖的军队节节败退。在军事实力上占有优势的成都王军不断战败主要是由军中将领不合所致。

成都王军的大将叫做陆机,是一位江东才子。

陆机虽然才气出众但是并不会带兵打仗,军中的将士,特别是北方的将士根本看不起他,战事因为将士们不愿配合而逐渐吃紧。

后来,司马颖的监军宦官因为与陆机兄弟素日不和,于是在战斗期间大肆污蔑陆机兄弟。

成都王司马颖不分青红皂白抓捕陆机兄弟,手下将士纷纷站出来为其辩护。但是不明事理的司马颖根本听不进属下的话,派人杀了两兄弟。

自洛阳城被围困已经过了半年之久,城内粮食不足发生饥荒,守城的士兵士气十分低落,这令长沙王司马乂十分忧心。

就在这时,洛阳城内发生了叛乱事件,东海王司马越的兵变结束了这场战役。

原本的盟友司马越叛变,司马乂被扣押后杀死,之后司马越利用司马衷下了停战诏书。

战后,司马颖被立为皇太弟,司马颙则被封为太宰、大都督,二人大权在握,战乱暂时平息。

但是过了不久,成都王司马颖就显露出他的篡位之心。东海王司马越则借此机会宣布讨伐司马颖,政局再次混乱起来。

东海王司马越认为,司马颖在与长沙王的对战中元气大伤,不足以支撑新一轮的战役,于是起兵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成都王司马颖帐下有一名叫做石超的大将,能征善战。面对司马越的军队,石超率领成都王军誓死抵抗,竟与东海王军打的难分输赢。

经过长期对战,成都王司马颖终于支持不住,败北。

河间王司马颙在投降的路上就被杀死。

在这次混战中,皇帝司马衷彻底成为诸王的棋子,被任意摆布。即使如此,他的结局依然悲惨。

东海王司马越在取得最终的胜利后,派人毒死了司马衷。

司马衷死后,他的弟弟司马炽即位,即历史上的晋怀帝。发生于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混战中,司马氏各诸侯王手足相残,西晋国力被严重消耗,王朝开始走向衰亡。

西晋的政局一直十分混乱,不仅仅政治野心家们参与了权力大战,很多文人雅士也被卷入皇室矛盾中,最后的结果令人悲叹。

陆机,字士衡,陆逊之孙,陆抗之子。陆机原本是一位文学、书法大家,有“太康之英”的美誉。作为南方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名人书法真迹。很多人听说过“洛阳纸贵”的典故,“洛阳纸贵”和“陆机辍笔”中的主人公之一就是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乂的时候,陆机率军出征失利,最后被诬陷而死。

就是这样一位文人雅士,最终却死于八王之乱中,而且遭受了夷三族的命运。

司马炎统治后期,朝中已经出现混乱的趋势。

司马懿等人的努力让司马炎顺利登上了皇位,而司马炎在前期统治时期,也十分开明。

他积极筹措讨伐东吴,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最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并了东吴。

但是,司马炎的善政并没有持续多久。统治后期,司马炎过度宠信杨氏和贾氏一党,搜罗天下美女,沉溺于声色之中不能自拔。皇帝如此荒淫无度,朝政随之呈现混乱之势,杨氏、贾氏两党之争逐渐加剧。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即位。当时,司马衷的痴呆之名已经为众人所知。

司马炎虽然已经半身入土,还是显示出了对西晋王朝将来的担忧,死前不忘安排亲信镇守国内各个要地,防止叛乱发生。

不过,即使这时的司马炎再做任何准备,也抵抗不住西晋王朝的混乱局势了。贾南风事件之后,国家内乱不断,西晋的统治阶层势力消耗殆尽,人民也被卷入了战争的深渊。

百姓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揭竿而起。

八王之乱期间,人民运动从未停止,割据力量丛生。西晋王朝国力衰微,逐渐使其走向灭亡。

永嘉之乱

公元307年到公元312年,西晋经历了一场招致国家灭亡的政治大事件——永嘉之乱。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诸王相争,手足相残。

王朝内部混乱不堪,民怨丛生、经济衰败,完全失去了大国的统治地位,而这对北方少数民族来说是一个侵略中原、踏平西晋的好机会。

匈奴刘渊首先在北方建立了政权。刘渊是奴左部帅刘豹之子,由于长期居住于洛阳城内,对汉族的文化十分了解。但是作为匈奴派往西晋的人质,刘渊备尝西晋汉族的冷眼,这让刘渊自幼就对西晋王朝存有怨恨之心,并萌生了脱离西晋统治的念头。

刘渊在司马衷统治时期做过一段时间的建威将军、大都督,官拜汉光乡侯。后来,他率领一部分同族叛逃西晋,并因此被西晋罢免了官职。

八王之乱期间,司马颖为了抵挡东海王司马越再次起用了刘渊。刘渊身兼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和太弟屯骑校尉(西晋官名。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任命匈奴人刘渊为“太弟屯骑校尉”)等职,

以帮助成都王对抗司马越为由回到并州,并获得了匈奴贵族刘宣等人和并州周边被西晋压迫的少数民族的大力支持。

这之后,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方山)起兵反晋。

公元304年,刘渊自封为大单于,建都左国城,定国号为汉。称王后,刘渊招兵买马,很快就召集了5万士卒。

可以说,刘渊是一个极具野心和政治头脑的首领。

常年居住于洛阳的他深知中原文化和百姓的心理,为了造势拉拢民心,他放弃了匈奴人的旗号。另外,在自立为王之后,刘渊还派军队回救过成都王司马颖,表明自己的守信。

刘渊利用匈汉和亲的关系,称刘邦为“我高祖”,并处处体现出尊敬汉人汉室的姿态。

面对刘渊的造势和崛起,西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不过,与腐朽的晋朝相比,刘渊一方的实力更强,西晋在多次讨伐中均败下阵来。

公元306年,刘伯根在山东东莱地区发动了起义,东莱(今山东莱州)王弥加入了起义军,这只起义队伍被当时西晋的统治阶层称为“妖贼”。与此同时,汲桑、石勒等人也在河北发动了起义,汲桑,石勒投降刘渊。山东刘伯根死后,王弥继续抗争,后来也因为战斗失利而投奔刘渊。

在两支起义军支持下,刘渊的势力迅速扩张,成为北方各民族反对西晋的领导者。

公元308年,刘渊在迁都后不久正式称帝,而后再次迁都平阳。历史上,称这个国家为前赵。

刘渊称帝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西晋,这时候的西晋同时面对内忧外患,政权岌岌可危。但此时的司马氏内部势如水火,混战不断,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攻打刘渊。不过,刘汉政权虽然势力不断扩张,但在与西晋王朝的对抗中也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公元309年,刘渊派王弥和次子刘聪等人率兵攻打洛阳城。

这一战,刘渊原本抱有十足的把握,计划一举攻破西晋首都,消灭司马氏。

首战中,晋军由于刘汉大军两路夹击而败,淮南内史王旷轻敌自傲,招致身死,刘聪等人初战告捷。

之后,刘汉大军屡战屡胜,剑锋直指宜阳。若此战成功,刘汉大军便取得了灭晋战役的关键性胜利。

然而此时,轻狂的刘聪因为数战皆胜而变得忘乎所以,犯了轻敌大忌,被弘农(今河南灵宝)太守垣延利用诈降之计杀得大败,刘汉大军被迫撤回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

公元309年10月份,刘渊再次举兵伐晋。刘聪、王弥等人再次率领5万精兵一路杀至洛阳城下。刘汉大军势如破竹,晋军则在凉州刺史张轨的带领下未显慌张。

张轨利用夜色偷袭刘汉大营,刘渊的征虏将军被杀,这导致刘聪军中大乱,撤兵洛水。

撤兵第三天,刘汉营中发生叛乱事件,刘渊得知这一消息便令刘聪等人火速回军,但刘聪不肯。

刘聪上书刘渊说西晋士兵十分软弱,只要攻打即可取胜,不应该因军中之变急于班师回朝。足可见其自傲求功之心。刘聪执意如此,刘渊也无可奈何。事实证明,刘聪在领兵打仗方面的才能与晋军将领相比确实略逊一筹。他不采用任何战术,只是一味地命令士兵们攻城。晋军方面坚持死守,刘聪一时间毫无办法。攻城几日不下,心急如焚的刘聪竟然决定上山求佛,以保佑其战事胜利。

司马越得知了刘聪带领一支部队启程赶去嵩山拜佛的消息,便挑选城中几千晋军勇士,趁着刘汉军中空虚与其交战于洛阳城外。

孤注一掷的晋军异常勇猛,混战中杀死了刘汉大将呼延朗,刘厉因为害怕刘聪问责而投水自尽,晋军大胜而归。

当刘聪听到战事突变的消息时已经太迟了,而王弥等人认为不可再战就规劝刘聪撤军。

刘渊得知汉军大败,也催促刘聪尽快班师回朝。不得已,刘聪只好下令撤军。

公元310年,刘渊去世,刘聪趁机杀死太子刘和篡位称帝。

即位后,刘聪继续派兵扩张势力征讨西晋。石勒、刘曜等人切断了洛阳与长安的联系,将洛阳城团团围住。西晋王朝经过多次内乱外患之争,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侵略的能力。眼见洛阳城内面临爆发饥荒的危险,晋怀帝司马炽下诏各地请求救援,无奈西晋各地守卫自顾不暇,无人回军解京师之围。

公元311年,晋军王衍部大败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将士以及士族为求活命称支持石勒称王,最后全部被杀。

之后,石勒、刘曜、王弥共同攻陷了晋国首都洛阳,生擒晋怀帝司马炽,洛阳城被焚。刘汉军队战胜之后大肆抢掠杀戮,激起了汉族人的反抗,另有大批贵族和百姓逃亡江南地区。

“永嘉之乱”的主角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胡人。永嘉之乱后,西晋王朝走向覆灭。

公元316年,西晋彻底灭亡。胡人作乱,并不是西晋王朝短命的唯一原因。晋朝几代,均由司马氏独断专权,而司马氏的统治一代不如一代。另外,西晋在政治和军事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政治方面,西晋吸取了曹魏篡权的历史教训恢复了宗室分封制度。晋武帝时期,司马懿之下的宗室全部封王。军事方面,各地拥有一定实力的宗室均具有拥兵自重的权利,同时地方军队的势力被削减。这是因为西晋统治阶层害怕东汉末年皇权衰落的历史重演。

这种政治军事策略对保证皇权稳定具有一定程度的好处,但是也十分不成熟——同姓宗族大权在握,自相残杀的闹剧随时有可能上演。

当王朝内部因为混战国力衰弱的时候,刚刚建立的匈奴刘汉政权就成了压死西晋这个大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地域上看,西晋的地缘位置使得外患不断。从东汉开始,匈奴、鲜卑等不少北方少数民族就向黄河中心地区迁移,到了西晋时期,已经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状态。但是,各民族之间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而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矛盾。当权者没有听从大臣的意见,放任自流,导致最后民族矛盾大爆发。

起初,刘汉政权的建立者刘渊十分重视汉族的文化,极力拉拢汉人,很多人也将刘汉大军当成解除民族压迫的救世主。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汉政权的统治者越来越显示出其野蛮的一面。一些胡族贵族甚至煽动民族仇杀,在战争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大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和反抗,而这也注定了刘汉政权无法长久。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我...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跑步和喝酒仿佛是一对“水火不容”的组合,一边是挥汗如雨、积极健康的跑步运动,另一...
(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男... 当日,在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男子A组预赛中,拉脱维亚队3比4不敌瑞士队。 8月6日,瑞士队守门员...
原创 为... 谁都不会想到,那个曾经征服欧亚大陆的男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竟被扣上“阶级敌人”的帽子,被刻意抹去姓名...
原创 彼... 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位十分具有名气和影响力的改革家,于1862年4月14日...
原创 从... 从赵简子谋国至幽缪王迁被虏,二百六十多年中,赵国的军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赵国的创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原创 依... 依据正史推断:整个三国有5人可以打败马超,其中4人关羽也打不过,他们都有谁呢? 少年锦骑震西州,意...
原创 如... 如果纣王不侮辱女娲,商朝会不会延续下去?原著中一件事说明真相 有些人能惹,有些人却不能惹,这是人生...
原创 诸... 陇右有五郡,分别是:陇西郡、广魏郡、南安郡、天水郡、安定郡。 地理位置主要在今天甘肃省的南部,这里是...
原创 一... 前言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
原创 王... 前言 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宫廷侍卫,竟然七战七捷,击溃不可一世的匈奴大军! 这个人就是汉武帝的妹夫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