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
电视剧《上甘岭》
的爆火,秦基伟将军的名气,再次得到了提升。
这位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建立了功勋的“大刀队队长”、
在阅兵式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北京军区司令员,一生中充满了传奇。
而危险,也经常与这位战将擦肩而过。
其中
最危险的一次,是他被残暴的“马家军”抓捕后,因为叛徒的出卖而暴露了身份。
那么他是如何陷入如此险境的呢?为何最后他还能全身而退呢?这就要从红军的西征说起了。
1936年10月,为了打通沟通苏联的国际交通线,
红军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展开了西征。
这一次,红军集结了两万余人,司令员是身经百战的徐向前总指挥。
如果从红军的总体力量来看的话,西征的阵容可谓相当豪华。
一开始,西征的进展也的确很顺利。
红军渡过黄河后,曾经驱赶了盘踞在此的马家军,并建立了一小块根据地。
马家军的首领马步芳一度非常惊恐,谈红军而色变。
但是,
由于后勤补给无法持续,红军的战斗力开始下降。
而以骑兵为主的马家军,却逐渐体现出了自己灵活机动、攻击力强的一面。
逐渐地,红军的劣势显现。经过祁连山一战后,西征红军被彻底打散,只能各自分散着找路回陕北。
当时,秦基伟将军的职务,是274团团长,以及总部参谋长和补充师师长。
在西路军中,他也算是个高级将领了。
在西征遭遇挫折后,
他掩护着西路军总后勤部,在甘肃临泽一带坚持战斗。
后来
,由于双方的力量实在过于悬殊,秦基伟无力回天
,于是只能带着几个人突出重围,开始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跑。
这一路的辛苦,实在是难以言喻。
不过好在,几个人身上还带着钱。
在一户牧民的家里,他们买了些吃的,然后就开始狼吞虎咽了起来。
秦基伟主动和人接触,这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
当地群众受了马家军的蛊惑,都认为红军是“青面獠牙”的魔鬼,根本不敢跟他们接触。
为了能脱险,秦基伟等人一直是着便装的。
但是,几个陌生人突然闯入人迹罕至的牧民家中,这本身就十分可疑。
一旦牧民向马家军报告,那秦基伟一行人就会遇到危险。
不过
,他们已经在山中走了多日,实在是太饿了,只能冒险为之了。
秦基伟将军想,
赶紧和牧民交易完然后赶紧走,尽量减少暴露的风险。
然而,
仅仅这一次的疏忽,却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就在秦基伟几人吃东西的时候,牧民已经让自己的家人去马家军报告了。
马家军在这一带发布了非常严格的“戒严令”,
命令牧民们见到陌生人就要报告,否则就会“满门抄斩”。
牧民们不敢得罪马家军,只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马家军的骑兵确实迅捷,仅用5分钟便赶到了牧民家。
他们一手端着各种枪支,一手抄着马刀,凶神恶煞一般向秦基伟等几人扑来。
几人如今虽然吃了些东西,身上有了力气,但苦于手里的武器都已经消耗完了,根本无法和敌人硬拼。
就这样,几人很快就被抓了起来。
被押解途中,秦基伟的头脑飞速旋转了起来。
他想到
,自己红军的身份恐怕是瞒不住了
,但是真实的职务,还是不能暴露。
一旦马家军知道自己是红军的“大官”,那么必然不会放过自己。
至于身边的几个同志,也会受到牵连。
这样的话,不要说回延安,就是活下去都很难。
于是,马家军的监牢里,
秦基伟和几个同志达成了共识,就说自己是个伙夫。
很快,马步芳手下的红人马禄,就来审问几个人。
几个人事先早有准备,所以就以各自的新身份作答。
当他们问秦基伟是什么职务时,
秦基伟很镇定地说,自己是274团的一名炊事员。
但是,
马禄这个人十分狡猾
,尽管几人口径一致,他还是决定再找旁证。
很快,他就命人将红军的一个叛徒带了过来,让他当众指认。
此人看到秦基伟时,立刻大喊
:“他根本就不是什么炊事员,他是274团的团长!”
听此人这么说,秦基伟的心中不免一颤。
但是,
作为身经百战的指挥员,他的应变能力远非他人可比。
他立刻表示,当部队被打散的时候,他确实被火线任命为临时连长。
但是,这仅仅是临时的,根本没有正式的任命书,是不能算数的。
自己连这个连长都是临时的,就更别说什么团长了。
接着,
他对叛徒反唇相讥,说对方是想邀功,所以才刻意夸大了自己的官职。
马禄看一个人指认不行,便又叫来了一个叛徒。
此人一看秦基伟,立刻大叫了起来。
他表示,
秦基伟不仅是团长,还是西路军总部四局局长,
同时还是徐向前司令员身边的参谋。
此人对我军内部十分了解,详细给出了西路军所有高级指挥员的名字。
这一下,秦基伟即使再否认,也已经没有用了。
正当几个红军等待敌人的子弹时,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马禄一听,秦基伟是红军里的“大官”,反而客气了起来。
他命人给几人松绑,并且笑着称呼秦基伟为“秦参谋”。
这一下,不仅那个叛徒目瞪口呆,就连秦基伟等几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这个马禄身上。
此人虽然是马家军的重要头目,但同时也是个有着民族责任感的铁血硬汉。
他早就听说过东北沦陷、华北遭受日本侵扰等事情,心里对侵略者充满了恨。
毛主席到达陕北之后,曾经通电全国,号召共同抗日。马禄对此,也是十分向往的。
所以他认为,
想要抗日的红军,绝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西路军在行动的开始阶段,也曾经派人到马家军中做工作。
当时和他们接触的人,正是马禄
。双方在交谈中,互相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在马禄的心中,其实早已经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不是西路军最终失败了,他很有可能成为双方沟通的桥梁。
而且,就在秦基伟几人被捕之前,马禄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西安事变已经得到了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国民党政府已经给马家军下了命令,不能残害我军的高级指挥员。
所以,马禄才敢于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善意。
多方面作用下,秦基伟将军的境况暂时有了缓解。
但是,此时的他,距离真正的脱险还有一段距离。
马禄虽然对他很客气,但仍然监禁着几人,不让他们随意走动。
不久之后,他就根据胡宗南的命令,将秦基伟等人转送西安。
理论上讲,秦基伟等人至此,应该可以回归部队了。
根据国共合作的精神,被捕的红军将领,是可以回到原部队的。
但是,
在具体操作上,胡宗南却开始“打埋伏”
。他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向来以蒋介石马首是瞻。
他知道,
蒋介石是不会坐视红色武装壮大的
。红军的将领,他能多扣押一个就多扣押一个。
然而,胡宗南还是小看了秦基伟。这位战将早已经看出来,胡宗南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所以在暗地里,秦基伟早已经做好了越狱的准备
。在一次押解行动中,秦基伟看准机会逃走了。
胡宗南得知后,立刻命人展开了大搜捕。
秦基伟在西安附近的山区中,躲了一段时间,
然后才想方设法去了陕北,
最终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