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容对比
面对天下汹汹义军,此时名义上的正统王莽在干啥呢?
没错,还是在搞他自己的那一套!
王莽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焦虑,把已经发白的胡子和头发,全部都染成了黑色。
接着为了冲喜,征召了一百二十个美女,来充实后宫。
这可真是老当益壮啊!
搞完封建迷信之后,王莽开始面对现实。
他任命王邑、王寻为主帅,集结天下精兵,攻打汉军。
当时汉军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更始帝刘玄在攻打宛城,一个是刘秀驻扎在昆阳。
于是,刘秀的成名之战——昆阳之战,拉开序幕。
我们先来看看双方的阵容:
王莽军:
主帅:新朝大司空王邑、新朝大司马王寻
总兵力:四十二万,号称百万
特色一:有一个巨人,名叫巨毋霸(也叫巨母霸),战斗力一般,但是唬人……
特色二:驱赶猛兽助阵,包括但不限于虎、豹、犀、象,没啥用,但是唬人……
特色三:为图吉利,军中打着各种“鬼画符”的旗帜,没啥用,但是唬人……
特色四: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没啥用,但是唬人……
总的一句话,没啥用,但是唬人。
再看刘秀这边的阵容:
统帅:刘秀、王常、李轶等
总兵力:八至九千
特色一:众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
特色二:诸将素轻秀
就这么个局面,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就提桶跑路了。
但刘秀不是一般人。
当王邑、王寻的百万大军,将昆阳团团围住的时候,昆阳城内的诸将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了。
刘秀当即驳斥众人:“如今敌人重兵压境,我们若齐心协力,尚有一线生机,若四散而逃,势无俱全!一日之间,诸部皆灭,妻子财物保的住吗?”
诸将听了,大怒道:“刘将军何敢如是!”
刘秀听了,也不生气,说:“你们死守,我去搬救兵。”
“秀笑而起……夜与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以少胜多
当时外边的场景,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王邑、王寻指挥军队,将昆阳围了数十重,“列营百座,征鼓之声闻数十里”,这场面,要不是有大胆魄的人,怕是早就腿软了。
刘秀带着这十三骑,趁着夜色从城中出来后,开始四处搬救兵。
刘秀前脚刚走,王寻、王邑就下令猛攻昆阳城。
有挖地道的、有撞城门的,“积弩乱发,矢下如雨”,这个弓箭密集到什么程度?
根据史书记载,“城中负户而汲”。
也就是说,城中的人出来打水,都得背着门板挡箭,可以说是非常形象了。
城中留守的王凤等人,实在扛不住了,想要投降。
但王邑、王寻认为昆阳片刻可下,当即拒绝接受王凤的乞降。
王凤等人只能死守。
刘秀这边向各营求救,但各营将军也不傻,知道昆阳凶险,都不愿去。
刘秀就说:“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众将这才发兵。
就这样,刘秀与并不打算出死力的诸将,浩浩荡荡地往昆阳进发。
刘秀自己带了一千余骑兵当做先锋,王寻、王邑见刘秀兵少,也拨出数千骑兵阻击刘秀。
刘秀二话不说,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人们只看到一个红衣将军,在军阵中来回冲杀,一会功夫,斩首数十级。
后边诸营将官虽然不打算出死力,但敢造反的人,也多多少少沾点豪气。
他们见刘秀如此勇猛,也不禁被感染,说道:“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于是大家一股脑冲杀进去,连战连捷,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以一当百。
混乱中,刘秀临时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直奔主帅王邑、王寻这边来。
王邑、王寻为了避免大军被冲击,下令大军按兵不动,二人亲自率领一万余人迎战刘秀。
临阵杀敌,讲究的就是一个勇字。
此时刘秀和手下的三千敢死队士气正盛,对着王邑、王寻的万余人就是一顿猛冲,混战之下,王邑、王寻大败。
由于二人已经下了命令,大军不得擅动,所以竟然无一人来救。
王寻死于乱军之中。
昆阳城中见城外援兵来到,也打开城门往外冲,内外合击,喊杀声震天动地。
王莽大军土崩瓦解,自相踩踏。
刘秀率军一路突击,仿佛杀神一般,见人就杀,史书记载,此战王莽军“伏尸百余里”。
正好老天爷也来助阵了,突然狂风大作、惊雷阵阵,大雨如注。
王莽军带来的那些虎豹猛兽们,也被滚滚惊雷吓得伏在地上,不敢乱动。
这个场景一想就很帅啊:刘秀几千人打崩了王莽号称的百万大军,一身血污地四处冲杀,远天是惊雷滚滚、眼前是大雨如注,地上是猛兽伏地,怪不得网友戏称其为位面之子。
刘秀的收获
此战,刘秀不仅解救了昆阳,打崩了百万大军,更重要的是,有三个大收获。
第一个收获,王莽四十余万大军的辎重,全部被刘秀缴获。
这些辎重有多少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战后,刘秀指挥兄弟们搬了一个多月,才搬完。
第二个收获,威望,几乎所有参战的义军,此刻都对刘秀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三个收获,民心。
天下人听说刘秀在昆阳,以少胜多之后,纷纷杀掉本地州牧,起兵响应刘秀,并隔空喊话刘秀:“刘将军快来啊,我们等着你来收编我们啊!”。
此刻的刘秀,身上有着项羽巨鹿之战后,睥睨天下的霸气,却又没有项羽谁也瞧不起的傲气。
从此之后,刘秀就变成了一个有钱、有粮、有兵、有地盘、有号召力的独立势力。
比如刘秀攻打父城时,久攻不下,正巧这时候士兵俘虏了一个小吏,名叫冯异。
冯异被抓后,对刘秀说:“我老母亲在父城,如果您能放我回去,我愿率五城归降,以报将军!”
刘秀就把冯异放回去了。
冯异回父城之后,考虑再三,认为王莽苛政,义军残暴,唯独刘秀仁德不滥杀,可以投靠。
于是就联系各城守将,率五城归降刘秀。
这个冯异后来也成为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