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8年,73岁老将速不台在图拉河病逝,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成吉思汗留下的名将凋零。对速不台而言,他一生足够传奇,无论是对手还是盟友,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
成吉思汗麾下,不缺乏名将,也不缺乏名臣,而速不台无疑最耀眼。美国史学家杜派在《哈珀柯林斯世界军事人物全书》中,把速不台列为成吉思汗麾下最能打的名将,也是贡献最大的名将,他是蒙古战斗力巅峰的代表。
杜派为何对速不台评价这么高呢?纵观速不台的一生,他足以拥有“超级名将”头衔。蒙古名将虽然很多,但能打完全场,赢得大满贯,也就是速不台一人。
1176年,速不台出生在兀良哈部,这是盛产名将的地方。速不台与兄长者勒蔑一起位列蒙古“四獒”,其他两位则是忽必来、哲别,但都没速不台影响力大。
漠北森林以及大小兴安岭中的“林中百姓”这些部落,就是速不台搞定,把他们纳入蒙古帝国版图,让他们服从成吉思汗指挥。追击最难打,最耐打,也是蒙古乞颜部最大劲敌的蔑儿乞部,也是速不台完成。
1211年,成吉思汗对金国宣战,速不台、哲别单独带兵征战。此战,速不台夺取了金国牧马基地桓州、昌州、抚州,让金国骑兵力量元气大伤,骑兵被当成步兵使用。
1213年,契丹耶律留哥起义,脱离金国,随后蒲鲜万奴叛变金国,辽东局势混乱。速不台奉命出征,契丹表示归顺,蒲鲜万奴也一度投降蒙古,速不台还顺便去一趟高丽,打了一圈,迫使对手屈服。
1223年,第一次西征回来后,速不台率骑兵攻打畏兀儿,阻止他们增援西夏都城,成吉思汗得以灭亡西夏。接着,速不台夺取河西地区,并派兵进入汉中,劫掠南宋百姓,探索南面攻打金国的路线。
1229年,窝阔台继位,拖雷结束建国,此时速不台已经基本拿下关中,金国退守潼关一线,以关隘、黄河阻挡蒙古骑兵,保住河南基本盘。
如何灭亡金国?北面强攻不一定行,只能两面夹击。南线作战,必须要经过南宋境内,也就是从关中出兵,经过南宋的汉中,攻打金国邓州、唐州、钧州,从南面打开封。
借道打金国,南宋不一定答应,毕竟唇亡齿寒。再则,成吉思汗灭西夏,就试探性进攻四川、汉中,压根不给南宋面子。此时,窝阔台派使者去杭州,与南宋商讨联合作战问题,但没有下文。
南宋没有直接同意,如何是好?速不台看来,这个世界看拳头说话,真理在弓箭的射程之内。如此,拖雷、速不台直接打穿汉中,无视南宋尊严,然后杀到金国境内,与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的13万大军在三峰山遭遇。
蒙古骑兵不足5万,金国则是13万,且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都是名将,也不容易对付。但是,一场大雪来临,速不台抓住机会,对金军反包围,然后故意围三缺一,全歼这支金军。
三峰山之战后,速不台继续进军,夺取钧州、邓州,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都被处死。至此,金国没了机动力量可用,速不台拿下开封,金哀宗退守蔡州。
攻克开封后,窝阔台、拖雷班师回朝,速不台留下来负责攻打金国,追歼金军残余。1234年,速不台坐镇开封,让塔察儿、张柔去打蔡州,灭亡金国。
蔡州之战,除了蒙古军,还有南宋参战,但双方很快就翻脸。南宋认为蒙古无暇东顾,便金军很难,夺取洛阳,是为端平入洛。蒙古很快就反击,6万宋军一败涂地,蒙古骑兵饮马长江。
东方作战,速不台打漠北、辽东、高丽、南宋、金国、西夏。期间,速不台都是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支持方面作战,独当一面。西线战场,速不台也是主角,相当耀眼。
1215年,成吉思汗把蒙古主力从金国撤出来,由木华黎主持漠南军政。蒙古回到草原后,成吉思汗筹备西征,去开拓疆域,为自己的儿子寻找领地,让贵族在战争中获利。
第一次蒙古西征,速不台是两位前锋大将之一,与哲别一起行动。这次西征的巨大胜利,也让哲别、速不台名震西域,他们几乎打穿了中亚、钦察、高加索,所过之处,无人能敌,而他们的军队才3万。
西征开始,速不台、哲别先灭西辽,然后横扫花剌子模,夺取讹答剌、布哈拉、撒尔马罕,无人能阻挡。印度河之战,札兰丁垂死挣扎,与成吉思汗厮杀,胜负未分。速不台、哲别突袭花剌子模侧后,札兰丁只能披甲渡河,逃到德里苏丹边境。
花剌子模被打残后,速不台、哲别又横扫呼罗珊,夺取伊朗高原。旋即进入格鲁吉亚,攻入第比利斯,全歼5万敌军。接着,翻越高加索,打残阿兰人,然后集中力量,突袭钦察,夺取草原。
钦察人战败后,请求罗斯诸公国帮忙,组建一支8万人联军。结果,速不台、哲别诱敌深入,在迦勒迦河反击,全歼联军,乞瓦大公被处死,罗斯首领弗拉基米尔大公半路逃回去。
速不台、哲别乘胜追击,进入克里米亚,攻破十几座城池,然后从伏尔加河返回草原,中途顺带打残保加利亚人,降服康里人。1223年,速不台回到漠北蒙古草原,哲别则班师途中病逝。
1234年,金国灭亡,窝阔台策划第二次西征,出兵15万。这次远征,除了主帅拔都,其余诸侯王长子都要跟随,故而叫“长子从征”。
15万大军西征,必须有能人指挥,谁可以胜任呢?答案是速不台,他才是全军实际主帅。因为,这些“长子”将领,几乎没啥军事经验,他们需要速不台指挥全局,给他们镀金的机会。
这些诸侯王的“长子”甘愿接受速不台指挥,足以表明速不台之强悍,以及他在蒙古军中的威望。要知道,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察合台嫡长孙就不给主帅拔都面子,经常拆台,却不敢叫板速不台。
蒙古第二次西征,速不台的成绩更加耀眼。西征开始,钦察首领八赤蛮,以勇猛善战著称,闻知速不台西征,立刻逃走,不敢交战。接着,蒙古进军罗斯,拿下整个南俄草原。
拿下罗斯诸公国之后,速不台分兵两路。拜答儿、兀良合台(速不台长子)率偏师2万人进入波兰,在里格尼茨之战全歼波兰、德意志联军4万余人,斩杀西里西亚大公,然后进入捷克、匈牙利。
速不台、拔都让贵由、蒙哥率兵攻打高加索,巩固对当地的战略,然后亲率7万精兵攻打匈牙利,抵达布达佩斯城下。
1241年,为了阻止蒙古军前进,西欧各国组建一支10万人的联军,增援布达佩斯。速不台诱敌出击,连续撤退12天,然后在赛约河反击联军。
拔都正面迎战,挡住联军进攻,速不台则在下游利用羊皮筏渡河,从联军后方发起进攻,成功将其包围。围困几天后,速不台“围三缺一”,故意让联军从缺口出逃走,扰乱其阵型,然后发起追击,歼敌7万余人,攻克布达佩斯。
拿下布达佩斯,欧洲各国闻风丧胆,蒙古的前锋也进入巴尔干,准备下一场打维也纳。此时,窝阔台大汗病逝消息传来,蒙古帝国内部不稳,拔都、速不台只好班师。拔都跟贵由关系不好,不愿意回漠北;速不台则带主力回来。
蒙古前两次西征,速不台都扮演重要角色,建立赫赫战功。如此,速不台成为征战范围最广的名将,蒙古征服天下的各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堪称是打完全场的名将,赢得大满贯。
1182年,还是6岁的速不台,跟着父兄投奔成吉思汗。此时,成吉思汗只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连塔塔儿人都打不赢,名义上还是金国的臣子。
1248年,速不台病逝时,蒙古帝国已经进入极盛。东部濒临日本海,北部抵达北冰洋,南部与南宋接壤,西部以多瑙河为界,速不台功不可没,他见证了蒙古帝国的崛起,且充当重要角色。
穿着中原的丝绸衣服,品尝斯拉夫人送来蜂蜜,去布达佩斯旅游一圈,喝了多瑙河的水,吃着高加索核桃、日本海的鱼,速不台一生堪称传奇。
对子孙的教育,速不台也不差,兀良合台、阿术都是名将。兀良合台灭大理,横扫中南半岛,从南方打穿宋朝。阿术,则是忽必烈灭南宋的主力之一,地位仅次于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