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最后一天:上午料理光绪身后事,下午密改遗嘱换寿衣!
创始人
2025-08-05 18:33:01
0

视频加载中...

1908年的紫禁城,暮气沉沉。深秋的寒意已经渗透到这座古老宫殿的每一个角落,仿佛预示着一场巨变即将来临。

就在这一年的11月15日,一个掌控了晚清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女人,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她,就是慈禧太后。

然而,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上演着一场关于权力、欲望和王朝命运的角力。

权力交接:最后的豪赌

信息来源:慈禧太后的临死遗言竟然震惊了整个大清王朝——光明网

就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突然驾崩于中南海瀛台。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虽然光绪早已被慈禧架空,成为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但他的死依然给风雨飘摇的清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此时此刻,紫禁城内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两件:一是光绪皇帝的后事如何办理,二是新帝的人选问题。而这两件事,都牢牢地掌握在已经病入膏肓的慈禧手中。

慈禧没有时间悲伤,或者说,权力已经占据了她所有的思维空间。她强撑着病体,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她以惊人的速度草拟了光绪皇帝的葬礼流程,并下令一切从简。要知道,慈禧向来注重排场,生活奢靡无度,为何在光绪的葬礼上如此“节俭”?答案不言而喻:她要把所有的资源都留给自己,留给那场注定要空前绝后的“世纪葬礼”。

处理完光绪的后事,慈禧立刻召集了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等朝廷重臣,商议新帝人选。奕劻等人提议立年长的溥伦为帝,认为他血统纯正,且年长有经验,能够稳定朝局。

然而,慈禧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最终,慈禧力排众议,选择了年仅两岁的溥仪作为新帝。这个决定看似荒唐,却蕴藏着慈禧深沉的政治心机。

溥仪年幼,无法亲政,这意味着慈禧可以继续垂帘听政,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溥仪的父亲载沣,虽然野心勃勃,但在政治经验和手腕上远不如慈禧老辣。选择溥仪,就等于选择了继续控制清廷,这是慈禧在生命最后时刻做出的最后一次豪赌。

一个女人的野心与无奈

慈禧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从一个普通的汉族女子,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成为晚清实际的统治者。

她手腕强硬,杀伐果断,在男人主导的政治舞台上,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为自己赢得了“无冕女皇”的称号。

同时慈禧的统治也充满了争议。她虽然精明强干,却也固执守旧,缺乏改革的魄力和勇气。

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时,她选择了妥协和退让,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在内政方面,慈禧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设立新式学堂、训练新军等,但这些改革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清朝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

慈禧的垂帘听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她对权力的过度迷恋,使她忽视了历史的潮流,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也断送了清朝的未来。

就在慈禧做出立溥仪为帝的决定当天,她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她已经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开始安排后事。

慈禧命人起草了遗诏,并亲自对遗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一处修改,是她删除了有关“训政”的条款。

慈禧深知,自己多年来的垂帘听政已经引起了朝野内外的诸多非议,她希望通过删除“训政”一词,来淡化自己对权力的控制,给自己留下一个相对“正面”的历史评价。

不够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并不能掩盖慈禧对权力极度渴望的事实。就在她去世前的几个小时,她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遗言:“此后,不许妇人干政。”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对后世君主的警告,但更像是慈禧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却也亲手将清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不可阻挡的历史车轮

慈禧去世后,年幼的溥仪登基,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载沣担任摄政王,辅佐幼主。

然而,此时的清朝,已经病入膏肓,回天乏术。

载沣虽然有心改革,却缺乏魄力和能力。他优柔寡断,在处理政务时常常犹豫不决。

廷内,满族贵族顽固守旧,对改革百般阻挠;廷外,革命党人风起云涌,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内外交困之下,载沣的改革措施如同隔靴搔痒,根本无法挽回清朝灭亡的颓势。

而隆裕太后,虽然贵为太后,却只是一个政治上的傀儡,对朝政毫无影响力。她软弱无能,优柔寡断,在关键时刻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清王朝一步步走向深渊。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一声枪响,辛亥革命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这场革命风暴席卷大清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面对革命的洪流,清廷内部人心惶惶,载沣被迫辞去摄政王之位,将希望寄托于袁世凯。然而,袁世凯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一面利用清廷的力量镇压革命,一面又与革命党人秘密谈判,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隆裕太后在清廷大臣的胁迫下,发布了清帝退位诏书,宣告了延续两百余年的清朝统治的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到了尽头。

慈禧太后,这位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最终也没能逃脱历史的审判。她虽然机关算尽,却依然无法阻止清朝灭亡的命运。

她精心安排的权力交接,最终也只是一场徒劳的挣扎,一个王朝的谢幕演出。

相关内容

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 家...
当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然而,家长们也...
2025-08-05 08:41:50
粤动中华 迷你马拉松火热启...
4公里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了来自大湾区各地的跑步爱好者踊跃参与。受访...
2025-08-05 08:40:19
罗源鉴江镇历史文集《鉴水长...
《鉴水长流》,一部承载着罗源鉴江镇历史记忆的文集正式出版。它如同一...
2025-08-05 08:39:39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赛区选拔赛正式拉开帷幕,开始接受报名啦!...
2025-08-05 08:39:02
原创 ...
你知道中国古代谁是最富有的人吗?我相信很多人会说是“ 富可敌国 ”...
2025-08-05 08:34:12
原创 ...
老周 摘要:蒙古草原有左翼右翼之分,还有内蒙古和外蒙古之分。曾经横...
2025-08-05 08:34:03
原创 ...
二战结束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军头们口...
2025-08-05 08:33:53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
2025-08-05 08:33:51
原创 ...
他是国军上将,绰号水晶猴,骂过蒋介石,建国后获一级解放勋章 在民国...
2025-08-05 08:33:45

热门资讯

2025年红色沂蒙皮划艇马拉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8月5日,临沂市体育局发布公告,2025年“红色沂蒙”皮划艇马拉松挑战赛...
江南研究再出发——首届江南史学... 江南研究再出发 ——首届江南史学前沿论坛在江南大学举行 12月6日至7日,“首届江南史学前沿论坛暨长...
浅谈济南老商埠的“上新”路 一 老商埠资历很“老”,却有追求时尚前卫的“新”思想。 一座老商埠,半部济南近代史。1904年,随...
原创 春... 公元前270年,赵国都城邯郸。此时,赵国正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激烈时期。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有一位名叫...
原创 李... 日本文政六年刊《虞初新志》 【叙录】 《虞初新志》二十卷,清张潮辑,日本文政六年(1823)刊。大...
无极斋分享:《荆州——千里江陵... 荆州——千里江陵 吴文化博物特展系列2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
原创 清...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亲手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也当上了民国第一任大总统。除了在历史上的政...
原创 毛... 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到底是该怕鬼好呢?还是...
原创 民... 民国四大公子首推张学良。 民国四大公子名声在外,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普遍认可的是张学良、段宏业、孙科...
原创 南...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叛乱事件。众所周知,侯景之乱不仅重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