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一个公告
创始人
2025-08-05 17:03:09
0

导语

近代史上由于国力衰弱,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没有话语权,被视为列强的盘中餐,不断遭受列强的侵略和欺凌。

列强对我国巧取豪夺,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不惜发动战争逼迫我国同意其要求,战争让中国国土沦丧,人民遭受苦难。

而在这众多战争中,

最惨烈的当属抗日战争

中国在抗战初期,以一国之力对抗日本,将日本的侵略步伐牢牢困在中国人民反抗的泥潭中。

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对日军进行反击。

在美国打击下,

日本陷入穷途末路,但始终负隅顽抗。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让世界恢复和平,美国向日本进行了两次原子弹打击。

日本绝望之余被迫投降,大多数人都认为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但日本专家却表示,

原子弹在日本投降中所起的不是关键因素,主要还是由于苏联的对日公告

,让日本不得不投降,这究竟怎么回事?

一、日本战争目标的转变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岛国,四面环海,面积太小,国家发展有先天性的不足。

日本的社会发展一直向周边强国学习,最初是向中国学习。

清政府衰落后,又向西方学习,

按照西方模式开启了工业化的脚步,逐渐变强。

但日本的工业化并不彻底,或者说资本主义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变政治体制。

日本封建化还非常严重,

大部分民众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

工业化带给日本国力的增长只是一时的,且只有上层阶级实现了财富自由,国家发展不具备持续性,

摆在日本面前的只有对外侵略一条路

普通平民百姓便是日本侵略战争中的炮灰,

思想激进的日本政客特别是军方眼中只有战争的胜利,并不关心平民的遭遇。

在日本政客眼中,平民的作用就是赢得战争,获取资源,为日本民族的延续做出牺牲。

日本军方的战争决策中,基本不考虑平民的感受。

二战之中日本有许多丧心病狂的自杀式战争方式

,不惜牺牲普通士兵性命,只为扩大战争胜利成果,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就是其中之一。

靠着这种偏激的方式,日本以弹丸之地占领了与其国力不符的庞大地盘,当时几乎大半个中国在日军的控制之下。

加之太平洋上数量众多的岛屿,远超出日本实力。

然而日本在中国进攻受阻之后,

其快速灭亡中国的野心已经破产。

当时日本国内许多政客对战争已持怀疑态度,但军方却肆意发却对美国突袭。

日美太平洋势力对比的转折点是在中途岛海战

,这一战之后日本彻底失去在海战中的主动,逐渐被美国所消灭,所占领的海岛陆续丧失。

加上中国对日本的坚决抵抗,日本此时已经完全处于战争失败的阴影之中,

日本战争的目标开始转向如何更加体面的结束战争并获得利益。

日本并不期望可以战胜中国和美国取得二战的胜利,但是如果完全放弃当前战争已经获得的好处,战后的日本发展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日本希望通过与盟军的对抗,让盟军特别是美国意识到日本坚持到底的战争意愿,为了避免减少队部伤亡,在停战谈判时对日让步。

日本高层坚持继续发动战争,

只是为了在未来的停战谈判中增加筹码,让日本可以尽可能多的保留现在已经占领的领土

,并避免战争惩罚。

日本非常清楚,如果放弃已占领的海外岛屿和朝鲜、中国领土,单纯依靠日本本土资源,日本很难发展成为国际影响力的军事、经济大国。

说白了就是通过负隅顽抗让盟军日后在谈判时妥协一部分

,但真正回应给日本的,则是两颗货真价实的原子弹。

二、原子弹在日本投降中作用有限

二战后期,美国击溃日本海军主力,

并在日本拒不投降之后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原子弹实战。

众所周知,原子弹的确给日本造成很大伤害,将两个城市夷为平地。

但在原子弹攻击中死去的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对其军方没有太多影响。

原子弹的威力确实击碎了日本军方战胜的希望,

但却并没有如人们所想的那般让日本人彻底陷入绝望。

日本只是感到惊恐,却没有放弃抵抗。

日本对于原子弹的恐惧并不像世人所想像的那般强烈,

在原子弹之前,盟军对日本的许多军事手段带来的伤亡都要超过原子弹,比如空袭。

在日本人眼中,原子弹只是放大几百倍的大炸弹而已。

而且日本坚信如此当量重武器,美国不可能批量装备,日本并不担心遭受持续打击。

况且,当时是原子弹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

世界对原子弹的强大力量理解有限,并不真正明白核打击恐怖的毁灭力量,

属于无知者无畏。

原子弹没有击溃日本高层抵抗的决心,反而加大了对战争的宣传力度,以所谓武士道精神激发军队和民众的战争热情,

要求每个日本人为国牺牲。

日本普通士兵受到政客、军方高层及天皇的蛊惑,在战争中表现的更加疯狂,

甚至叫嚣着“全体玉碎”,也要保护天皇和贵族不受折辱。

日本固执的认为,在美国的打击中只要将天皇和一众高层保护好,日本就依然有希望甚至奢望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败亡后出现内讧。

按照当时日本的部署,曾经有过将日本本土做为消耗盟军军队的战场,

让普通民众拿起武器反抗盟军,以平民“一亿玉碎”让盟军伤亡巨大。

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

日本天皇和高层会在精锐部队的保护下转移到中国东北地区

,也就是当时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等待转机。

只可惜,

后来苏联的一个公告彻底断了这条后路。

三、苏联在日本投降中的作用

当时伪满洲国已经被日本政客经营的铁桶一般。

溥仪只是名义上的“元首”,真正的话事人是日本关东军,当时日本对东北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本土。

但是这个计划成功的前提是苏联的态度

,需要苏联一直与日本保持和平关系,而日本所依赖的是便是与前苏联所签订的中立条约。

二战时期,苏联感受到德国的军事威胁,

为了避免双线作战,将精力主要应对德国,根据当时的国际局势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实际上条约最主要的内容,是两国共同针对中国的阴谋,企图以两国条约的方式,将中国的东北和外蒙古分裂出去,承认两个地区的独立。

日本认为,

苏联在外蒙古上有着非常大的利益诉求。

为了维持这一利益,会对日本在伪“满洲国”独立方面进行站位,确保日本在东北的安全。

可以说,日本在原子弹爆炸后迟迟不肯无条件投降,反而抱有有条件投降幻想的原因,

便是这份条约所带来的伪“满洲国”受到苏联承认。

不仅如此,

日本希望凭借这一条约将苏联绑在日本的战车上,与美国进行对抗。

从而让日本躲过战争的制裁,保留在中国东北的事实占领。

但是出乎日本意料的是,

苏联发布了对日宣战公告

随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地区,这一行动太过突然,

完全击碎日军最后的希望。

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早已没落的关东军没有丝毫丝毫抵抗力。

在强大的苏联机械部队攻击下,日本在东北的军队很快被歼灭,措手不及。

伪“满洲国”的“沦陷”彻底断了日本准备的后路

,并且苏联有继续向日本本土进攻的趋势。

正是在苏联压迫下,日本才接受无条件投降。

结语

日本对中国的伤害罄竹难书,中国抵挡了日本大部分陆军,

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的阴谋,让日本快速灭亡中国的企图无法得逞。

日本国民受到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对于政客安排的“玉碎”计划没有反抗之力。

反而叫嚣为了天皇战争到最后一人,以便争取最大利益。

美国的原子弹虽然让日本遭受了重大损失,

但在日本政客的计划内,平民乃至整个本土都可以被牺牲。

日本将伪“满洲国”做为最后的希望,在本土成为战场之后,可以在此等待盟军的妥协,这种信心是来自于与苏联签订的中立条约。

但是苏联的对日宣战公告击碎了日本的这一幻想

,苏联在东北战场对关东军的摧枯拉朽让日本意识到战争已经结束,无奈中只能投降。

历史是波诡云谲的,历史事件的走向和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关系和必然,我们需要以史为鉴,深挖历史中的前因后果,从而得出相关经验。

参考资料: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的一个公告

2022-08-2723:37·足智多谋的史论

日本专家:投降并非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苏联发布的这个公告

2024-09-2518:41·若愚史话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三国非常厉害的猛将,令无数敌人忌惮,但是关于这三人究竟谁更强,一直没有定论,那么...
原创 从... 这一幕,与当今的俄罗斯何其相似…… 圣彼得堡的一声炮响,一个庞大帝国陷落,被激化的矛盾最终压垮了这个...
原创 记... 记者问张学良:这一辈子最佩服谁?张学良张口说出三个人的名字 1990年,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当他步出...
原创 8... 专家们满怀期待地赶赴四川绵竹,却不料挖出一具空棺,里面静静躺着一把羽扇。这一发现让考古界震惊不已,诸...
真实的角斗士,根本不是什么奴隶... 竞技体育诞生之初,就是一种模拟战争对抗的竞技形式,角斗士比赛自然也不例外。受到相关影视剧的影响和历史...
原创 皮... Copy Copy 1953年,一位久别家乡的将军终于踏上了阔别26年的故土。皮定均中将携家眷回到安...
原创 朱... #历史#公元1368年春,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并在同年北伐攻占了元大都,自此其建立的大明王朝取代了元...
曾是李唐王朝的“远房亲戚” 吉...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12月1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长安区贾里村千余座古墓葬的发掘结果。考古...
原创 五...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章非也。”而在这六人之后,则分别是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 十二虎臣中只...
原创 溥... 溥仪退位后的1912年,中国进入了剧烈变革的时代,清朝皇室的光环瞬间黯淡,紫禁城内的规矩和辉煌被历史...